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吕贵德
在林州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淡绿色的治疗床上,3岁的明明正趴着享受每日的小儿推拿。儿科医师夏军山的手指在他背部的穴位上有节奏地轻揉按压,明明不但没有哭闹,反而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半年前,他可是个‘吃饭困难户’,晚上翻来覆去睡不踏实,个子也比同龄孩子矮一截。”明明妈妈站在一旁,语气里满是欣慰,“自从坚持来做推拿,配合‘脾胃贴’调理,现在每顿饭都能自己拿着小勺子吃完,半年身高蹿了4厘米,我们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了。”
像明明这样的转变,每天都在这里悄然发生。近年来,林州市妇幼保健院将中医药适宜技术深度融入儿童健康服务,围绕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及体质调理,推出一系列安全、便捷、孩子接受度高的中医外治法,让传统医学在现代儿童保健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环境变化敏感,而中医药适宜技术温和无创,优势独特。”妇孺国医堂夏军山主任一边演示小儿推拿手法一边介绍。医院系统开展了推拿、穴位贴敷、中药药浴等疗法,重点应对呼吸系统疾病如反复感冒、咳嗽,以及消化系统问题如厌食、积滞等。其中,“脾胃贴”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持续刺激,健脾和胃,改善消化功能,已成为不少家长口中的“明星疗法”。
除了治疗,医院更将“治未病”理念贯穿始终。5岁的小浩曾是医院的“老病号”。“以前每月至少感冒一次,我都快把医院门槛踏破了。”小浩妈妈笑着说。坚持保健推拿和节气贴敷后,孩子体质明显增强,“这大半年,连个喷嚏都很少打。”像小浩这样通过中医预防手段受益的孩子越来越多。医院通过体质辨识为每个孩子定制调养方案,春夏贴“生长贴”助长高,流感季做推拿防生病,防治结合的模式日益显现成效。
更令人欣喜的是,中医适宜技术正不断拓展新领域。医院积极探索耳穴压丸、揿针等方法参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这些方法孩子不抗拒,效果也实在。”一位带着女儿做耳穴压丸的家长满意地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从“试一试”转向“定期来”,主动将中医药作为孩子健康管理的首选。
据统计,该院儿童中医药服务量近年大幅增长,中医药在儿童保健中的参与率已超60%。林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申志慧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中医药在儿童健康领域的应用,探索与心理、早期发展等服务的融合,构建“防-治-康”全流程服务体系,用中医智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