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一直有领先世界的自豪感,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一点小事都可能引发巨大的反应。为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发布了一部微电影,其中有一个镜头,攻击-11无人机与歼-20战斗机和歼-16D战斗机一起飞行。美国媒体《战区》在报道中,对此似乎是心态真的崩了。美媒认为,这是首张官方发布的实机照片,攻击-11无人机领衔歼-20、歼-16D战斗机亮相,将攻击-11无人机的代号“玄龙”,翻译成:“神秘龙”,并强调其“从阴影中翱翔而出”。
![]()
![]()
如今美国媒体对攻击-11无人机的评价相当高,尤其是这次的编队飞行,虽说只是一个宣传片,但是被解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了西太最强打击编队。三款不同的战机一同飞行,不仅两款有人战机都是中国空军现役最先进、性能最强的机型之一,更因为它们都被认为是无人机的空中控制机。
中国对无人机与有人机的协同作战相当有兴趣,与美国只是构想不同,中国直接动手。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作战理念,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充当控制平台的有人机,中国已经取得成果。歼-20S战斗机,也就是歼-20战斗机的双座型,从亮相开始就被美媒认为是最佳的无人机空中控制机,拥有同样功能的还有歼-16战斗机。
![]()
![]()
二是,配合有人机作战的无人机,中国也取得巨大的成果,攻击-11为其代表型号。攻击-11无人机研发历史不算短,已有十几年时间,只是一直十分神秘,几乎谈不上太多公开信息。如今的展示被认为,攻击-11无人机已正式列装中国空军,实则从公开资料,其前身的“利剑”无人机在2013年就完成首飞,其后一直在进行试飞与改进,现在的设计应是2019年才定型的,与原型相比,重新设计的尾部结构和排气口。
攻击-11无人机早就服役了,2019年时就公开展示过,只是西方媒体不想承认,至今还抱着“没有足够证据显示其已经服役”的论调。美媒更是强调,“不足以证明其已达到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作战水平”。有关的言论无视了许多证据,93阅兵式的公开亮相也被无视,根本原因就是:美国人不想承认,中国取得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
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作战理念是美国才提出几年的东西,尚在论证中,中国已经动手实现了。可以说,中国动手能力更强,美国只是动口能力超前,动手能力不足。美国可能并没有真正着手实现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作战理念,否则不应该落后于中国。
美国在客观条件上,一点不比中国差,现有F-16或F-15战斗机都有双座型号,只要对机载设备进行调整,也完全可以充当控制平台,美国也早已按这个思路行事,可惜的是,美国只是进行技术验证式的研发,仅测试一下,并没有任何深度发展的意思,压根就没有从技术验证转向技术研发,以及列装的问题,至少尚没有相关的计划。
![]()
美国也完全有能力研发配合有人机作战的无人机,有专门的“忠诚僚机”项目,但是相关项目进展都非常缓慢,甚至有的项目在上马就明显只是进行技术验证,并没有任何列装的打算。到底是心存犹豫,还是技术不成熟,就无法得知了。
美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一点也不比中国差,也可以研发隐身无人机,只是美国在研发目的上,更倾向于侦察机,而不是作战。曾经相当有前景的X-47B无人机在已完成航母起降试验的情况下,依旧被砍掉。
![]()
攻击-11无人机经历多年研发之后,已正式列装部队,否则也不会在阅兵式上展示,美国媒体也曾经从卫星图像中发现其出现在高原机场,可惜分析后仅认为“它正在进行作战测试”。
目前攻击-11无人机发展前景不错,西方媒体对它的功能与执行任务能力相当乐观,美国媒体《战区》对此表述为:执行穿透性空对地打击以及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可能承担空对空作战和电子战。未来可能发展为舰载型,076型两栖攻击舰上的电磁弹射器,可能就是为无人机准备的。
![]()
美国媒体《战区》承认,中国重视对飞翼式无人飞行器研发,进行了大量投资,取得许多成功。美国军方对这类设计却采取“摒弃”,这可能才是美国失去优势的原因,自己不想动手,就不要怪别人超越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