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面积约16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900万,地处西亚地区的伊朗高原,首都位于德黑兰。土耳其地跨亚欧两个大洲,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97%的地区位于西亚小亚细亚半岛,人口约8600万,首都位于安卡拉。
伊朗和土耳其都是西亚地区的强国,两国人口基本相当,都有着辉煌的历史,都信仰伊斯兰教。不过土耳其是一个世俗化国家,而伊朗不是。这是因为伊朗世俗化改革失败,而土耳其取得了成功。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
第一,凯末尔强大的个人能力。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奥斯曼帝国苏丹拥有哈里发头衔,是帝国世俗和神权的最高首脑。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制度始于1299年,1923年,凯末尔建立土耳其共和国之后,废除了苏丹制度。
奥斯曼帝国曾经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地跨亚欧非三大洲,总面积达到了550万平方公里。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克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达到了鼎盛。奥斯曼帝国一度垄断东西方商路,迫使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到了18世纪时期,欧洲国家实现了崛起,奥斯曼帝国不断衰落。
![]()
到了19世纪,奥斯曼帝国已经成为欧洲国家宰割的对象,被称为西亚病夫。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德奥同盟国阵营。一战初期,奥斯曼帝国打了一些胜仗,比如加里波利之战。英国为了削弱奥斯曼帝国,拉拢阿拉伯人,在英国支持下,1916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阿拉伯人发动起义,脱离了奥斯曼帝国的控制。
到了1918年,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半岛只剩下两块领地,分别是也门和麦地那。1918年,一战结束,奥斯曼帝国作为战败后,受到了协约国的宰割。奥斯曼帝国交出了也门,麦地那两块领地,完全失去了阿拉伯地区。协约国还迫使奥斯曼帝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试图将伊兹密尔划给希腊,将伊斯坦布尔划为国际共管。
![]()
奥斯曼帝国丧权辱国,再加上希腊入侵,激起了土耳其人的反抗。土耳其人在凯末尔的带领下,打败了希腊军队,迫使协约国放弃《色佛尔条约》,重新和土耳其签订了《洛桑条约》,承认伊斯坦布尔属于土耳其。就这样,土耳其保住了小亚细亚和欧洲的东色雷斯地区,保住了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海峡。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凯末尔成为土耳其总统,被土耳其人称为国父。凯末尔在土耳其拥有巨大威望,得到了土耳其上下的全力支持。凯末尔为了推动土耳其的发展,实行了世俗化改革,废除了苏丹制度,和伊斯兰教法,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三大法典。
![]()
凯末尔还推行文化改革,使用拉丁字母取代了阿拉伯字母,废除一夫多妻制,实行一夫一妻制,允许妇女接受教育和工作,不强制妇女戴面纱。这些改革虽然也遇到了一定阻力,但凯末尔威望巨大,在他的强力推行下,最终使改革获得了成功。
第二,伊朗巴列维王朝借助英国上台,威望小。伊朗也是一个拥有辉煌历史的国家,早在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就盛极一时,成为了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18世纪后期,伊朗属于恺加王朝统治,19世纪时期,恺加王朝受到了英国和沙俄的入侵,国力衰落。1925年,巴列维家族的礼萨汗借助英国力量推翻了恺加王朝,建立了巴列维王朝。
礼萨汗一直将凯末尔视为自己的偶像,他上台后,也开始推行世俗化改革,雄心壮志试图使伊朗实现世俗化,为此礼萨汗派遣大量留学生到欧洲学习,包括他的儿子。礼萨汗也效仿凯末尔改革的措施,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允许妇女工作学习,不强制妇女戴面纱。1941年,礼萨汗的儿子巴列维继位,继续推行世俗化改革。巴列维在伊朗的威望还不如他的父亲礼萨汗,他的世俗化改革,遭到的阻力更大。而且伊朗经济实力不如土耳其,到了20世纪70年代,伊朗经济逐渐崩溃。最终到了1979年,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伊朗世俗化改革以失败告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