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银行卡少了两万块,老公转头说是给 “大姑姐” 儿子的高考红包,可他跟人连亲戚都不算
我那天本来是想去银行取点现金,准备给我妈买换季的薄外套,结果在柜台打流水的时候,一眼就扫到了一笔两万块的转账记录。收款人备注是 “李娟”,我心里咯噔一下 —— 这不是我平时喊的 “大姑姐” 吗?
我跟老公结婚五年,手里的钱一直是一起管的,大到买房买车,小到给孩子买奶粉,从来都是商量着来。两万块不算天文数字,但也不是随手就能扔出去的小数,他怎么一声不吭就转了?
回家的路上我脑子都乱,骑着电动车差点闯了红灯。到家推开门,老公正坐在沙发上刷手机,还乐呵呵地跟我说:“你知道不?李姐儿子李明高考分出来了,625 分,超了一本线快五十分,这孩子可真争气!”
我把流水单往他面前一放,指着那笔转账问:“争气是好事,但这两万块是怎么回事?你转钱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老公脸上的笑瞬间僵了,挠了挠头才说:“哦,这事啊,我本来想等你回来跟你说的,结果一忙就忘了。李明考这么好,李姐这些年不容易,我想着给孩子包个红包,算是祝贺,也算是…… 还点人情。”
“还人情?” 我坐下来喝了口水,压了压火,“我知道李姐人好,平时对咱们也照顾,但咱们跟她没血缘没亲戚的,顶多算是朋友,给个两千块意思意思就得了,哪有一下给两万的?”
老公叹了口气,把手机放下,跟我讲起了他没跟我细说过的旧事。
他刚毕业那会,不甘心去公司当小职员,非要自己创业,凑了几万块钱开了个小五金加工厂。一开始生意还行,可没半年就出了岔子 —— 有个供应商送的材料不合格,做出来的零件全是残次品,客户那边要索赔,工人的工资也该发了,手里的钱一下子就周转不开了。
他那时候天天跑着借钱,找过同学,找过远房亲戚,要么说没钱,要么就找各种理由推脱。有天晚上他蹲在厂子门口抽烟,琢磨着要不就这么算了,没想到碰到了来附近超市进货的李娟。
李娟那时候开了家社区小超市,跟老公是通过一个朋友认识的,之前也就偶尔碰到打个招呼。她看老公蹲在那愁眉苦脸的,就过来问了一句。老公也是实在,把难处全跟她说了。
他本来没指望李娟能帮上什么忙,毕竟俩人不算熟。可第二天一早,李娟就揣着五万块现金找到了厂子,塞给老公说:“这钱你先拿着,先把工人工资发了,供应商那边再好好谈谈,别让人家堵门。我这钱是攒着给我儿子以后上大学的,你要是信得过我,就先用,啥时候有了再还。”
老公说他当时拿着那五万块,手都在抖。后来才知道,李娟那时候刚跟她前夫离婚没两年,一个人带着李明,超市生意也就够糊口,那五万块是她省吃俭用攒了三年的钱。
更难得的是,李娟不光给了钱,还帮着跑前跑后。知道老公不懂怎么跟供应商协商,她陪着老公去跟人谈,凭着她平时跟人打交道的经验,愣是把索赔金额压下去了一半;后来厂子要做质检,她又托老家的亲戚找了熟人,帮着把手续办下来,不然厂子当时就得被查封。
有一次老公连着熬了好几天夜,直接在厂里发烧了,烧到快 39 度,身边连个递水的人都没有。李娟知道了,关了半天超市,拎着粥和退烧药过来,守着他打了吊瓶,还帮他把厂里堆着的零件归置好。老公说,那时候他就觉得,李娟比有些亲戚还亲。
后来老公的厂子慢慢走上正轨,赚了钱第一时间就把五万块还给了李娟,还想多给点利息,可李娟死活不要,说:“我帮你不是为了钱,就是看你这小伙子实在,肯吃苦,不想看着你就这么栽了。”
从那以后,两家就走得近了。我嫁过来之后,李娟经常给我送她自己种的蔬菜,逢年过节还会给我家孩子买衣服玩具。李明这孩子也懂事,每次来我家都主动帮着干活,学习成绩一直好,这次高考前还跟我老公说,想考个好大学,以后能帮他妈分担压力。
老公说:“李娟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李明考这么好,她肯定又高兴又犯愁 —— 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加起来不是小数。我想着咱们现在日子好过了,帮一把是应该的。这两万块,说是红包,其实就是想帮孩子把学费先垫上,让李娟能松口气。”
