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介绍沙俄海军“诺夫哥罗德”号军舰,这是沙俄在黑海部署的第一艘装甲舰。
![]()
“诺夫哥罗德”号圆形装甲舰。
这艘装甲舰为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重建黑海舰队奠定了基础。这艘由海军中将安德烈·波波夫提出并设计的装甲舰,是沙俄推出的创新军舰,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科技水平。这种装甲舰非常独特,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建造了类似的舰艇。
![]()
“诺夫哥罗德”号装甲舰的平面图和设计师波波夫海军中将的肖像照。
与其称之为装甲舰,更准确地说,这是一艘自航式装甲浮动岸防炮台。最大特点就是完美的圆形船体。底部平坦,吃水深度只有四米,对于如此庞大的舰艇来说,确实非常浅。
![]()
“诺夫哥罗德”号装甲舰的正面和背面。
通过几何知识可以了解到,圆形是面积相等、周长最小的平面图形。所以,这种圆形浮动炮台拥有最短的装甲带长度,在装甲厚度相等的情况下拥有最轻的装甲重量。此外,这种圆形舰艇的纵摇幅度较小,从而提高了舰炮的射击精度。
![]()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组装的“诺夫哥罗德”号装甲舰。
当然,这种设计也有其缺点。特别是,扁平舰体巨大的航行阻力显著降低了“诺夫哥罗德”号的最高航速。尽管该舰配备了六台蒸汽机,总功率达到2000马力,理论上最高航速可达7.5节,但实际航速仅为6.5节。
![]()
即将下水的“诺夫哥罗德”号装甲舰。
此外,由于船体形状导致舵效不佳,机动性非常差。转向只能通过调整螺旋桨转速来实现,这艘军舰需要用巨大的转弯半径才能完成180°转向,耗时可达20分钟。由于这艘军舰的燃料和淡水储备有限,导致续航里程很小,仅有480海里。
![]()
停泊在尼古拉耶夫河口的“诺夫哥罗德”号。
然而,这对于一艘旨在保护沿海设施的浮动炮台而言,这些缺点并不致命。相反,它配备的两门11英寸(280mm)克虏伯线膛炮却对当时任何军舰都构成了致命威胁。
![]()
“波波夫海军中将”号装甲舰平面图。注意,该舰有四个螺旋桨,而非六个。
顺便一提,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则谣言——“诺夫哥罗德”号主炮开火时,这艘船会因后坐力而像平底锅一样旋转——毫无根据。事实上,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
![]()
“波波夫海军中将”号配备两门12英寸舰炮。
1871年,圣彼得堡分段建造好“诺夫哥罗德”号,然后通过铁路分批运往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进行组装。1873年,“诺夫哥罗德”号下水,并于次年服役。
![]()
“波波夫海军中将”号的原始装甲图纸,可以看到舷侧装甲和炮座装甲是间隔布置的,总厚度为457mm,甲板装甲厚度为70mm。
1873年,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始建造第二艘经过大幅改进的同级装甲舰“基辅”号。与其前身相比,外形尺寸更大,动力更强劲,装甲更坚固,航程更远(540海里),并配备了安装在特制液压升降炮架上的12英寸(305mm)主炮,使其能够越过装甲炮座进行射击。
![]()
“波波夫海军中将”号和“诺夫哥罗德”号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湾。
1875年,“基辅”号更名为“波波夫海军中将”号,以纪念该舰的设计者——海军中将安德烈·波波夫于同年去世。1876年,第二艘“波波夫海军中将”号加入黑海舰队。到俄土战争爆发时,这两艘浮动炮台成为沙俄黑海海军的中坚力量。
![]()
“波波夫海军中将”号和“诺夫哥罗德”号成为沙俄黑海舰队的核心。
土耳其对这两艘军舰十分敬畏,从未试图攻击它们。事实上,它们自身也无法攻击敌人,因为它们的技术和战术特点(主要是航速慢)使其成为纯粹的防御武器。
![]()
“波波夫海军中将”号的舰炮可以升降。
这两艘装甲舰一直服役到完全报废为止。1903年,它们从黑海舰队退役,1911年,被拆解成金属回收。令人遗憾的是,粗枝大叶的沙俄并没有保留下如此独特的军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