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8月中旬,湖南西南,永丰以南,解放军第四十九军正全速推进。山高林密,通信不畅,部队深入至青树坪沟底,敌情未明。两翼静得出奇,枪声忽起,火力覆盖而来。
山谷回响机枪声,弹雨倾泻,146师陷入死局。三天两夜,断粮断弹,搏杀接踵不断。逃出火线时,战士们裤腿全是血。后来人问起那一仗,一名指导员皱眉摇头,声音低哑,“真是打急眼了。”
![]()
“猛将”与“伏兵”之间,只差一条命令
1949年8月初,湖南战局胶着,解放军南线推进突然加速。第四野战军接到命令,对白崇禧部发动全面追击。指令下达,各军立即调整部署,40军沿攸县方向东线突击,46军兵分两路控制长沙、株洲,主力进攻衡阳。49军自益阳出发,沿湘江西岸急速南下,直指白崇禧指挥核心腹地。
![]()
146师于8月8日凌晨拔营,部队状态良好。出发时天气酷热,士兵头顶毛巾,肩扛弹药箱,脚步却不慢。师部决定由436团担任尖刀,率先突破宁乡防线。此时敌军部署情况尚不明确,已知的是宁乡守军为新编第2师,大约5000人,编制混乱,战力平平。
436团从益阳出发两天即抵达宁乡城下。城防并未构建完整,守军火力稀疏,指挥混乱。团长崔永泰决定不等后续支援,黄昏时即发动进攻。步兵趁暮色翻墙而入,火力压制后突击队贴近街巷。激战数小时,宁乡陷落,守军大部被俘,部分弃械逃走。
![]()
缴获大量轻重武器,还有数十箱美制弹药。士兵将缴获物资排成一列,数不胜数。营地炊事班没等命令,直接在街头升火做饭。未满24小时,436团即拔营南下,再次前推。
主力抵达宁乡时,436团已离开两日,行至永丰外围。王奎先随即命令全师合力推进,8月13日中午会师后立即攻城。永丰守敌战斗力更弱,前后抵抗不到三个小时,全城归入控制。前后两仗顺利,战果显著,军中情绪迅速高涨。
但战线拉得太长,追击节奏过快,引起总部警觉。四野情报处汇总电讯,得知国军第七军主力部队正向界岭—青树坪一线集结,并试图反击前出部队。总部电令所有部队“立即停止前追,严防被敌包围”。
![]()
145师立即响应,向49军报告“敌情未明,不宜冒进”。但146师作风强硬,前两战胜利在手,判断敌军仅是小股残部,建议继续前推,争取“歼敌务尽”。师部随即向49军军长钟伟发电,陈述情况,要求向界岭前出并请兄弟部队策应。
钟伟斟酌再三,决定批准。理由是146师身处前沿,对敌情掌握更清楚,且此前推进迅速,战斗力表现优异。电文发出:“同意146师向界岭前进,145师尾随进至青树坪。”
![]()
命令一下,146师立即行动。全师主力中,仅带两个团出发,438团留守宁乡负责接收俘虏与整补,436与437团再度成先锋,师部随行。
此时敌我兵力分布尚不清晰,146师急进,前后脱节,已逐渐形成孤军深入之势。而此刻,白崇禧的第七军主力,已在青树坪两翼隐蔽展开。
![]()
陷阱张开,沟底成囚笼
8月15日清晨,437团抵达青树坪外围的单家井。山势渐起,地形开始变险,树林厚重,能见度不足。道路边陲有明显人为设置的路障,柴草堆中藏有碎石与铁丝网。敌人开始零星射击,火力不强但极有条理,撤退有序。
几次小规模接触后,敌人始终后撤,诱敌明显。但因此前几战敌军战斗力低下,师部对此并未提高警觉。146师未做系统侦察,仅调整前进队形,437团打头,师部随行,436团断后。山地行军拉成长串,前后联系松散,左右更无翼侧警戒。
![]()
上午十时左右,437团挺进青树坪谷底。道路忽然下沉,视野受限,谷地狭长,左右山势陡峭,灌木浓密。此处本应停止前进,组织斥候攀山检查侧翼,但指挥部并未下令侦查。
枪声忽然从左翼炸响,随即右翼也被压制火力覆盖。山上两侧同时喷出火舌,重机枪扫射谷底,山谷变成弹雨集中区。前锋部队当场死伤数十人,队形瞬间混乱。敌人密集投掷燃烧弹,山林起火,浓烟滚滚,通信线全被烧断。
![]()
437团先头营无法展开,几次试图还击被打退。传令兵被子弹击中后倒在通讯机旁,整支队伍完全陷入瘫痪。师部接报不全,只听见山谷深处枪声激烈,不清敌情,只得命令436团即刻救援。
436团接令,崔永泰安排1营进攻左翼,2营突击右翼。两侧山势陡峭,无路可走,士兵需靠绳索、树干攀爬,仰攻难度极大。敌军在山头修建简易火力点,居高临下,投弹密集。
