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原雪
随着新产线落地,淄博先创区这片占地约2.3万平米的厂区,即将成为全市商用智慧冷链设备自动化生产的主场,带有“淄博制造”的商用冷柜、展示柜、制冰机等产品,将从这里奔赴全国各地。
![]()
10月28日,山东冰艺嘉冷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冰艺嘉)在淄博先创区齐鲁智能微系统产业园C区揭牌投产,这个年产量达20万台生产能力,并自带新飞、北极熊等知名冷链商企订单的项目,从对接到投产仅用半年时间,跑出了招商引资的“先创速度”,也标志着新一条产业链生态的集聚成形。
纵观淄博先创区,冰艺嘉不是个例,多个产业链正在“一区六园”的精细布局中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从“招商”到“育商”,淄博先创区为什么能够赢得众多优质项目的青睐?
选择
投产的背后,是商用冷链行业广阔的蓝海。
当前,冷链市场正在持续扩容,尤其生鲜食品产业发展迅猛,带动了配套设备需求的急速扩张,而在技术演进上,未来设备将不断向高端智能化与绿色节能方向发展。
在冰艺嘉到来之前,淄博在这一领域还是空白。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冰艺嘉冷链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成立于淄博先创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商用冷链设备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冷柜、展示柜、制冰机、厨房冰箱等冷链设备。
以冰艺嘉为龙头的商用智慧冷链设备项目,展现出怎样的发展潜力?
据山东冰艺嘉冷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栾琛介绍,智能化是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该项目拥有全市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慧冷链设备生产线,其设备先进水平可对标海尔、海信等头部企业。
按照栾琛表述,这一优势直接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上:在传统工艺中,一台模具需要两人操作,一条产线需配备12名工人;而今,仅需一名工程师即可完成整条产线的运维任务,实现了从“多人作业”到“无人化生产”的高效提升。
![]()
除了智能制造优势,项目的销售能力同样是其强项。冰艺嘉深度依托宁波欧楠成熟的电商运营资源——后者作为新飞电器、奥克斯、北极熊等知名品牌的线上运营平台,在淘宝、京东、苏宁等渠道年运营额已达30亿元。这一资源的引入,使项目在淄博实现了“原料配送-生产-销售”一体化布局,形成从线下智造到线上市场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为什么选择在淄博先创区落地?
栾琛坦言,项目落地之初曾面临两大关键难题:一是需要匹配生产线布局的合适厂房,这直接决定了未来的产能上限;二是上游供应链的稳定性,这关乎产品品控与成本竞争力。
而淄博先创区提供的,正是“靶向”的解决方案。园区不仅快速为其适配了标准厂房,并协助在一周内完成了专业的工艺流程设计,更展现出构建产业生态的远见——将玻璃门、钣金、冷凝器等关键配套企业精准引入到项目三公里范围内,形成了“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协同生态。
此外,淄博先创区“全程陪跑”的育商服务贯穿始终:从满足企业“拎包入住”需求,完成厂房的适配与水电配套,到全程协助办理立项、环评等各项手续,真正为企业扫清了落地障碍。
据了解,该项目从签约落地到正式投产,仅用时半年,“先创速度”本身,就是冰艺嘉选择落地发展的重要原因。
吸引
从冰艺嘉的选择,到快速落地,将淄博先创区引向一个核心问题: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为何能持续“链”上突破?
