哈喽大家好,我是标叔。
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美国和印度之间关于棉花以及关税的问题。
![]()
2025年下半年,印度的处境堪称“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美国两轮关税“重拳”砸来,出口企业订单流失、工厂裁员;一边是11月10日美俄两大国同时送上“利好大礼包”——美国承诺下调关税、贸易协议即将达成,俄罗斯主动转让核技术。
![]()
这场围绕印度的大国博弈背后,真正说了算的不是核技术或石油订单,而是4500万纺织业从业者的饭碗,以及莫迪政府的执政根基。
![]()
印度两遭美国“霸凌”
2025年8月,印度遭遇了美国的两轮关税打击,整个国家陷入舆论哗然。
![]()
8月初,因美印贸易协议谈判陷入僵局,美国率先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覆盖电子零件、化工品、药品原料等十余类关键出口产品。
仅仅几天后,美国就再次出手,以“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能源”为由,追加25%关税。这一轮加征直接让印度出口商品面临的总关税突破50%,印度上下彻底“破防”。
![]()
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工商界联名向政府施压,直言“双重关税相当于切断了印度对美出口的命脉”。
更让印度无法接受的是,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并非只有印度。欧盟多国、土耳其等均在持续采购俄罗斯能源,却唯独印度遭到针对性制裁。
![]()
印媒透露,在8月关税危机最严重时,特朗普曾四次致电莫迪,均被后者拒绝。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纺织业对该国GDP的贡献达2.3%,占工业生产的13%、出口总额的12%,更重要的是,这个产业直接关联4500万人的就业,涵盖棉花种植、纺纱、织布、进出口等全产业链。
![]()
这些从业者大多集中在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特伦甘纳邦等人口大邦,而这些地区正是莫迪票仓的核心地带。
2025年,印度纺织业本就遭遇“完美风暴”,美国的高关税更是让其雪上加霜。
![]()
印度棉花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印度棉花产量已连续四年下滑:
2020财年峰值为3600万包(每包170公斤),2024财年降至3200万包,2024/25年度预计进一步缩减至2950万包,创近十年新低。
产量不足还得应对出口需求,印度不得不大量进口棉花。
![]()
但进口棉花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美国对印度纺织品加征的关税最高达50%,直接导致订单大量流失。
印度服装出口促进会的数据显示,2024财年印度纺织品出口额从2022财年的411.2亿美元下滑至344亿美元,原本设定的2025财年出口超400亿美元的目标彻底泡汤。
![]()
许多中小纺织企业因订单取消被迫裁员,古吉拉特邦一家纺织厂老板向《Mint》透露:“我们去年有800名工人,现在只剩500人,要是美国关税不降,年底可能还要再裁200人。”
更致命的是,印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丧失。
![]()
孟加拉国、越南等国凭借更低的关税税率(美国对越南纺织品关税约15%),抢走了大量原本属于印度的订单。
印度出口商协会主席表示:“同样一件衬衫,印度出口到美国的成本比越南高20%以上,客户自然会选择更便宜的货源。”
![]()
美印重启谈判
持续的行业危机和就业压力,让印度不得不重新审视对美关系。2025年9月初,美印双方宣布重启贸易谈判,僵局出现松动。
![]()
印度的让步姿态十分明显:除了暂停棉花进口关税,还考虑解禁美国非转基因玉米的进口,并扩大从美国的石油采购。
《印度时报》报道称,印度政府已向美国提交了一份关税减免清单,涉及农产品、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希望以此换取美国降低纺织品等核心产品的关税。
![]()
特朗普政府的核心诉求很明确:
一是印度降低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让美国大豆、玉米等进入印度市场;二是印度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配合美国的对俄制裁;三是印度取消数据本地化存储政策,允许美国科技企业跨境自由流动数据。
![]()
但核心分歧依然存在。
首先是农业市场开放问题,印度担心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会冲击本土农业;其次是乳制品市场争议,印度教文化中“牛奶象征纯洁”,开放乳制品市场可能引发国内宗教矛盾;最后是数字贸易规则,印度担心取消数据本地化会让美国科技巨头垄断其9亿网民数据,威胁国家安全。
![]()
尽管分歧重重,但双方都有促成协议的动力。
对印度而言,降低美国关税是挽救纺织业、稳定就业的关键;对美国而言,印度是印太地区的重要盟友,也是拥有15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苹果、谷歌、波音等美国企业在印度均有巨额投资,不可能轻易放弃。
