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风战机到底差哪了?明明颜值能打,纸面性能数据拉满,印度还砸了天价采购。然而现实却是在克什米尔上空被巴基斯坦采购的歼10CE轻松击落?究竟是阵风徒有虚名,还是歼10CE开了外挂?这场看似不对等的较量,背后居然藏着现代空战的基本逻辑,贵不等于强,战斗机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
![]()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全能战斗机”的自我修养。
全能偶像
如果战斗机界也有“全能偶像”评选,那么法国阵风绝对能C位出道。达索公司甚至不屑于用“多用途”这种普通标签对它进行宣传,而是直接赋予“全能战斗机”的称号,而它的底气就来自“啥都能干,干啥都行”的硬核设计。
![]()
不说别的,通过试飞员的亲测,阵风的线传飞控系统允许重心大范围移动,还能挂载9.5吨载荷,相当于空重的140%,就是其他中型战机可望而不可及的水平。而它的数字飞控系统更绝,已经实现了“无忧虑操纵”,飞行员只管专注战术,飞机能自动防过载防失速,甚至能一键改出空间定向障碍,堪称比特斯拉还智能的保姆级智能座驾。
当然它这个“全能操控”的真正核心是在于传感器融合。通过泰雷兹RBE2AA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前扇区光电套件,以及电子战系统组成的“三件套”,使得数据融合后,能直接显示在平显和下视显示器上。
![]()
飞行员都无需切换屏幕,飞行条件和敌机威胁就都全在眼前。而这种“只管作战”的理念,也让阵风看上去非常好用,甚至曾在阿富汗实战中投掷AASM“魔术炸弹”时,能同时编程5枚炸弹分击不同目标。
不过这种“精致豪华”的设计也有代价,那就是系统集成度极高,维护成本一路飙升,并且对外挂点对称性要求非常苛刻,偶尔还会牺牲部分载荷的灵活性。
![]()
阵风强项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毕竟现在几乎没有哪一款四代半战机,能够集成制空和对地对海打击,以及挂载核弹执行战略威慑的能力,怎么看性价比都是非常强的。而且阵风的强,是那种明明是学霸还更努力的强。
![]()
它在气动上采用近耦鸭翼加前缘缝翼设计,能让它在空战模式下拉出近9G的过载,滚转速率也高达270度每秒,简直就是野蛮又精准。它采用的两台M88发动机,4秒内就能从慢车推到加力,加速时的推背感更是无敌了。
不过它的发动机虽然可以大力爆轰,却丝毫不用担心航程问题,在它多达14个的外部挂架中,其中有5个可以挂载超音速副油箱,其中最大的三个甚至能够挂载2000升副油箱,从而让阵风的最远航程可以达到近4000公里。
![]()
再加上它的舰载型降落滑跑仅需450米,甚至无需减速伞,这种“海空通吃”的属性,估计连F35都羡慕。然而它的优势在特定场景下,反而却成了短板。比如为了兼顾低空突防,机翼载荷较高,超音速巡航能力弱于“台风”等空优战机。
像印度等国购买的外贸机,还存在电子战系统受法国掌控,难以自定义升级的问题。甚至更扎心的是,其RBE2AA雷达虽然强,但仍然用的是砷化镓技术,探测距离大约180到200公里,而对手歼10CE的氮化镓雷达已经能突破240公里。
![]()
实战吃瘪
不过印度在买阵风时,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反而是心态堪比氪金玩家买神装,以单架2.4亿美元购买了几十架,指望它碾压南亚天空。
然而2025年的克什米尔冲突,却暴露了残酷现实。4架阵风奉命前出侦察,却被巴方ZDK03预警机提前锁定,之后歼10CE在超视距外发起静默猎杀。
![]()
相比于歼10CE的KLJ7A雷达加霹雳15E空空导弹的组合,能够实现探测距240公里,保守射程就突破150公里,最终在近200公里外猎杀阵风。阵风这边的“流星”空空导弹却只有120公里射程,但并且雷达看不远,只能被动挨打。
![]()
而且更致命的还是体系劣势,巴基斯坦用ZDK03预警机加歼10CE数据链构建了云作战平台,发起致命一击。而阵风的系统面对攻击竟然一直都没触发告警。当然这也归功于霹雳15E通过数据链中继承制导,末段才开机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
只是印度阵风不光自己不行,同时与俄制苏30MKI,以及美制导航设备混搭,数据链都完全不兼容,只能依靠单机性能在体系对抗中彻底失效。
![]()
而这场较量也暴露了阵风的设计悖论,为了满足所谓“全能”需求,不得不牺牲部分极致性能。但最终打造出来的所谓全能战机即便再帅,现代空战也不会再给阵风的颜值任何机会,只能说大人,时代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