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卖员成“准中产”?月入过万+社保加持,1400万骑手的职业尊严来了
一提到“中产”,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多半是写字楼里敲键盘、喝咖啡的白领。
稳定高薪、体面工作,这些标签似乎天生和白领绑定,让他们成为中产的“预备军”。但现在,一个反常识的现实正在上演
当很多白领焦虑AI抢饭碗、担心35岁危机时,被不少人“看不上”的外卖骑手,正悄悄成为更稳固的“准中产”。
这不是空谈。2025年3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外卖员省外就业比例下降5.19%
他们在本地靠配送就能赚得可观收入,“外卖新中产”在县域经济中崭露头角。
数据最有说服力:外卖员月均收入已突破7000元,时薪33.6元比建筑工高出40%。更让人意外的是,2025年一季度一线城市高频骑手月均收入达10100元
熟练的“乐跑骑手”更是冲到12593元,跻身蓝领收入“金字塔尖”。
截至2025年7月,中国外卖员数量已突破1400万。高收入、高自由度,再加上如今不断完善的保障体系,这个职业正受到Z世代青睐,传统职业价值体系正在被悄悄重构。
01收入逆袭:蓝领与白领的“反向剪刀差”
![]()
过去十年,蓝领和白领的收入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显示,蓝领群体月均收入从2013年的较低水平跃升至2024年的6150元,年均增速7.2%,是白领群体2.8%增速的2.6倍。
两者的收入差从2013年的2.17倍收窄至1.37倍,形成了明显的“反向剪刀差”。2024年白领群体平均月薪8400元,仅微增0.1%,而外卖员、货车司机等蓝领岗位收入同比增速都超过10%。
这种差距在具体岗位上更突出。初级白领岗位如行政、文员,月薪普遍在5000-7000元,而外卖骑手、月嫂等高技能蓝领月收入常突破8000元,形成收入倒挂。
一位月薪7000元的白领坦言,朋友做骑手月入过万,工作时间还自由,自己的职业优越感早就没了。
社交媒体上,“转行送外卖”话题阅读量超10亿次,某职场论坛调研显示,23%的白领考虑转向蓝领高收入岗位。
骑手收入的上涨,还得益于业务场景的拓展。2025年一季度美团非餐饮日单量突破1800万单,闪购业务的扩张持续推高骑手收入上限。
对Z世代来说,这份工作不欠薪、到账快、下线即下班的特点,刚好契合他们对即时回报和工作自由度的需求。
85%的Z世代蓝领看重“干活受尊重”,80%倾向弹性工作制,78%要求秒薪到账,这些需求在外卖骑手上都能得到满足,也让这个职业成为年轻人就业过渡期的热门选择。
02保障破局:从“不敢交”到“主动选”的社保革命
高收入之外,骑手职业最大的短板曾是保障缺位。
传统“劳动二分法”把劳动者分为全职雇员或个体户,而骑手与平台多为外包或劳务关系,刚好被卡在中间,无法像白领那样正常缴纳五险一金。
更核心的痛点是“不敢交”——约70%的骑手存在跨城市流动,很多人不确定自己能在一个地方待多久。
38岁的北京骑手刘师傅的话道出了心声:“我都不知道能在北京待多少年。”每月要从工资里拿出近两千元,去缴一个“可能带不走”的养老保险,对要承担家庭开支的骑手来说,实在难以抉择。
![]()
2021年国家出台“劳动三分法”框架,承认了这种“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的新就业形态,为骑手保障提供了政策依据。而美团的社保补贴方案,正是在这个框架下,经过长期沟通打磨而成。
早在2018年,美团的ESG报告就反复提及骑手福利;2021年开始参与社保探索,和骑手沟通超过500次。
2025年11月,美团率先在全国推行骑手社保补贴,成为行业首个面向全部骑手开放的社保补贴方案。
这个方案的核心是“灵活”和“包容”:骑手可自主选择在户籍地或工作所在地缴纳,过往6个月有3个月达标即可参与,平台补贴50%,钱直接打到个人银行卡。
这种设计完美解决了骑手的顾虑,不用再为“带不走”的社保纠结,真正把选择权交给了骑手自己。在外卖业务微利的背景下,平台挤出利润补贴社保,用真金白银回应了骑手们的无奈。
03多层守护:从“管用”到“有人味儿”的保障网
![]()
![]()
一个保障方案好不好,骑手们用脚投票。
美团社保补贴方案一出,社交平台上立刻热闹起来,骑手们最关心的是“够不够格”“能返多少钱”“是不是到自己户头”。
而透明的规则和直接到账的设计,让骑手们吃了定心丸。
对骑手来说,安全感首先来自“出事了真能管用”。北京骑手李奕璞在配送途中遭遇交通事故,通过骑手App“一键报案”后。
凭借“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顺利拿到了医疗费报销和养伤期间的生活保障。
这种实打实的保障,比任何宣传都有说服力。目前美团已建成覆盖全部骑手的多层次福利保障网,第一层是基础保障。
包括全国覆盖的养老保险补贴、17个省市推行的“骑手工伤险”,以及每单必保的意外伤害险,高温、严寒等特殊天气还有专项补贴。
第二层和第三层则充满“人味儿”。“袋鼠宝贝”子女教育基金、“大病关怀”保障,不仅覆盖美团骑手,还帮扶了饿了么、闪送等13个平台的骑手子女,让全行业骑手及其家人都能受益。
全国已建成5.2万个骑手驿站,能让骑手歇歇脚、喝口热水、给手机充电;还有工作餐补贴、年度免费体检。
女性骑手两癌筛查、家庭旅游补贴等福利。这些细节,正在一点点构筑起这个职业的尊严。
《工人日报》评论称,养老保险补贴让骑手增添了“生活有底气”的安全感,完备的保障体系让外卖骑手从临时、边缘化的工种,转变为更有保障、更受尊重的职业。这不是施舍,而是对劳动价值的真正认可。
04全球样本:中国零工经济的保障答案
如何给灵活就业者提供保障,是一个全球性难题。
欧美国家的尝试大多陷入困境:美国加州和西班牙试图“一刀切”把骑手变成雇员,遭到平台激烈反对,甚至导致平台退出市场、大量骑手失业;英国赋予骑手“工人”身份,但提供的保障十分有限。
他们的问题在于用传统劳动关系的“旧地图”,去寻找零工经济的“新大陆”,自然难以成功。而美团的做法,给出了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中国答案。
![]()
这个答案的核心是“自愿”和“灵活”,不强制改变骑手与平台的关系,不搞“一刀切”,而是通过透明规则和补贴激励,让骑手自主选择。
这种方式既兼顾了企业效率,又保障了社会公平,避免了极端政策带来的副作用。
目前中国有840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骑手的保障水平已经领先于网约车司机、保安等职业,甚至超过了部分大品牌雇工、国企外包人员,不少写字楼里的白领都未必有如此完善的保障。
美团的探索,不仅让1400万骑手受益,更为全球零工经济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它证明,灵活就业者的保障不一定非要走“雇员化”一条路。
通过创新模式,同样能实现企业、劳动者和社会的多方共赢。
随着工业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升,未来三年高技能蓝领岗位月薪有望达到7000-8000元,与白领中位数收入基本持平。
外卖骑手的崛起,不仅刷新了人们对蓝领职业的认知,更预示着职业价值体系的颠覆性重构。
越来越多新就业形态成为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而中国在零工保障上的创新实践,正在为这个趋势提供坚实的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