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天坛菊展爆火!500种名菊绽放70年匠心,遛娃打卡天花板非它莫属

0
分享至

“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刚踏入 11 月,北京天坛公园就被一片绚烂的菊海刷屏了。朋友圈里、抖音小红书上,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姑娘在菊丛中浅笑,退休的爷爷奶奶举着相机定格美景,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在花径间穿梭。这场原本持续到 11 月 9 日的第 44 届菊花展,即便已过官方落幕日期,仍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 “菊韵四雅” 的独特风采。作为北京秋日里的压轴盛宴,天坛菊展究竟藏着怎样的魔力,能让无数人甘愿为它奔赴?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座皇家园林,解锁这场菊展背后的精彩与感动。



天坛,这座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的皇家祭祀场所,向来以恢弘的古建筑、厚重的历史底蕴闻名于世。而每年深秋至初冬的菊花展,更让这座古老园林多了几分清雅灵动。今年的菊展以 “菊韵四雅” 为主题,将皇家园林的庄严大气与菊花的高洁清雅完美融合,在祈年门南两侧 6000 平方米的广场上,万余株菊花竞相绽放,铺就出一片醉人的花海。从远处望去,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白的像雪、粉的若霞,各色菊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与祈年殿的红墙蓝瓦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初冬画卷。



“菊韵四雅” 是本次展览的灵魂所在,公园围绕菊花 “隐逸之雅、风骨之雅、清幽之雅、高洁之雅” 打造的四个特色展室,堪称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走进 “隐逸东篱” 展棚,竹制屋檐低垂,竹编地景错落分布,几株造型古朴的菊花斜倚其间,瞬间让人想起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诗意。这里的菊花多为淡雅色系,白色的 “玉壶春”、浅黄的 “金丝皇菊”,花瓣舒展,香气清浅,搭配着周围的竹帘、石磨,仿佛让人穿越到了与世无争的田园村落。不少穿着棉麻服饰的游客在这里静坐品茶,感受着那份久违的宁静与惬意。



“傲霜凌寒” 展棚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的菊花以悬崖菊为主,长长的枝条从高处倾泻而下,宛如一道道彩色的瀑布,气势磅礴。深紫色的 “墨菊”、艳红色的 “帅旗”、橙黄色的 “金背大红”,每一株都挺拔向上,尽显抗寒傲霜的风骨。



园艺师们巧妙地将这些菊花与枯木、山石搭配,营造出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的意境。一位从事园艺工作多年的老师傅告诉记者,悬崖菊的培育极为不易,从扦插到成型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每一根枝条的走向都要经过精心修剪和固定,才能呈现出这般 “飞流直下” 的壮观效果。而这些菊花在初冬的寒风中依然开得热烈,正是菊花风骨的最好诠释。



“清雅幽香” 展棚则将花香与书香完美融合。展棚内,用菊花绑扎而成的竹简造型别致,上面点缀着细碎的白色小菊,仿佛是古人留下的诗词画卷。两侧的木屏风上题有历代文人墨客赞美菊花的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字字珠玑,与周围的菊花相互映衬,让人在赏菊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里的菊花多为香菊品种,“香叶菊”“檀香菊” 等,轻轻凑近,一股清冽的香气便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认字读诗,让孩子在花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的遛娃方式既有趣又有意义。



“菊洁冰心” 展棚则充满了艺术感。园艺师们采用框景手法,将精心培育的小菊盆景与古色古香的画框结合,形成了一幅幅灵动的立体菊画。每一幅 “画” 都独具匠心,有的展现了山水田园的静谧,有的描绘了花鸟鱼虫的灵动,让人仿佛置身于画廊之中。这里的菊花品种最为精巧,“案头菊” 小巧玲珑,“盆景菊” 造型奇特,每一株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不少摄影爱好者在这里架起相机,耐心等待最佳光线,只为捕捉菊花最美的瞬间。



除了四大主题展棚,广场上的露天展区同样精彩绝伦。此次菊展共展出 500 个菊花品种,涵盖平瓣类、匙瓣类等五大类 20 余个花型,既有 “帅旗”“绿云”“墨荷” 等传统十大名菊,也有天坛公园自主培育的 “瑞雪祈年”“天坛紫霞” 等新品种,还有 20 盆来自国外的代表性品种,让游客一站式领略世界各地菊花的风采。其中,最受游客关注的当属那几盆直径近 3 米的大立菊。这些大立菊宛如巨大的花伞,花朵密集,色彩艳丽,每一朵都饱满圆润,堪称园艺界的 “巨无霸”。