答案在于,它为企业提供的远非一片厂房,而是一个可以扎根成长的产业生态圈。
![]()
冰艺嘉的落户,其意义远不止增加一个制造工厂,更在于其作为龙头项目所引发的“磁吸效应”——北极熊、新飞商用制冰机等3家家电企业北迁,承接起高端商用冷链产业的规模化转移,一个更具韧性和活力的智能冷链装备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揭牌同日,北极熊商用冷链基地、新飞商用冷链基地与冰艺嘉共同成立,项目启用后,将全面承接新飞、北极熊等品牌商用冷链设备线上销售订单。栾琛表示,投产后,第一年产值有望突破一个亿,争取三年内产值突破三个亿。
然而,现有厂房规模还远未满足企业后期产品品类扩张的需求,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已被列入明确的发展规划。整体来看,冰艺嘉项目已在技术、效率、渠道和产业链整合方面建立起多维竞争力,为其持续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目标不仅限于在这里做一个制造基地。”栾琛谈及未来规划时表示,企业的蓝图包含了研发、销售乃至人才培育的全链条。而淄博先创区所展现出的多元化招商成果与构建完整生态的决心,让他看到了这一蓝图变为现实的希望。
显然,冰艺嘉的落地并不是凭空乍起,而是淄博先创区系统性推动产业链集聚的关键落子之一。
一流的产业生态,本身就是最好的招商名片。为了打造更多名片,淄博先创区在“精准”与“多元”上做足功夫,系统性推动产业沿链聚合。
为此,园区积极引导区内企业担任“招商代言人”,比如,园区内的鲁蒙就借助自身影响力成功引荐华升纳米材料、永鑫机械、瀚海半导体等潜力项目;赛高涂镀装备项目推荐恩各伦彩涂板项目落地,实现了“引进一个、带来一串”的裂变效应。
此外,淄博先创区系统梳理产业脉络,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围绕齐盈&齐益喷涂卷材及赛高涂镀装备等已有项目,靶向引进冷轧钢板、热镀锌、彩涂板等配套企业,构建起从冷轧、镀锌到彩涂/喷涂的完整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链条中。拟落地的万福盛业金属板材新材料及高端特种高强钢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10条冷轧板、热镀铝锌硅钢板及彩涂板专业化生产线,预计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近百亿元,不仅为下游家电、汽车制造等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更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以来,淄博先创区已落地冰艺嘉、翔讯电机等过亿元项目11个,储备在谈项目16个,实现省外到位资金约18亿元,产业吸引力和发展动能强劲,为未来产值增长培育出越来越多“爆发点”。
动力源
放眼全区,类似的链式故事正在不同园区接连上演。这不仅得益于服务方式的升级,更是一场关于政府角色、产业生态与干部能力的深刻重塑。
这套体系以11个产业招商小组为核心引擎,通过精准的产业研究、高效的服务机制和协同的团队作战,将营商环境优化落到实处。
先创区打破传统招商模式,组建11个产业招商小组,聚焦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低空经济等11个产业研究方向,每个小组都是一个专业的“侦察单元”。
这种精细划分改变了“大水漫灌”式的招商,转而让全员深入研究各自产业的发展趋势、上下游链条构成、目标企业动态,例如,在谋划冷链装备产业链时,新材料小组可精准对接保温材料企业,智能装备小组则聚焦温控系统与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从而实现“按图索骥”、靶向招引。
今年以来,招商小组供绘制了11张产业地图,深挖各类产业招商线索39条,转化为重点在谈项目12个。
专业的队伍是基础,而主动、深入的服务则是项目“留得住、长得好”的关键。
为此淄博先创区大力推行 “项目管家”式的服务,在企业签约后便迅速介入,提供从政策咨询、手续办理到落地建设的全流程服务。
半年来高效化解了共22个重点项目的97个堵点问题:以翔讯电机项目为例,与淄博先创区签约仅5天直接拎包入住;金福源铸造项目作为近年来全市首个铸造项目,由专人全流程高效帮办,经过“三报三改”及三部门联审,一个月时间完成立项……案例比比皆是。
此外,先创区还积极构建 “三维一体”服务体系,在手续办理上推行“专员跟审”,实现企业“零跑腿”;在厂房建设上支持“定制化”,满足企业特殊需求;在问题解决上建立“动态清零”机制,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应。这种“保姆式”的服务,这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拳,确保淄博先创区的角色定位从管理者到服务者,再到合作伙伴层层递进。
正如淄博先创区党组成员、管委会副主任岳书杰所洞察的:“现在的招商引资,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拼政策、拼资源,而是拼产业生态,拼营商环境,拼配套服务。”这种认知上的“理念之变”,正是驱动一切创新与服务的“总开关”。
随着商用智慧冷链设备制造项目的投产,更多新的增长点将继续为淄博先创区创造更多可能性。未来走向如何,淄博先创区的招引模式是否能够为企业构筑一片扎根生长的产业沃土,一切都渗透在园区精准的产业导航、专业的干部队伍和协同的产业生态之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