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干部队伍业务能力,科学谋划未来五年民政事业发展蓝图,以讲促学、以虚谋实,11月12日下午,青岛市民政局召开“处长讲业务”学习交流活动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务虚会。市民政局副局级以上领导,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和青岛大学编制团队参加会议。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江联军主持会议并讲话。
![]()
处长上台讲业务,厘清现状谋发展
会上,各业务处室负责人上台围绕专项社会事务、大救助和养老老龄等民生关切的重点领域,进行系统梳理和思路规划。讲解内容“既讲透了政策账,也理清了业务经”,不仅全面展示了当前工作的成效与亮点,更直面存在的短板与挑战,提出了明年及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和创新举措。这一环节有效打破了业务壁垒,聚焦“整体民政”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处室间的相互了解与协同,为科学编制规划提供了“来自一线、贴近地气”的坚实依据。
务虚研讨绘蓝图,集思广益明方向
在业务交流的基础上,聚焦“十五五”规划这项重点任务,与会人员“跳出业务看全局,放眼长远谋新篇”,深入学习了上级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的相关精神和要求,结合前期调研和思考,围绕“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改革创新举措等进行了讨论。
会议指出,科学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是关系青岛市民政事业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必须坚持战略发展导向,将民政事业发展置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去考量、去定位,提升工作的系统思维和整体谋划的意识;必须树立业务思维,对照职能定位,合理平衡“保基本、兜底线”与“促发展、提品质”的关系,结合市、区市的实际情况和一定时期人口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布局谋划;必须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借助制度文件、政策清单等内容,加强对业务领域的规范化监管;必须聚焦重点举措,谋划重大政策、平台、项目储备,围绕目标明确抓手和载体。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安全发展为重要底线,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在五年的时间里通过约束性指标和创新性指标的完成,逐渐构建普惠均等、精准高效、智慧便捷、多元参与的现代民政服务体系。
![]()
凝心聚力启新程,砥砺奋进谱新章
会上对表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经验,对业务工作规划进行了研究讨论。
老龄养老服务方面,要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转变。要加强与家政服务业等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知名企业合作,打造“一老一小”代际服务模式,建设“一老一小”综合服务示范中心和示范站点。要重点聚焦失能失智群体,建设社区级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专区。通过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为基础、以机构为引领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让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同时,结合“五床联动”工作的开展,联合医保、卫健等部门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人码”和“床码”动态绑定,实现“一码通办”。持续推进社区、居家适老化项目开展,让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逐渐扩展成为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大救助工作方面,要拓展服务群体,发挥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联合成员单位,通过“政府+慈善+社会+市场化”的多元模式,推进服务类救助,结合城乡差异提供救助需求和供给清单。要持续打造儿童关爱服务品牌,进一步拓展儿童服务范围,联合卫健部门面向孤独症儿童在筛查、干预和康复等方面实现突破。倾力打造慈善品牌,以慈善活动促效能提高,通过慈善领域规范化运作管理、信息公开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慈善事业公信力。
社会事务方面,要根据殡葬设施规划保障基本供给,弘扬节地生态安葬,规范殡葬行业中介服务,宣传引导“厚养礼葬”的新风尚。要依托社会组织培育、婚俗改革等工作拓展民政事业经济“新场景”,围绕乡村振兴、地名经济、甜蜜经济等工作持续发力。要讲好地名故事,做好历史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在地名管理中引入数字化手段,让地名服务人民、服务产业。
当前,“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下一步,青岛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以“处长讲业务”“民政大讲堂”等活动提升履职能力,以务虚研讨凝聚发展共识,将业务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规划编制的智慧,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衔接、广泛征求意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来源:青岛民政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