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站在车库门口,看着空荡荡的车位,手里还拿着刚从4S店拿到的二手车交易凭证。
儿子小刚从楼上下来,准备上班,脚步声在楼梯间回响。
"妈,我车钥匙放哪了?"他一边整理领带一边问。
我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走向车库。
小刚推开车库门,准备取车,却发现原本停着那辆黑色轿车的地方,现在摆着一辆崭新的电瓶车。
他愣住了,足足站了三分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01
事情要从三个月前说起,那时候小刚刚结婚不久,我还沉浸在儿子娶到好媳妇的喜悦中。
小刚的妻子晓敏是个懂事的姑娘,性格温和,对我也很尊重。她娘家条件一般,父亲早逝,就靠母亲一个人把她拉扯大,供她上完大学。
晓敏的母亲王大妈今年五十八岁,身体还算硬朗,但这些年为了供女儿读书,积蓄不多,现在就靠着微薄的退休金生活。
结婚那天,王大妈拉着我的手,眼里含着泪说:"亲家,晓敏这孩子交给你们了,她从小没享过什么福,希望你们多疼疼她。"
我当时就被这话感动了,连连保证:"您放心,晓敏就是我的亲女儿。"
那段时间,一家人其乐融融。晓敏每天早起给我们做早餐,晚上陪我看电视聊天。小刚也很体贴,经常买些小礼物给妻子,两口子感情甜蜜。
我看在眼里,心里特别欣慰。五十多岁的人了,终于看到儿子成家立业,内心的满足感无法言喻。
周末的时候,晓敏会提议去看望她母亲。我们经常一起去王大妈家,带些水果和生活用品。王大妈住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
每次去,王大妈都要忙前忙后,又是洗水果又是泡茶,生怕怠慢了我们。看着她那么用心,我心里也暖洋洋的。
有一次,王大妈悄悄拉住我说:"亲家,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晓敏嫁过去这么幸福,我这当妈的才放心。"
那时候我觉得,能有这样通情达理的亲家母,真是我们家的福分。
小刚在市里一家公司做销售经理,收入还不错,一个月能挣八九千块。我和他爸虽然都退休了,但养老金加起来也有六千多,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舒心。
我们住的是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当初买房时花了不少钱,但现在看来很值得。小刚的房间收拾成了婚房,新买的家具电器让整个家都显得温馨。
那时候最开心的就是晚上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晓敏依偎在小刚怀里,我和老伴坐在沙发另一头,偶尔聊几句家常。
"妈,您和爸这些年辛苦了,以后我们会好好孝顺你们的。"晓敏经常这样说。
我总是笑着摆手:"傻孩子,一家人说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那段时间,我真的以为这就是幸福的样子。儿子有出息,儿媳妇懂事,我们老两口身体健康,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02
变化是从两个月前开始的。
那天晚上,小刚和晓敏在房间里小声商量着什么,我隐约听到了"妈妈"、"生活费"这样的字眼。
第二天早上,小刚有些局促地走到我面前:"妈,我想和您商量个事。"
"什么事?你说。"我放下手中的报纸。
"是这样的,晓敏她妈一个人生活不容易,退休金也不多,我们想每个月给她一些生活费。"小刚说话时不敢直视我的眼睛。
我心里一动,这确实是应该做的事情。晓敏的妈妈把女儿养大不容易,现在女儿嫁了人,作为女婿给点生活费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是好事啊,你们有这个心,我和你爸都支持。"我笑着说,"打算给多少?"
"我们想着,每个月给个一千五百块,您看怎么样?"
