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本报讯 当前,量子科技已经进入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和产业培育一体化推进的关键期,而高技能人才则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11月12日,安徽首次量子信息领域的职工技能竞赛在合肥高新区举行,来自多个量子科技企业的40多名职工同台竞技,为安徽量子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战练兵”。
在不少人眼中,量子科技还主要养在实验室的“深闺”中,但实际上,量子科技产业已经在安徽合肥蓬勃兴起,不仅诞生了国盾量子这样的上市企业,还在合肥高新区集聚了量子产业链企业80多家,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年轻的量子技能人才。
在国仪量子担任系统工程师的周德泽,两年前获得安徽大学硕士学位后加入公司,“我学的是系统控制科学与工程,而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就是一个大的系统,有很多工程师分工协作。”在比赛实操环节,周德泽选择了量子计算的题目,让他对算法应用有了更新的认识。“比赛出的都是实际应用的题目,这对提升大家的应用落地意识和实操技能都很有帮助。”
此次比赛聚焦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三大领域,设立量子计算编程、量子通信编程、单光子探测性能标定三大赛项,采取“理论+实操”双重考核模式,全面检验选手的理论功底与实际应用能力。
作为比赛主办方,合肥高新区总工会主席孟伟巍表示,量子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既需顶尖科学家引领,也离不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支撑,“我们希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加快产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副研究员余超主要研究领域是量子信息物理学,担任此次竞赛评委。他说,随着量子科技的产业化,很多技能需要企业员工熟练掌握,“比如这次实操项目之一的单光子探测器性能标定,就需要选手精准操作精密设备,细致完成探测与数据分析,这是他们平时工作的必备技能。”
当前,安徽正在加快建设量子等三大科创高地,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十大新兴产业,这都需要面向前沿的产业技能人才。记者从安徽省总工会了解到,安徽将不断提高十大新兴产业竞赛项目在省级一类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的占比,为安徽加快建设新兴产业聚集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于源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