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徽州府有个清溪村,村里有个后生叫林三郎,二十出头,生得眉清目秀,却性子懦弱,凡事没主见。
三郎爹娘早逝,跟着叔父过活。叔父为他定下一门亲事,女方是邻村的陈巧姑,据说人如其名,心灵手巧,性子泼辣,是个不好惹的姑娘。
婚期定在秋收后,三郎却一百个不愿意。他听说巧姑脾气大,怕自己婚后受气,整日愁眉苦脸,茶饭不思。
同村的王二是三郎的发小,游手好闲,却鬼主意多。他见三郎愁闷,凑过来说:“三郎,不想成亲还不容易?装死呗,一了百了。”
三郎眼睛一亮:“装死?能行吗?” 王二拍着胸脯:“咋不行?找个僻静地方躲起来,对外就说急病去世了,婚自然就结不成了。”
三郎犹豫了:“可…… 可这样对不住巧姑姑娘。” 王二撇撇嘴:“你管她呢,自己舒坦最重要。”
被王二这么一撺掇,三郎动了心。他偷偷收拾了些干粮和银子,又跟王二约好,让他帮忙散布自己 “去世” 的消息,就躲进了村后的青龙山。
![]()
青龙山山高林密,常有野兽出没,很少有人去。三郎找到一个山洞,暂时安顿下来,心里既紧张又有些窃喜,觉得终于摆脱了这门婚事。
没过两天,就听见山下传来哭声,想必是叔父和乡亲们知道了消息。三郎心里有些愧疚,却还是硬着心肠没出去。
可他没料到,自己这一躲,竟落入了别人的圈套。
原来,王二早就跟镇上的地痞李三勾结好了。李三垂涎巧姑的美貌,又贪图陈家的财产,一直想破坏这门亲事。
他给了王二不少银子,让王二怂恿三郎逃婚,再趁机把三郎处理掉,对外就说他 “病死” 了,这样李三就能趁机向陈家提亲。
王二见钱眼开,满口答应。他假意帮三郎逃婚,实则是想等三郎躲进山里,再引李三去灭口。
这天夜里,王二带着李三和两个手下,拿着刀,偷偷摸进了青龙山,找到了三郎藏身的山洞。
三郎正睡得迷迷糊糊,听见动静,睁开眼一看,吓得魂飞魄散。“王二,你…… 你们要干啥?” 他哆哆嗦嗦地问。
王二脸上哪还有平日的嬉皮笑脸,阴沉着说:“三郎,对不住了,谁让你挡了李大哥的路呢。” 李三恶狠狠地说:“下辈子机灵点,别挡别人的好事。”
说着,两个手下就朝三郎扑了过来。三郎吓得瘫在地上,连喊救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洞外突然传来一声断喝:“住手!”
众人一愣,回头一看,只见洞口站着个姑娘,不是别人,正是陈巧姑!她手里拿着根木棍,眼神凌厉,像只发怒的母狮。
李三和王二都惊呆了:“你…… 你咋会在这儿?” 巧姑冷笑一声:“我要是不来,还不知道你们这两个畜生要干啥好事!”
原来,巧姑听说三郎 “去世” 的消息,心里就犯了嘀咕。她虽没见过三郎,却听人说他性子懦弱,哪会突然得急病去世?
她偷偷来到清溪村,观察了两天,发现王二行踪诡秘,还跟地痞李三来往密切,心里更起了疑心。她悄悄跟着王二,一路来到了青龙山,正好撞见他们要对三郎下毒手。
李三见就一个姑娘,也没放在眼里,挥挥手:“给我一起收拾了!” 两个手下狞笑着朝巧姑扑去。
没想到巧姑看着瘦弱,身手却很敏捷。她躲过一人的拳头,一棍打在那人的腿上,那人疼得嗷嗷叫。另一人刚要上前,被巧姑一脚踹倒在地。
李三和王二见状,也顾不上三郎,一起朝巧姑冲去。巧姑毕竟是个姑娘,双拳难敌四手,渐渐落了下风。
三郎看着巧姑为了救自己,被打得节节后退,心里又愧又急,不知哪来的勇气,抓起身边的一块石头,朝着李三的后脑勺就砸了过去。
李三没防备,被砸得晕头转向,巧姑趁机一棍打在他的胳膊上,“咔嚓” 一声,骨头断了。王二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却被巧姑扔出的绳子绊倒,被三郎死死按住。
![]()
很快,闻讯赶来的村民和官差,把李三、王二和两个手下都抓了起来。原来巧姑早就安排好了,让家人去报官,自己则先来救人。
三郎看着巧姑,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心里愧疚得无地自容。“巧姑姑娘,我…… 我对不起你。” 他低着头,不敢看她。
巧姑瞪了他一眼:“你知道就好!为了逃婚,连命都不要了?你以为装死就能解决问题?要不是我来得及时,你早就成了山里的野狗食了!”