我听着心里也不是滋味,其实我不是心疼钱,就是觉得这么大的事,他应该跟我商量一下。我跟老公说:“你要是早跟我说这些,我也不会生气。咱们是夫妻,不管是花钱还是办事,都得一起拿主意。”
老公赶紧点头:“是我不对,我想着你最近忙着给孩子找幼儿园,怕你分心,就想着先转了再跟你说,结果一忙就忘了。要不这样,周末咱们买点东西去李姐家,当面跟她说清楚,也看看李明志愿报得怎么样了。”
周末我们提着牛奶、水果还有一套高考志愿填报的参考书去了李娟家。刚进门就闻到一股饭菜香,李娟正在厨房炖排骨,李明坐在书桌前对着电脑查学校,看到我们来,赶紧站起来打招呼。
饭桌上,李娟一个劲地给我夹菜,说:“让你们破费了,还特意跑过来。那两万块我本来想转回去的,张伟说啥都不让,你们这心意我领了,但钱太多了,我实在受不起。”
老公摆摆手:“李姐,您别跟我客气。当年要不是您帮我,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混呢。李明这孩子有出息,这钱是给孩子的奖励,也是我的一点心意,您就收下,让孩子安心上大学,别操心钱的事。”
李明放下筷子,跟我们说:“叔,婶,谢谢你们。我报了本省的理工大学,离家近,放假还能回来帮我妈看超市。等我毕业了找到工作,就把钱还你们。”
李娟眼圈红了,拍了拍李明的手:“这孩子从小就懂事,知道心疼我。”
那天我们聊到挺晚才走,李娟非要把家里种的黄瓜、西红柿塞给我们,说没打农药,让孩子吃着放心。走的时候,李明送我们到楼下,跟老公说:“叔,我到了大学肯定好好学,以后有能力了,也像您帮我妈那样,帮需要帮忙的人。”
回家的路上,我跟老公说:“其实你做得也没毛病,知恩图报是应该的。就是下次再有这种事,记得跟我商量。” 老公笑着说:“知道了,以后啥都跟你商量。”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结果上周我回我妈家,跟我妈提了一嘴。我妈立马皱了眉:“你俩也太实在了吧?两万块不是小数,再说你们跟李娟又没血缘关系,就是朋友,给这么多干啥?万一以后人家不记得你们的好,觉得是应该的,那你们不亏了?”
我跟我妈解释,说当年李娟帮了老公不少,不然我们现在日子也过不好。我妈还是不赞同:“就算帮过,意思意思给几千块就行了,哪有一下给两万的?你老公也是,做事不跟你商量,这要是以后碰到更大的事,他也自己做主,你咋办?”
后来我跟我闺蜜聊起这事,闺蜜说:“你老公这叫重情义,现在这样的人少了。李娟当年能毫不犹豫借五万块,说明人也靠谱,你们帮她儿子,也是应该的。” 可另一个朋友却说:“虽然知恩图报是好事,但夫妻之间还是得有商有量,你老公没跟你商量就转钱,确实有点不尊重你。而且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麻烦?万一李娟以后总找你们帮忙,你们帮还是不帮?”
我现在也有点纠结了。一方面觉得老公做得对,当年李娟雪中送炭,我们现在帮她儿子是应该的,而且李明这孩子懂事,以后肯定不会忘恩负义;可另一方面,我妈和朋友说的也有道理,两万块不是小数,而且夫妻之间确实该商量着来,万一以后真的有麻烦,可咋整?
现在李明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了,李娟偶尔会给我发李明在学校的照片,说孩子适应得挺好,还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社团。可她没再提过钱的事,也没说过以后要还。我不知道这笔钱到底是帮了人,还是给以后埋下了隐患。你们说,我老公这事到底做得对不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