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五育融合”育人理念,近年来,竹峪中学将非遗剪纸带进校园,打造特色课堂,把剪纸艺术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在匠心传承中涵养人文素养,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醇厚的文化底蕴与鲜活的时代气息。
![]()
深耕课程建设
让非遗剪纸“进得来”“学得会”
![]()
课堂上,邓洪边讲解边示范,台下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竹峪中学,不少学生都能对剪纸手法说得头头是道,拿起剪刀,几分钟就能剪出一张简单漂亮的剪纸,这样的成果,得益于学校的努力。
该校在剪纸课程设计上遵循"循序渐进、知行合一"的原则,由浅入深,从传统题材到现代主题。为保障课程质量,该校还选拔校内具有美术特长、热爱传统文化的教师进行非遗剪纸专项培训。
![]()
联动家校共育
让非遗剪纸“乐分享”“共传承”
家长开放日当天,竹峪中学的剪纸课堂变身温馨的亲子文化体验场。家长们与孩子拿着剪刀并肩而坐,遇到难题就会相互讨论,一派其乐融融景象。活动中,剪纸老师通过趣味短片溯源剪纸的历史渊源与民俗寓意。随后,老师现场示范基础技法,手把手指导亲子组合完成作品。
通过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学校构建起“课堂教学+家庭实践+文化分享”的传承模式,形成“学生带动家长、家庭辐射社会”的传承合力,使非遗之美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生。
![]()
![]()
厚植文化根脉
让非遗剪纸“育新人”“传下去”
“剪纸教会我的不仅是技巧,更让我懂得了坚持与匠心。”七年级学生赵佳瑶在日记中写下的这段感悟,映射出剪纸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日复一日地练习中,学生们的专注力、意志力和动手能力显著提升。不少家长反馈,孩子做事不再急躁、半途而废,变得更有耐心和毅力。同时,剪纸创作中的构思与设计,也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充分锻炼。
学校还把剪纸课堂变成培育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在创作中,学生将对祖国、家乡、时代的热爱融入作品,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
为让非遗剪纸在校园持续传承,该校将剪纸课程纳入课后服务活动的特色课程体系,保障课时与资源投入;成立“剪纸兴趣社团”,培养非遗传承“后备力量”。
如今的竹峪中学内,剪纸课程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非遗剪纸特色教育,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竹峪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天健表示。
来源:万源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