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工程围挡内,机械臂与工程人员忙碌的身影交织,科技感与紧迫感扑面而来……11月12日,记者在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成都分公司东区的焊装车间看到,新能源汽车产线改造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本周一,一汽-大众捷达品牌J01项目改造正式启动,这也意味着捷达品牌首款新能源车型正式进入生产准备攻坚的关键阶段,将为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再添新动能。”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成都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
作为捷达品牌电动化转型的先锋项目,J01项目直接关系到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起跑速度与市场地位。“此次改造恰逢年底产量冲刺的关键节点,在确保全年生产任务圆满完成的前提下,项目团队将原定35天的工期压缩至30天。”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规划技术部产线改造负责人张理恒告诉记者,改造完成后,在试产新能源车型的同时,原有的3款油车车型也要迅速进入继续生产状态,为此,团队立下了改造完成后12天爬坡达产的高强度目标。
记者了解到,J01项目改造是在原有厂房设施的基础上,对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以及智能化、数字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并新建全新电池工厂,导入捷达品牌首款电动车。
“本次改造计划新增设备2900余套,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共计88项改造调试任务,超1000名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与生产员工参与。按照计划,首款成都造捷达品牌新能源车将于2026年9月正式投产下线。”张理恒坦言,虽然改造产线一个月时间就能完成,但此项计划已筹备了近两年时间。
![]()
事实上,这场高强度的生产线改造,也离不开政企协同的坚实支撑。今年8月28日,中国一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成都经开区管委会正式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三方携手筹备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引入本地投资整合资源,发挥区域产业协同优势,为电动化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根据协议规划,捷达品牌将在2028年前推出5款全新产品,其中包含4款新能源车型,首款车型预计2026年上市,而J01项目生产线改造正是实现这一规划的核心工程。
![]()
捷达品牌的转型之路,与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同频共振。
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应用城市,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18.2万辆,居全国非限购城市第一位。已形成“三核+五区+多点”支撑格局,着力壮大龙泉驿区乘用车、青白江区商用车核心基地、成都高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推进成都东部新区、锦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等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支持四川天府新区、简阳市、大邑县、崇州市、金堂县等建设一批汽车配套特色产业园。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市汽车产业实现产量64.5万辆、同比增长29.7%。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量17.2万辆、同比增长262.4%,力争到2030年,产值产量实现“双翻番”。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柯雨 文/图 部分图据受访单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