![]()
当地时间11月10日,特朗普在白宫接待了新任美国驻印度大使塞尔吉奥・戈尔,并举行了大使就职仪式。
仪式后,特朗普公开表示:“我们将在某个时候下调对印度商品的关税税率,美国‘非常接近’与新德里达成贸易协议。他们现在不喜欢我,但他们会再次喜欢我们,我们将达成一项公平的协议。”
![]()
特朗普强调,美印关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印度中产阶级增长速度全球领先,为美国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他还透露,自己与莫迪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和工作联系,新任大使戈尔已与莫迪建立紧密沟通,将推动双方在贸易、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
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也在11月初通报了谈判进展,称“双方在多个关键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但涉及产业利益、市场准入等敏感问题,仍需时间磋商细节,确保协议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白宫随后重申,尽管双方在俄罗斯石油进口等议题上仍有分歧,但将通过高层互动推动化解。
![]()
俄罗斯同时抛来橄榄枝,印度如何选
几乎在特朗普发表讲话的同时,俄罗斯也给印度送上了一份“大礼”。
![]()
11月10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宣布,将与印度深化核能合作,转让包括小型核电站(SMR)、陆基和漂浮核电站在内的关键技术。
俄罗斯的这一举措,精准契合了印度的能源需求。印度制定了宏大的核能发展目标:到2047年实现100吉瓦核电产能,未来二十年需投入约4500亿美元。
![]()
小型核电站尤其适合印度偏远地区供电,而漂浮核电站则能解决沿海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对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污染严重的印度来说,无疑是重要助力。
俄罗斯此前已帮助印度建设了库丹库拉姆核电站,这是印度最大的核电站之一,1号和2号机组已投运,3号和4号机组正在建设中,双方还计划将反应堆数量从4座扩建至6座。
![]()
但俄罗斯的“慷慨”背后有着明确诉求。俄乌冲突后,印度成为俄罗斯石油的重要买家,但近期受美印贸易谈判影响,印度有减少俄罗斯石油进口的迹象,这让俄罗斯颇为焦虑。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总裁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希望通过核能合作“巩固俄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方在能源领域的长期合作”——言外之意,是希望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
美俄同时抛出的“橄榄枝”,让印度陷入了甜蜜的烦恼。
表面上看,印度既能拿到美国的关税减免,又能获得俄罗斯的核技术,但这两份礼物背后,是相互冲突的要求:美国要求印度减少俄罗斯石油进口,俄罗斯则希望通过核技术绑定能源合作。
![]()
对莫迪政府而言,核心权衡点很明确:短期看,4500万纺织业从业者的饭碗是重中之重。
如果美印贸易协议达成,关税降至15%-16%,纺织业订单将快速恢复,失业问题得到缓解,这对莫迪的执政根基至关重要。
《Mint》分析称,印度可能会采取“明减暗不减”的策略:表面上减少直接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份额,转而通过第三国转口采购,既满足美国的要求,又不放弃俄罗斯的便宜能源。
![]()
数据显示,俄罗斯石油的到岸价比国际油价低10-15美元/桶,对印度而言,放弃这一成本优势将大幅增加进口支出,加重财政负担。
从长期来看,俄罗斯的核技术对印度的发展意义重大。印度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电力缺口常年存在,核能作为清洁能源,是印度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
获得小型核电站技术后,印度可以在国内大规模建设核电站,不仅能解决能源问题,还能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因此,印度绝不会因为美印贸易协议而放弃与俄罗斯的核能合作。
结语:
2025年的印度一边是核技术、石油订单等“高大上”的战略议题,一边是棉花减产、订单流失等“接地气”的民生问题。
![]()
但最终决定印度选择的,不是宏大的战略愿景,而是数千万普通人的饭碗。
未来几个月,美印贸易协议的谈判将进入关键阶段,印度如何在美俄之间保持平衡,将直接影响印太地区的战略格局。
![]()
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4500万纺织业从业者的饭碗问题没有解决,莫迪政府就不敢在对美关系上过于强硬;而只要俄罗斯的核技术和便宜能源仍有吸引力,印度也不会彻底倒向美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