据天坛公园的园艺师傅介绍,大立菊的培育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份耐心活。从选种、扦插、嫁接,到后期的水肥管理、裱扎造型,整个过程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而且要传承 70 年的传统技艺。为了让大立菊的花朵排列更匀称、造型更美观,园艺团队还专门改良了支架技术,采用环保轻质材料制作支架,既保证了稳定性,又不会对植株造成伤害。今年,园艺师们还大胆创新,将其中一盆大立菊裱扎成女士长裙的造型,裙摆层层叠叠,缀满了各色菊花,远远望去,宛如一位身着华服的仙子伫立在花海中,传统园艺与时尚元素的完美融合,让这盆大立菊成为了整个菊展的 “流量担当”,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排队打卡拍照。



在采访中,我们遇到了一位专程从天津赶来的张阿姨,她告诉我们:“我每年都来天坛看菊展,已经坚持十多年了。今年的菊展比往年更精彩,品种更多,造型也更有创意。尤其是那盆长裙造型的大立菊,真是太惊艳了!” 张阿姨一边说,一边给我们看她手机里拍的照片,每一张都精心构图,充满了对菊花的喜爱。除了老年游客,不少年轻人也成为了菊展的主力军。95 后姑娘小李穿着一身淡雅的汉服,在菊丛中穿梭拍照,她笑着说:“天坛的古建筑和菊花太配了,穿上汉服拍照就像穿越了一样,发朋友圈收获了好多赞。而且这里的菊花品种特别多,还能学到不少园艺知识,真是一次很棒的体验。”



此次菊展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园艺团队的默默付出。为了呈现最好的展览效果,天坛公园的园艺师傅们提前一年就开始了筹备工作。从菊花的选种、育苗,到展区的规划、设计,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为了让菊花在初冬时节准时绽放,园艺师们采用了控温、控光等科学培育技术,根据不同品种菊花的生长习性,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育方案。在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更是做到了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在大立菊的培育过程中,园艺师们每天都要仔细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方案,甚至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只为让这些菊花以最美的姿态呈现在游客面前。



一位从事菊花培育工作 30 余年的王师傅告诉我们:“养菊就像养孩子,需要耐心和细心。每一株菊花都有自己的脾气,你得摸透它的习性,才能让它长得好、开得艳。我们传承了 70 年的养菊技艺,就是希望能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园艺的魅力,让菊花这种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花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迷人的光彩。” 王师傅的话朴实而真挚,正是这份对园艺事业的热爱与坚守,才有了这场精彩绝伦的菊展。



除了赏菊,天坛公园还为游客准备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在菊展期间,公园举办了菊花科普讲座、传统园艺技艺展示、菊花摄影大赛等活动,让游客在赏菊的同时,还能学到更多关于菊花的知识,感受传统园艺的魅力。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参加了科普讲座,孩子们认真聆听园艺师傅讲解菊花的品种、生长习性和培育方法,还亲手体验了菊花扦插的乐趣。一位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孩子亲近了自然,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比在家看电视、玩手机强多了。”



天坛菊展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菊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爱的花卉,象征着高洁、隐逸、坚韧不拔的品格。而天坛作为皇家园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此次菊展将菊花文化与天坛的皇家文化完美融合,既展现了传统园艺的精湛技艺,又弘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一场充满诗意与文化气息的菊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感受自然、传承文化的好去处。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初冬的寒意越来越浓,但天坛公园的菊海依然绚烂绽放,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打卡。无论是退休的老人、年轻的情侣,还是带着孩子的家庭,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赏菊、拍照、学知识、感受文化,天坛菊展就像一剂 “冬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位游客的心灵。



虽然本届菊展的官方举办时间已经结束,但天坛公园的菊花依然在寒风中坚守,仿佛在诉说着 “傲霜凌寒” 的风骨。如果你还没来得及去打卡,不妨趁着周末,带上家人和朋友,走进天坛公园,感受这场菊韵与匠心交织的文化盛宴。在这里,你不仅能欣赏到五彩斑斓的菊花,还能领略到皇家园林的恢弘气势,感受到传统园艺的独特魅力。



菊花的花期虽短,但它留下的美好与感动却久久不散。天坛菊展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传递,它告诉我们,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依然有美好值得期待。让我们带着对菊花的喜爱,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在这个初冬,赴一场与天坛菊展的约会,感受那份独属于北京的秋日浪漫与文化底蕴。相信这场菊展一定会成为你这个冬天最难忘的回忆,也期待下一届天坛菊展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女无论在一起多久,女人只要有“两不”,那就是不爱了!

