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到退休年纪,邻里之间聊得最多的,不是孩子就是健康。有些人一听哪位亲戚查出了癌症,第一反应是“他是不是A型血?听说A型血最容易得癌。”
![]()
另一边,B型血的朋友则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天生免疫癌症”。这类说法听得多了,还真有人信以为真。但问题来了:血型真的决定一个人会不会得癌症吗?
先说结论,血型确实与癌症风险存在一定关联,但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决定性”。而最近一项大型研究的数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B型血人群,整体患癌风险普遍偏低。
这并不意味着B型血的人就可以高枕无忧,而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癌症的发生并不只是生活方式那么简单,还可能与体内的“出生密码”有关。
![]()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血型跟癌症怎么扯上关系的?
这背后其实牵涉到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机制”。不同血型的人体内携带的抗原不同,这影响了身体识别和处理异常细胞的能力。比如A型血会表达A抗原,O型血没有A或B抗原。
而这些抗原不仅决定了输血匹配,也影响了免疫系统的反应。研究发现,某些癌细胞可能更容易“欺骗”A型或AB型的免疫系统,躲过清除,从而更容易发展成肿瘤。
而B型血的抗原结构似乎更“警觉”,对某些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更强,这可能是它患癌几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胃癌、胰腺癌、肺癌等类型上,B型血的患病数据始终低于其他血型。
![]()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玄?但数据是实打实的。某机构统计了超过30万人的癌症发病数据,发现B型血在大部分恶性肿瘤中患病率均低于总人群平均值。这不是偶然,而是在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中都出现了类似的趋势。
不过话说回来,光凭血型就觉得自己“保险”了,那就太天真了。癌症的本质是一种多因素疾病,血型只是风险因子之一。吸烟、饮酒、肥胖、慢性炎症、环境暴露等,才是在多数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幕后黑手”。
很多人喜欢把健康问题归结为某一个点,比如“我就是因为家族史才得的癌”,或者“我从不吃垃圾食品,怎么还会得癌?”但现实比这复杂得多。
![]()
血型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答案。即便是B型血,也不是肺腺癌、乳腺癌就不会找上门。关键还是得看生活方式和身体的长期状态。
有意思的是,这项研究还发现B型血的人在应对慢性炎症时反应更快,这可能也是它降低癌症风险的一个原因。
我们知道,长期炎症是癌症发展的温床,比如胃癌常常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肝癌与乙肝病毒密切相关。B型血体质似乎更容易“快速清场”,不让炎症长期存在,这在某种程度上打断了癌变的过程。
![]()
但并不是每个B型血的人都能从这一“优势”中受益。如果你同时有高血脂、高血压、不良作息、缺乏运动等问题,这些因素依然会压倒血型带来的那点“自带优势”。换句话说,基础差,再好的血型也救不了你。血型只是调味品,不是主菜。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B型血虽然整体风险低,但也不是对所有癌症“免疫”。在女性乳腺癌、某些白血病类型中,B型血并不占优势。这提醒我们:千万不能因为某方面的“数据好看”,就忽略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做体检时连血型都不知道,更别说拿血型作为健康管理的参考了。了解自己的血型。
不是为了吓唬自己,而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比起被动地等待疾病信号,知道哪些方向是“高危区”,提前布防,才是省心省力的做法。
如果你是A型血,建议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尤其有胃部不适或胃病史的人,因为A型血在胃癌方面的风险高出平均值约20%。而B型血虽然胃癌风险低,但如果你本身有慢性胃炎、长期吃腌制食物、抽烟喝酒,那该查还是得查。不要因为血型“好”就放松警惕。
![]()
说到底,血型是基因的一部分,但基因只是命运的一部分。你怎么吃,怎么睡,怎么生气,怎么处理压力,对身体的伤害远比血型更“致命”。尤其是到了中老年,身体不像年轻时那么能扛了,任何“不当操作”都可能成为压垮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B型血的人是不是可以就此“躺平”了?当然不行。可以少焦虑一点,但不能不警惕。癌症不是只靠一个指标就能预测的事。我们要做的,不是盯着血型不放,而是从多个维度去维护健康。
要特别注意慢性炎症的控制。定期做肝功能检查,监测幽门螺旋杆菌,适当补充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C和E,减少加工食品摄入,这些都比“血型好”更实在。
![]()
对于家族有肿瘤病史的人,血型的影响更容易被“遗传背景”盖过。这类人群更要重视早筛,哪怕自己是B型血也不能掉以轻心。
换个角度看,这项研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告诉我们哪个血型最好,而是提醒我们身体隐藏着很多未被重视的个体差异。未来或许我们可以根据血型、代谢类型、基因背景,制定更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而不是一刀切的建议。
![]()
下次再有人说“你是B型血,命好,不容易得癌”,不妨笑着回一句:“那也得看我怎么活。”
参考文献: [1]王琳,李伟,张宁.ABO血型与多种癌症发生风险的关联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4,31(5):325-330. [2]刘芳,陈建华.血型与胃癌发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23,39(9):1123-1127. [3]周颖,黄磊,孙涛.血型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4,40(3):285-289.
声明: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科普健康生活,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