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共探传承之路

0
分享至

在社会公众眼中,他们是功勋科学家,是民族脊梁;

在家人眼中,他们有着怎样的言为身教和家风传承?

当他们的故事走出尘封的史料和泛黄的手稿,将与当代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共鸣?

下面就跟随我们,共同开启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吧!

8月22日,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年度系列活动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主题宣讲活动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启动。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学会、高校、中小学的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专家宣讲

承家训、树学风、扬作风



很多人或许了解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先生的传奇故事,但在其子于辛眼中,父亲是一位干惊天事业,传淡薄家风的“普普通通的人”。活动现场,于辛从于敏先生的工作事迹、大家眼中的于敏、我眼中的父亲等几部分娓娓道来,将现场观众的思绪缓缓带回那个传奇年代。

演讲中,于辛以家人的视角,深情讲述于敏院士科研生涯的三次转变,“以身许国、淡泊名利”的家风故事,生动还原了一位严谨治学、低调做人、以身教子的伟大又平凡的父亲形象。于辛用“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一个敢于担当的人”“一个深爱家庭的人”,勾勒出于敏院士更鲜活、动人的轮廓形象。



吴明静作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理论突破时期的学风》主题宣讲,讲述了中国核武器研发历史进程中,老一辈科学家卓越的科研能力与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进一步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丰富内涵,展现老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对作风与学风的极致追求,以及科学家群体精神特质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



互动对话

让精神传承接续发力

“新时代如何让科学家精神‘破圈’传播?”“青年一代如何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科学家优良家风、作风和学风?”在互动对话环节,高校师生、青年科技工作者争相发问,与专家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碰撞,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科学家精神是丰富、生动、深刻、厚重的,也是藏在生活细节里的传承!这场对话,早已超越了简单的交流,更像是一场科学家精神的接力仪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







互动环节让观众们意犹未尽,活动结束后,大家在科学家精神走廊中驻足参观,拍照打卡,这一幕幕场景,正是对科学精神薪火相传最生动的诠释。



现场采访

聆听科学家故事后,她们这样说…

活动现场随机采访了两位朝气蓬勃的小学生与一位家长,邀请她们畅谈在聆听科学家动人故事后的所思所感。现在,让我们一同倾听这些真挚的心声。



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既要将科学家精神运用到学习中,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也要在长大后把这种精神运用到工作之中,为社会创造价值。



所有的科学家对我国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我也相信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科学家正在默默奉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长大后也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为国家的导弹技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长头像]

带着孩子来听科学家的故事,小朋友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是专家们的演讲形象、生动、很有感染力,不仅让我们家长从中了解了当年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故事,而且也让小朋友被科学家精神所感染。孩子从中找到了学习的动力——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勤奋、不怕挑战、锲而不舍。感谢这次宣讲活动,让孩子近距离的学习到了科学家们爱国、奋斗的科学精神。

传承赓续

共赴下一场主题宣讲

2025年下半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携手全国学会、省科协、高等院校及出版社等,围绕“科学家的家风·学风·作风、抗战中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讲科普”,在全国多省市开展60场主题宣讲活动,并首次面向各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高校等提供“点单”服务,推出专家资源预约,特色活动申报等功能,实现宣讲内容、形式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匹配,让更多人有机会聆听可亲可爱的科学家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警惕67万亿!1988年"万元户"惨剧正重演,下一个被收割的就是你!

警惕67万亿!1988年"万元户"惨剧正重演,下一个被收割的就是你!

标体
2025-11-15 19:14:34
医院真不愧是“奇葩聚集地”,护士遇到过炸裂的事,光听着就好惨

医院真不愧是“奇葩聚集地”,护士遇到过炸裂的事,光听着就好惨

一桶浆糊要一统江湖
2025-11-13 21:10:03
马宁又惹争议,被韩国球星批评,外媒直言:他是中国最差裁判!

马宁又惹争议,被韩国球星批评,外媒直言:他是中国最差裁判!

国足风云
2025-11-15 13:17:57
简简单单两件衣服就可以穿的很有气质很有魅力

简简单单两件衣服就可以穿的很有气质很有魅力

美女穿搭分享
2025-11-16 00:20:03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深度报
2025-09-11 23:05:16
陈梦不敌王曼昱无缘女单决赛,赛后透露全运会后计划

陈梦不敌王曼昱无缘女单决赛,赛后透露全运会后计划

老橝说体育
2025-11-16 05:08:50
中国足球又出名了!意大利国脚讨薪:在中国好几个月没拿到钱!

中国足球又出名了!意大利国脚讨薪:在中国好几个月没拿到钱!

邱泽云
2025-11-15 17:43:45
老公被捅这么多刀,对方还成正当防卫!因狗引发人命案在持续发酵

老公被捅这么多刀,对方还成正当防卫!因狗引发人命案在持续发酵

火山诗话
2025-11-15 10:35:02
家里托关系找的工作有多抽象?网友:真离谱,这是什么家人

家里托关系找的工作有多抽象?网友:真离谱,这是什么家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4 00:10:03
对日发出最严厉警告后,中国第一记惩罚重拳到来,日方措手不及

对日发出最严厉警告后,中国第一记惩罚重拳到来,日方措手不及

肖兹探秘说
2025-11-15 13:06:26
悲催!嘉兴一母亲哭诉:25岁女儿留学而归,执意嫁给大20岁的男人

悲催!嘉兴一母亲哭诉:25岁女儿留学而归,执意嫁给大20岁的男人

火山诗话
2025-11-13 06:47:04
中国籍男子涉连环性侵案,在英国被判终身监禁

中国籍男子涉连环性侵案,在英国被判终身监禁

扬子晚报
2025-11-15 13:46:02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诗意世界
2025-11-11 10:42:51
泰王面子挣足!苏提达陪泰王抵京,状态好到发光,奶奶还是中国人

泰王面子挣足!苏提达陪泰王抵京,状态好到发光,奶奶还是中国人

诗意世界
2025-11-15 20:15:01
上海70岁老人,卖房,送独子赴美:给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提了个醒

上海70岁老人,卖房,送独子赴美:给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提了个醒

娱乐帝皇丸
2025-11-16 03:55:32
戾气越来越重了!

戾气越来越重了!

深度报
2025-11-13 23:06:32
不瞒了!马筱梅挺大肚直播,食欲大增超爱吃肉,张兰:别太辛苦

不瞒了!马筱梅挺大肚直播,食欲大增超爱吃肉,张兰:别太辛苦

小海娱计
2025-11-14 14:08:43
停一夜就自燃?新能源车烧成废铁,佛山车主:对厂家保险“非常失望” ,最新回应→

停一夜就自燃?新能源车烧成废铁,佛山车主:对厂家保险“非常失望” ,最新回应→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2025-11-14 21:14:18
剧组成员揭秘:一线女明星也是正常人,会找剧组内的帅哥私约

剧组成员揭秘:一线女明星也是正常人,会找剧组内的帅哥私约

小莫哥哥野钓日记
2025-01-01 09:54:15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72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72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鬼菜生活
2025-11-12 12:22:53
2025-11-16 06:07:00
科普中国 incentive-icons
科普中国
中国科协科普工作官方微平台
11512文章数 9837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游戏
手机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华为Mate 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同期还有高端“二合一平板电脑”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解说杯:打野远胜前职业,GBS战胜RHPA,晋级决赛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开启eSIM时代: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