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外交风波再度掀起波澜,荷兰首相吕特刚放出“问题解决”的乐观信号,而中国商务部的表态,直接戳破荷兰方面的谎言。
从荷兰的政策摇摆,到中国的强势澄清,再到德国被“点名入局”,安世事件远不止一场企业争端,更像是中国对欧洲战略自主性的“一次摸底”。
而这场牌,荷兰还真说了不算。
![]()
荷兰“自说自话”,商务部出手
整个事件的前因还要回到安世半导体的背景,本是总部在荷兰的半导体公司,早几年被中国的闻泰科技收购。
从2022年以后,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升级,西方国家开始拿“国家安全”说事,专挑中资背景的公司下手,于是,安世成了“靶子”。
荷兰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对安世在欧洲的业务设限,甚至干预其在英国的子公司运营。
![]()
2025年进一步加码,限制安世出口、冻结部分业务,这种做法属于赤裸裸的“政治化干预”,并非出于市场规则考量。
争论到了11月7日,荷兰首相斯霍夫突然发声,说中荷沟通顺利,中国已经同意恢复安世中国方面的出口,暗示着双方和解在即。
这番话一出,荷兰媒体纷纷报道成“外交突破”,但很快中国商务部就站出来“拆台”了。
![]()
中国方面明确指出,中荷之间确实有接触,但从未向荷兰做出“恢复出口”的承诺。
相反,中国重申了两个前提,第一,荷兰必须先撤销对安世的不当限制;第二,中方接受的是“谈判请求”,不代表接受荷方的条件。
简单说,吕特想通过塑造“中方让步”的氛围,来缓解国内外的压力,尤其是欧盟内部对荷兰单方面行动的不满。
![]()
但中国并不准备陪他演这场戏,商务部的表态实际上是一次“定调”,把真实立场摆清楚,也把荷兰的“话术操作”挡了回去。
这番交锋背后,是中国对“规则”的坚持,如果这次默许了荷兰的做法,那以后在别的领域,其他国家也可能效仿,对中国企业动手。
所以这次不只是安世的事,更是一次原则性的回应。
![]()
德国被“请下场”,欧洲开始进退两难
就在斯霍夫说完,到了11月11日,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德国联邦经济部长赖歇举行了一场视频会谈,会谈中,中方主动将安世事件作为议题提出。
王文涛在会上直接点名荷兰,认为这场风波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干预,他还明确表示,希望德国能够在欧盟内部起到建设性作用,推动荷兰纠正错误做法。
![]()
这等于是直接请德国“下场”,对盟友说句话,而之所以是德国,因为在欧盟内部,德国是经济体量最大、对中国态度也相对理性的国家。
从汽车到机械制造,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近年来德国政府虽然对中国产业政策有所警惕,但整体上仍希望保持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中国此举是在用“绕过布鲁塞尔、直通柏林”的方式,把压力传递给欧盟核心国家。
![]()
这种策略并不多见,过去中欧矛盾往往是通过欧委会渠道进行沟通,但这次中国选择了双边施压,说明对欧盟的协调能力已经不抱太大期待。
这对德国来说是个两难,站出来支持中国,可能会被指责“分裂欧盟”;但如果袖手旁观,又会被视为“不讲道义”。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诉求合情合理,仅仅是要求遵守市场规则、终止政治干预,这些本应是欧洲一直倡导的原则。
![]()
而事情到此,安世事件也从一场单点冲突,升级为欧洲内部的“选择题”,德国如果不表态可能会被边缘化,而一旦表态就必须在原则和现实之间做出取舍。
欧盟“集体沉默”,战略自主成空话
面对这场越来越复杂的博弈,欧盟层面至今没有明确表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选择保持沉默,不曾对荷兰的行为提出异议,也没有对中国的关切作出回应。
![]()
这不是第一次欧盟在对华问题上迟疑,无论是电动车反补贴调查,还是过去的疫苗合作谈判,欧盟都习惯在关键时刻“看风向”。
一方面担心得罪美国,另一方面又不想彻底失去中国市场,结果就是常常“两头为难”。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多次公开呼吁“欧洲要有战略自主”,可问题在于,真正到了要表态、要行动的时候,这种“自主”就显得很空洞。
![]()
安世事件其实就是一个现实的案例,面对单边打压,中国要求一个最基本的公平对待,但欧盟内部却迟迟无法给出统一回应,而这种局面也让中国对欧盟的信任度打了折扣。
原本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双方还有不少共识,但如今,现实已经证明,布鲁塞尔在关键议题上往往无法统一声音。
从经济角度看,欧洲也没有太多“耍大牌”的资本,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仍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尤其是德国、法国等传统制造强国,对中国市场出口依赖程度不减。
![]()
如今半导体供应链本就紧张,如果连安世这种原本稳定的合作都被人为打断,后果显然是双输。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这种“沉默以对”的策略,正在逐步削弱欧盟自身的国际话语权。
对内协调困难、对外缺乏立场,让欧盟在中美之间显得越来越被动,安世事件只是这种结构性困境的一次集中体现。
![]()
结语
安世这事眼下看是荷兰和中国之间的僵局,其实已经演变成中国和整个欧洲之间的信任考验,荷兰首相想靠一句“问题解决了”来收场,但中国用事实告诉他,这事可没说得那么简单。
中国这次是在捍卫一个底线,企业合作不能随便被政治插手,更不接受谁在台前摆出和气面孔,背后却玩“长臂管辖”的老把戏。
接下来,欧洲怎么反应,德国会不会接招,欧盟还维持不维持沉默,这些都将决定这场博弈的走向。
参考资料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赖歇举行视频会谈 第一财经 2025-11-11 商务部回应安世半导体问题:中方同意荷方派员来华磋商的请求 国际在线、 2025-11-08 欧盟称“中方已同意恢复安世芯片供货”,前提是买方承诺仅用于民用用途 观察者网 2025-11-0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