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网)
转自: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湖南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关于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加快推进“飞地园区”发展的通知》与《关于支持“飞地园区”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以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为全省“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媒体通气会现场。曾盼明/摄
“《若干政策》对全省‘飞地园区’发展提出了多项鼓励与支持政策,旨在发挥产业园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经济建设主阵地作用,加快构建以产业协同为纽带、以各类园区为载体、以利益分享为核心的区域合作新机制,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产业布局优化、产业有序转移,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合作共赢。”11月12日,湖南省发展改革委举行媒体通气会,详细介绍了该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和有关情况。
据介绍,湖南构建了“三类园区差异化施策、全链条要素强保障”的核心框架。在利益分享这一关键环节,政策创新性将“飞地园区”分为帮扶类、合作类、科创类三大类型,明确了10 年利益分享期内的差异化规则:帮扶类园区原则上前 5 年“飞出地”与“飞入地”税收分成不高于 4∶6,后5年按 5∶5 分配;合作类园区可按市场化原则动态调整比例,“飞出地”品牌价值可评估作价参与税收分配;科创类园区税收原则上归“飞入地”,鼓励设专项资金反哺 “飞出地”科创事业发展。三类园区的工业增加值、研发投入等核心经济指标均允许纳入双方内部考核,破解了长期以来跨区域合作“权责不清、利益难分”的痛点。
《若干政策》“干货”满满、“含金量”十足,从合作机制、财政资金、金融服务、要素保障、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考核评价等7个方面提出支持措施。合作机制方面,支持组建市场化运营主体,支持以管理服务输出为主的“飞地园区”;财政层面实行“属地征管、就地缴库、约定分成”,省级专项资金靶向倾斜;金融领域依托金芙蓉基金、专项债券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允许两地政府以基金形式投资入股项目;要素保障上实现建设用地指标省级调剂,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简化环评流程;人才政策打破地域限制,全职与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同等享受省市福利;考核评价方面,运行良好的“飞地园区”可在年度“五好”园区综合评价中加 2 分,形成了鲜明激励导向。
湖南已有的“飞地经济”实践为政策落地提供了生动样本。比如帮扶类园区领域,雨溆工业园通过实施“五方挂钩”(政府、部门、园区、企业、金融机构)和“五项转移”(产业、项目、资金、技术、劳动力和人才),目前联合招商签约企业36家,投产项目22个,成功打造“都市 + 山区”帮扶样板;合作类园区领域,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创新推进自贸区-港合作,实施“投建运+利益共享”园区运营新模式,目前引进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130亿元,成功打造了跨省合作示范标杆。
《若干政策》制订出台是湖南深化园区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湖南在跨区域协同发展领域形成“利益共享有规则、政策支持有力度、落地推进有机制”的完整体系,将有效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优化配置,推动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曾盼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