一千五百块,这个数字对我们家来说不算负担。我点点头:"行,这样王大妈的生活也能宽裕一些。"
小刚脸上露出了笑容:"谢谢妈,您真好。"
当天晚上,我就把这事告诉了老伴。他也很赞成:"咱们儿子有责任心,这是好事。"
第一个月,小刚按时把钱给了王大妈。王大妈特意打电话过来感谢,声音里带着哭腔:"亲家,你们一家人太好了,我这辈子遇到你们是我的福气。"
听着王大妈感激的话语,我心里也很高兴。能帮助别人,而且还是自己的亲家,这种感觉很好。
但是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一个月后,小刚又找到我:"妈,晓敏她妈最近身体不太好,去医院检查花了不少钱,我们想把每月的生活费提高到两千五。"
我愣了一下,从一千五提高到两千五,增加了一千块。但考虑到王大妈生病需要花钱,我还是同意了。
又过了半个月,小刚再次找我谈话:"妈,王大妈的房子有些地方需要维修,水管漏水,墙皮也掉了,我们想再增加一些费用,帮她把房子修缮一下。"
这次增加到了三千二。
我开始有些不安了,但看到晓敏每天早起为全家做早餐,晚上还要加班工作很辛苦的样子,想着她也是为了照顾自己的母亲,我还是咬牙同意了。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
03
一个月前,小刚再次提出要增加给王大妈的生活费。
"妈,现在物价涨得厉害,王大妈的生活费有点不够用了,我们想提高到四千。"
四千块,这已经相当于我和老伴养老金的三分之二了。我心里开始打鼓,但还是同意了。
可是仅仅过了两周,小刚又来了。
"妈,王大妈说她想学点什么,比如书法或者画画,陶冶情操,我们想支持她,把每月的费用提高到四千七。"
四千七百块!这个数字让我彻底愣住了。
"小刚,你们每个月给王大妈四千七,这已经比很多人的工资都高了。"我忍不住说道。
"妈,晓敏就这么一个妈,我们不照顾她照顾谁?"小刚的语气有些不耐烦,"再说了,这钱又不是让您出,是我们自己挣的钱。"
他这话说得我心里一凉。是啊,表面上是他们自己挣的钱,但实际上呢?
我们一家四口人住在一起,水电煤气、物业费、生活用品、伙食费,这些开销基本都是我和老伴在承担。小刚和晓敏的工资大部分都用来还房贷车贷了,剩下的钱现在又都给了王大妈。
我开始默默计算我们家的开销。每个月的水电费两百多,物业费一百五,买菜做饭至少要八百,还有各种生活用品、人情往来、医药费,零零总总加起来,我和老伴每个月要花掉四千多块钱。
而我们的养老金加起来才六千多。
也就是说,我们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现在大部分都在补贴这个家的日常开销,而小刚却每月拿出四千七百块给王大妈。
更让我心寒的是,从那之后,我明显感觉到小刚和晓敏对我们的态度变了。
以前晓敏每天早上都会给我们做早餐,现在经常说自己要减肥,就简单买点包子牛奶对付。
以前小刚周末会陪我们聊天看电视,现在不是加班就是和朋友出去,很少在家。
以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晚餐时间,现在经常是我和老伴两个人默默吃着剩菜。
最让我难受的是,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小刚和晓敏在房间里的对话。
"你妈最近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晓敏小声问。
"别理她,老人就是这样,见不得我们对你妈好。"小刚不耐烦地回答。
"我也不想这样啊,但是我妈就我一个女儿,不照顾她照顾谁?"
"就是啊,我们挣钱不就是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吗?我妈她不懂。"
听到这些话,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04
三周前的一个晚上,我终于忍不住和老伴商量这件事。
"老头子,你觉得小刚他们这样做合适吗?"我躺在床上,小声问坐在床边看书的老伴。
老伴摘下眼镜,叹了口气:"我也觉得不太合适,但是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能说什么呢?"
"可是你想想,我们每个月的养老金大部分都花在家里的日常开销上,他们却每个月给王大妈四千七百块。这合理吗?"
老伴沉默了一会儿:"确实不太合理。我们养了儿子二十多年,现在还在为这个家付出,可是儿子却对我们越来越冷淡。"
"我不是不让他们照顾王大妈,但是总得有个度吧?一千块也是孝心,四千七百块也是孝心,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多?"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越聊越觉得心寒。
第二天,我鼓起勇气找小刚谈了一次话。
"小刚,妈想和你商量个事。你们每个月给王大妈的生活费,能不能适当减少一些?"
小刚正在玩手机,头也没抬:"为什么要减少?"
"你想想,我和你爸每个月的养老金也就六千多,但是要承担家里大部分开销。你们每个月给王大妈四千七,这个比例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这时候,小刚抬起头看我,眼神里带着不耐烦:"妈,您这是什么意思?是觉得我们对您不够好,还是舍不得钱?"
"我不是舍不得钱,我是觉得应该量力而行。"
"什么叫量力而行?我们有能力照顾王大妈,为什么不能照顾?"小刚的声音提高了,"妈,您不会是吃醋了吧?"
吃醋?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刚,你怎么能这样说妈呢?"我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说得有什么不对吗?您就是看不得我们对王大妈好!"小刚站起身,"我告诉您,这个钱我们必须给,王大妈就是我们的亲妈一样!"