山坡极滑,草木中藏有铁丝网与爆破坑,战士翻滚而上,接连负伤倒地。崔永泰亲自靠前指挥,命所有人“趴着也要上”。1营反复三次冲锋才逼近火力阵地,近距离拼刺刀。敌人投弹角度太陡,最后直接用掷弹筒炸自家阵地。
![]()
下午两点左右,左翼山头勉强夺下。2营仍在苦战,山坡一旦被炮火击穿,冲上去的士兵全被打落。直到傍晚,436团才在右翼也夺下一线阵地,封锁敌火力线。
437团终于脱困,散兵聚合,全团近三分之一人员失联或伤亡。青树坪被火焰与枪声吞没,硝烟飘出谷口数公里外都清晰可见。
夜幕降临,山头仍在交战。未等喘息,敌人主力第七军三个师由西南方向再次压上。敌军调动炮兵,封锁山头通道,夜间以探照灯搜索山腰,企图夺回阵地。
![]()
援军未至,弹药耗尽,146师仅靠步枪与刺刀坚守。山腰传来马达声,是敌军迫击炮与山炮转入阵地的轰鸣。
146师陷入三面包围,只靠夺下的两个山头苦苦支撑。没有补给,没有通信,夜色中只能靠哨声辨别方向。
![]()
145师破口,血线才断
8月17日中午前,枪声没有停过。山头阵地反复易手,敌人多次发起冲锋,每次都被压制在半山,但146师伤亡不断扩大。弹药消耗殆尽,通讯仍然中断,后方动向全无。
1营所守的左山头被猛烈炮火覆盖,两次敌人几乎突入阵地,近身搏杀混战中,双方用工兵铲、枪托拼命。弹药已无法补给,战士脱下腰带,绑住步枪刺刀,靠着死死拦住山道。
![]()
谷底已被血与弹壳覆盖,灌木焦黑,空气中漂浮烧焦味。敌方飞机两次低空扫射,虽未造成大规模伤亡,却严重扰乱阵地稳定。
这一整天,敌军不停尝试突破,甚至一度从南侧山道绕行至谷后,意图断绝后路。146师勉强组织反击才将其逼退。
晚上气温骤降,阵地缺水断粮,伤员堆在灌木林里呻吟不止。医护兵手脚全是血,没绷带就用衣角、枪套包伤口。师部位置前移至一处山坳,用岩石做掩体,用打空的弹药箱当指挥桌。
![]()
这一夜,146师高层已经做好最坏打算:若145师不至,最后只能组织全团突围。但没人知道外面是什么,敌人是否已形成四面合围,仍是一片未知。
直到17日下午三点,东北方向传来不明火力声音。山上传来简短通报:145师已到,正从青树坪北侧发起进攻。
一整天的绝望气氛瞬间被撕裂,弹药不足的士兵也开始重新布防,准备配合打出通路。145师没有犹豫,从西北到东北分三路突击,集中炮火打击敌侧翼火力点。
敌军反应迅速,但后翼暴露,一旦后方被破,就意味无法形成合围。战线开始震荡,第七军主力显然未准备好应对外援突击。
![]()
145师步兵与146师残部同步推进,打通一个狭窄的缺口。该区域地形最复杂,全是松动山石与碎坡,步兵只能靠人拉人拖。撤退秩序混乱中,仍有士兵背着伤员,坚持不丢枪不弃尸。
青树坪沟口被炸出通路,重机枪阵地被攻破。436团后卫掩护全师转移,崔永泰亲自留守最后一线,直到所有战士撤出山谷才下令脱离。
![]()
夜间,青树坪后方被点燃。敌人试图堵截最后一波撤离部队,145师用迫击炮压制其正面阵地,整个战场烟雾缭绕,山林再次陷入火光中。
146师与145师在谷北汇合,合力退至预设防线。青树坪战斗历时三天三夜,两个团实际作战时间超过50小时,无睡眠、无粮食,武器几乎打空。
![]()
血战之后,再无侥幸
8月18日清晨,枪声终于停下。谷地寂静下来,只剩狼藉与焦土。战后统计,146师伤亡877人,145师损失470余人。两团基本半数减员。
敌军第七军调动三个师,全数未能完成歼灭目标。即便火力、人数、地形三项占优,最后仍被一个孤军师部顶住防线三天。
这一战中没有奇迹,只有死守。敌人没有打烂阵地,只是没打下阵地。
![]()
山头上仍散落许多士兵衣物、刺刀残片、被砸碎的无线电机。通信兵的遗体横在坡顶树根下,身边是断裂的电缆,电线缠着树枝。
战后全军整顿,青树坪成为49军例会上的必讲课题。指挥失误、轻敌冒进、侦察不全、兵力分散,条条成因记录入案。自此之后,146师未再擅自推进一步。
![]()
兵站调来干粮与药品,师部重编计划开始执行。被俘战士陆续返回,有的走了三天山路才赶回集合地。没人夸赞这场仗,没人庆祝。
他们只记得沟底那一夜,子弹用完,刺刀抵在心口,山顶在烧,敌人在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