三郎被骂得抬不起头,只能连连认错。
回到村里,三郎装死逃婚的事,很快传开了。村民们议论纷纷,都说三郎不懂事,对不起巧姑。
三郎的叔父气得差点晕过去,指着三郎骂道:“你个不孝子!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东西!” 三郎跪在地上,任凭叔父责骂,一声不吭。
巧姑的爹娘也来了,见女儿受了伤,心疼不已,对着三郎的叔父说:“这门亲事,我们不同意了!我女儿可不能嫁给这么个没担当的东西!”
巧姑却开口了:“爹,娘,我愿意。” 众人都愣住了,包括三郎。
巧姑看着三郎,说:“他是有错,但知错能改就好。再说,我救了他,他以后还能不听我的?” 她的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气氛也缓和了不少。
三郎看着巧姑,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敬佩。他没想到,这个自己一直怕的姑娘,不仅聪明勇敢,还这么宽宏大量。
婚期照旧。成亲那天,三郎穿着大红喜服,亲自去陈家迎娶巧姑。一路上,他腰杆挺得笔直,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懦弱。
拜堂的时候,三郎看着巧姑,认真地说:“巧姑,以前是我不对,以后我听你的,好好跟你过日子。” 巧姑笑着说:“这还差不多。”
婚后,三郎像变了个人,不再游手好闲,跟着巧姑一起干活,家里的事也主动承担。巧姑虽然性子直,却很会持家,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王二和李三被官府判了刑,分别流放和坐牢,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村里人都说,要不是巧姑机灵,三郎早就没命了,这真是患难见真情。
有天,三郎和巧姑去青龙山砍柴,路过那个山洞。三郎指着山洞,不好意思地说:“那天,我就在这里躲着。”
巧姑笑着说:“还敢提?要不是我心细,你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三郎挠挠头:“是是是,娘子英明。”
![]()
巧姑白了他一眼:“以后再敢耍花样,看我怎么收拾你。” 三郎连连点头:“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一年后,巧姑给三郎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林念巧,意思是要记住巧姑的救命之恩。三郎抱着儿子,看着巧姑,笑得合不拢嘴。
他常常给儿子讲自己当年装死逃婚的糗事,讲巧姑如何救他。“你娘啊,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三郎摸着儿子的头,“要不是她,就没有咱们这个家。”
林念巧长大后,也像他娘一样,聪明勇敢,成了村里的能人。他常常听村里人说,当年要不是陈巧姑,他爹早就没了,心里对娘充满了敬佩。
清溪村的人,只要一提起三郎和巧姑的故事,就赞不绝口。“你看三郎,娶了巧姑,真是走了大运,” 有人说,“巧姑也是个好姑娘,又聪明又勇敢,谁娶了谁享福。”
三郎和巧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开了家小杂货铺,生意不错,还常常接济村里的穷苦人。三郎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懦弱的后生,成了个有担当的汉子。
巧姑也依旧是那个风风火火的性子,却多了几分温柔。她和三郎相濡以沫,互相扶持,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一对。
很多年以后,三郎和巧姑都老了,他们的儿子也成了家,有了孙子。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听三郎讲当年的故事。
“爷爷,你当年真的那么傻啊?” 小孙子问。三郎哈哈大笑:“是啊,所以说,人不能耍小聪明,遇到事要勇敢面对,不然会吃大亏的。”
巧姑笑着说:“还有啊,要不是我机灵,你爷爷早就没了。所以说,找媳妇,就得找我这样的。” 众人都笑了起来,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夕阳下,三郎和巧姑的身影依偎在一起,温暖而幸福。他们的故事,也在清溪村一代代流传下去,告诉人们: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勇敢面对才是正道。而真正的缘分,或许就在你想逃避的地方,等你去发现,去珍惜。
就像三郎和巧姑,一段看似不被看好的姻缘,因为一场意外,反而成就了一段佳话,温暖了岁月,也照亮了后人的路。
民间故事 · 目录
上一篇民间故事:男子婚后,喜欢镇上寡妇,谋害妻子,道士:会有报应的下一篇民间故事:货郎花15两救小狐狸,槐树下老妪托梦:回家别吃长寿面
阅读20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