说完,他摔门而出。
那一刻,我的心彻底凉了。
晚上,晓敏来找我道歉:"妈,小刚说话太冲了,您别生气。但是关于我妈的生活费,真的不能减少。我妈一个人太不容易了,我们做子女的必须要照顾好她。"
我看着这个曾经让我疼爱的儿媳妇,心里五味杂陈。
"晓敏,妈不是不让你们照顾王大妈,但是四千七百块确实太多了。"
晓敏的脸色变了变:"妈,您是嫌这个钱多了吗?可是这钱是我们自己挣的啊。"
又是这句话。自己挣的钱。
可是他们挣的钱除了还房贷车贷,剩下的都给了王大妈,家里的日常开销全靠我和老伴的养老金。这算什么自己挣的钱?
从那天起,家里的气氛更加冷淡了。小刚和晓敏对我们更加疏远,仿佛我们成了阻挠他们孝顺的恶人。
05
两周前,我做出了一个决定。
那天早上,小刚和晓敏都去上班了,我和老伴坐在客厅里,气氛很沉重。
"老头子,我想明白了。"我看着阳台上晒着的衣服说道。
"想明白什么?"
"他们不是说这钱是自己挣的吗?那好,我们也别默默承担家里的开销了。"
老伴看着我:"你想怎么办?"
"我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己承担。"
那天下午,我去了4S店的二手车交易中心。
我们家那辆黑色轿车是三年前买的,当时花了十二万。现在还能卖个七万多块钱。
销售员很奇怪:"大姐,这车挺新的,为什么要卖?"
我笑了笑:"家里要用钱。"
办完手续后,我直接去了电动车专卖店,买了一辆最新款的电瓶车。老板很热情地介绍功能,我却心不在焉。
回到家,我把电瓶车推进了车库,停在原来轿车的位置上。
老伴看到了,什么话都没说,只是点了点头。
那天晚上,小刚和晓敏回来吃饭,我照常做菜,照常和他们打招呼,什么异常都没有表现出来。
"妈,明天我开车送晓敏去她妈那里,您有什么需要带的东西吗?"小刚边吃饭边问。
"没有,你们去吧。"我平静地回答。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着明天早上小刚去车库时的场景。
我没有选择吵闹,没有选择争执,我只是用最朴实的方式,让儿子看看现实。
如果他们觉得每月给王大妈四千七百块是应该的,是自己挣的钱的话,那么家里的一切开销,也应该由他们自己承担。
包括这辆车。
我把车卖了,换成了电瓶车。这七万多块钱,够我和老伴很长时间的生活费了。既然儿子觉得我们是在阻挠他们的孝心,那我们就自立自强,不再为这个家承担任何额外的负担。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床,准备看小刚的反应。我站在厨房里准备早餐,听着楼上的动静。
小刚的脚步声从楼梯上传来,和往常一样匆忙。他一边走一边说着什么,应该是在和晓敏告别。
"妈,我车钥匙放哪了?"他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我没有回答,继续在厨房里忙活着。
我听到小刚走向车库的脚步声,然后是车库门打开的声音。
接下来,就是一阵死一般的寂静。
我透过厨房的窗户,能看到车库的一个角落。小刚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是被定住了一样。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他就那样愣愣地站着,看着那辆崭新的电瓶车。我想,他现在一定明白了什么。
小刚缓缓转身,我看到他的脸上写满了震惊和困惑,他朝厨房的方向看过来,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06
"妈……我们的车呢?"小刚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继续在厨房里盛粥,头也没回:"卖了。"
"卖了?为什么?"小刚快步走进厨房。
我这才转过身看着他,神情平静:"你不是说你们给王大妈的钱是自己挣的吗?那家里的开销,我们也应该自己承担了。"
小刚愣住了:"妈,您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觉得一家人应该明算账。"我把粥盛好,放在餐桌上,"你们每个月给王大妈四千七百块,我和你爸每个月承担家里四千多的开销,这样不公平。"
这时候,晓敏也从楼上下来了,看到小刚站在厨房里一脸茫然的样子,连忙问:"怎么了?"
"车被我妈卖了。"小刚的声音很轻。
晓敏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什么?卖了?为什么?"
我坐在餐桌前,慢慢喝着粥:"晓敏,你们不是一直说给王大妈的钱是你们自己挣的吗?既然是这样,那家里的日常开销,也应该你们自己承担。车子卖了七万多,这些钱够我和你爸很长时间的花销了。"
晓敏脸色有些苍白:"妈,您这样做是不是太冲动了?"
"冲动?"我放下碗,看着他们两个,"我仔细想了很久。你们每个月给王大妈四千七百块,我和你爸承担家里的开销,水电煤气、物业费、买菜做饭,一个月也要四千多。凭什么你们的孝心就那么高尚,我们的付出就理所当然?"