男女无论在一起多久,女人只要有“两不”,那就是不爱了!

云端小院
2025-10-04 08:55:01
特朗普没想到,十万吨航母就位,正准备动手,英国突然临阵脱逃

特朗普没想到,十万吨航母就位,正准备动手,英国突然临阵脱逃

小霍霍
2025-11-13 17:09:25
6000平方公里沙漠变绿,10多万股民血本无归,是谁导演这场戏

6000平方公里沙漠变绿,10多万股民血本无归,是谁导演这场戏

一号位故事
2025-11-12 09:46:54
这是轰20首飞吗?气动设计颠覆传统认知

这是轰20首飞吗?气动设计颠覆传统认知

世家宝
2025-11-13 10:53:57
六连败!最后8秒,哈登从替补席起身,直接走向球员通道

六连败!最后8秒,哈登从替补席起身,直接走向球员通道

担酒
2025-11-13 14:03:00
揭秘詹皇下放发展联盟:参加首次完整训练 状态出色渴望本月回归

揭秘詹皇下放发展联盟:参加首次完整训练 状态出色渴望本月回归

罗说NBA
2025-11-13 06:01:29
人类有多渺小?已飞252亿公里的飞船,最后传回的照片令人敬畏!

人类有多渺小?已飞252亿公里的飞船,最后传回的照片令人敬畏!

火星一号
2025-11-10 13:53:58
一条狗引发的“反杀”案

一条狗引发的“反杀”案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13 16:35:35
深圳房价跌幅最大的片区之一

深圳房价跌幅最大的片区之一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13 09:37:46
赵冬梅:我儿子初中辍学了,我经历过最深的黑暗,但我们走出来了

赵冬梅:我儿子初中辍学了,我经历过最深的黑暗,但我们走出来了

新东方家庭教育
2025-11-11 16:54:52
影视飓风Tim在杭州相亲角遭遇“滑铁卢”,阿姨惋惜“这么年轻就离异了

影视飓风Tim在杭州相亲角遭遇“滑铁卢”,阿姨惋惜“这么年轻就离异了

极目新闻
2025-11-12 19:27:16
饭圈乱象!观众一边倒支持蒯曼,陈梦上演最打脸一幕,梦回巴黎

饭圈乱象!观众一边倒支持蒯曼,陈梦上演最打脸一幕,梦回巴黎

八斗小先生
2025-11-13 13:53:12
英国教授发问:我实在想不通,中国凭什么维持数千年的文明统一?

英国教授发问:我实在想不通,中国凭什么维持数千年的文明统一?

生活新鲜市
2025-11-06 06:54:26
姑姑要求我承担她的晚年,每月五千,我笑着问她何时能还清感情债

姑姑要求我承担她的晚年,每月五千,我笑着问她何时能还清感情债

涛哥讲堂
2025-11-12 10:15:48
中方发“斩首”警告后,不到48小时,高市早苗表态了:言辞失当

中方发“斩首”警告后,不到48小时,高市早苗表态了:言辞失当

知鉴明史
2025-11-12 16:31:23
她曾拿下11个世界冠军,却是邓亚萍的“配角”,今57岁现状如何?

她曾拿下11个世界冠军,却是邓亚萍的“配角”,今57岁现状如何?

素衣读史
2025-11-13 18:01:36
苏联的三进制电脑,为什么被二进制干掉了?核心在于思路走窄了

苏联的三进制电脑,为什么被二进制干掉了?核心在于思路走窄了

阿器谈史
2025-11-05 13:13:51
毛主席不进故宫不回延安,这是为什么?周总理一语道破原因

毛主席不进故宫不回延安,这是为什么?周总理一语道破原因

品茗谈史论世事
2025-11-13 08:16:24
官方发布,一省卫健委原主任被逮捕!

官方发布,一省卫健委原主任被逮捕!

梅斯医学
2025-11-13 07:52:39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180视角
2025-11-12 12:05:43
2025-11-13 19:03:00
度看全球 incentive-icons
度看全球
我是一位热爱旅游的博主,热衷于分享各种旅行的经验和故事。我热衷于探索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文化遗产
3801文章数 10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从风景到场景 “驾游安徽”焕新出发热力足

头条要闻

谋划70余年 四川省内的重大水利工程要来了

头条要闻

谋划70余年 四川省内的重大水利工程要来了

体育要闻

保罗,看看你对马刺干的好事!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艺术
房产
公开课

数码要闻

苹果在美国推出“钱包”App数字ID功能,用于国内航班安检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艺术要闻

黄君璧:仿古山水册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