小刚和晓敏对视了一眼,都说不出话来。
老伴这时候也从房间里出来了,看了看客厅里的气氛,什么话都没说,默默坐在餐桌前开始吃早餐。
"妈,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晓敏试图解释。
"那是什么意思?"我的声音有些提高,"你们说那钱是自己挣的,言下之意就是我们没有资格过问。那好,我们也不过问了,但是家里的开销,你们也别指望我们承担了。"
小刚终于开口了:"妈,您把车卖了,我们怎么上班?"
"坐公交车,打出租车,或者你们再买一辆。"我平静地说,"反正你们有钱给王大妈四千七百块,买辆车应该也不难吧?"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小刚和晓敏心里。
07
那天小刚没有去上班。
他坐在客厅里,一直在沉思。晓敏也请了假,两个人小声地商量着什么。
中午的时候,小刚走到我面前:"妈,我想和您好好谈谈。"
我放下手中的活儿:"好,说吧。"
"我承认,这段时间我们考虑得不够周全。"小刚的态度比之前诚恳了很多,"但是妈,晓敏她妈真的很不容易,我们作为子女,照顾她是应该的。"
"我没说不应该照顾。"我看着儿子,"但是小刚,你有没有想过,你们在照顾王大妈的同时,却忽略了对我和你爸的责任?"
小刚低下了头。
"你们每个月给王大妈四千七百块,却从来没有问过我和你爸需要什么。家里的水电费、物业费、买菜钱,这些都是我和你爸在承担。我们的养老金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晚年保障,现在却要补贴这个家的日常开销。"
晓敏也走过来了,眼圈有些红:"妈,我们真的没想那么多。"
"没想那么多?"我叹了口气,"晓敏,你们每次商量给王大妈增加生活费的时候,可是想得很周全的。为什么对我们就没想那么多?"
客厅里一片沉默。
过了一会儿,小刚开口了:"妈,那您说怎么办?"
"我不是要你们不照顾王大妈,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够量力而行,也要考虑到我们的感受。"我看着这对年轻夫妇,"一个月一千块的生活费,已经足够表达孝心了。剩下的钱,你们可以用来分担家里的开销,或者存起来为将来做打算。"
"可是王大妈她……"晓敏想要说什么。
"王大妈有退休金,有医保,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我打断了她,"你们给她一千块的补贴,加上她的退休金,生活已经很宽裕了。"
小刚和晓敏又对视了一眼。
"那车子的事……"小刚有些为难地问。
"车子已经卖了,这是我的决定。"我站起身,"如果你们真的觉得需要车子,可以用你们自己的钱去买。但是从今天开始,家里的日常开销,我们要重新分配。"
那天下午,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认真地算了一笔账。
08
最终,我们达成了一个协议。
小刚和晓敏每个月给王大妈一千五百块生活费,同时承担家里一半的日常开销,大约两千块钱。这样,他们每个月需要支出三千五百块,剩下的钱可以用来还房贷车贷,或者存起来。
我和老伴承担另一半的家庭开销,这样我们的养老金还能有一些结余,用来应对突发状况或者改善生活。
"妈,对不起。"那天晚上,小刚真诚地向我道歉,"我们之前确实太自私了,只想着照顾王大妈,却忽略了您和我爸的感受。"
晓敏也红着眼睛说:"妈,我向您道歉。我以为给我妈多一些钱就是孝顺,却没有想到这样会让您和爸承受更多压力。"
我看着这两个孩子,心里五味杂陈。生气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欣慰——他们终于明白了。
"孩子们,妈妈不是不让你们孝顺,但是孝顺要有度,更要有智慧。"我拉着他们的手,"一个家庭就像一个天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因为照顾一方而忽略另一方。"
老伴也点点头:"我们养育了小刚二十多年,现在虽然不需要他大富大贵地回报,但至少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从那以后,家里的氛围逐渐好转。晓敏重新开始每天为全家做早餐,小刚也会在周末陪我们聊天看电视。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天晓敏主动提出,想要学做我拿手的几个菜,说要好好孝顺我和老伴。
"妈,您教教我怎么做您那个红烧肉吧,小刚最爱吃了。"
看着晓敏认真学习的样子,我心里暖暖的。这才是一个家庭应有的样子。
至于车子,一个月后小刚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辆二手车。虽然没有之前那辆新,但是够用了。
我们那辆电瓶车现在成了我和老伴出门买菜的工具,轻便又环保。
有时候我骑着电瓶车在小区里穿行,想起那天早上小刚在车库里愣住的样子,心里还是会笑出来。
也许,有些事情不需要大吵大闹,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行动,就足以让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公平和尊重。
现在的我们,真正做到了一家人和睦相处,各自承担应有的责任,这才是幸福家庭的样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