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李永 陈蕾
“以前处理电网故障,从发现到解决动辄数小时,如今依托智能调度系统和流程优化,时间已缩短至几分钟。”11月5日,国网郏县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六级职员曹艳美自豪地介绍。这一变化,正是该公司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国网郏县供电公司积极践行国家产改部署,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人才引领未来,探索产改新路径,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以曹艳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产业工人,他们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曹艳美本人就是国网郏县供电公司产改成效的生动缩影。自1999年入职,她从调控班组成员起步,靠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敬业精神,逐步晋升至班长、副主任,2023年起担任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六级职员,全面负责县域电网的调控运行与调度自动化管理。面对涵盖20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75条10千伏及以上线路的复杂电网,她带领团队精研网架结构,将故障处置效率提升至新高度,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她还牵头制定了《郏县电网调度指挥规范》《电网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制度,明晰了各环节职责与流程。
2019年,“曹艳美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成为国网郏县供电公司产改的重要载体。工作室秉持“创新、传承、共享”理念,建立“每周一课堂、每月一总结、每季一考试”机制,聚焦实际问题开展质量创新。截至目前,已产出创新成果15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
2025年10月,该工作室的QC成果《缩短10kV配网线路故障调度处理时长》在中南六省(区)质量管理成果发布会上荣获一等奖。该成果直击配网故障处理痛点,应用配电自动化设备零序电流功能等多项技术,优化告警信息推送规则,实现关键故障信号的秒级精准定位,是创新驱动效率提升的典范。
以曹艳美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标杆,国网郏县供电公司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积极搭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工创新创效工作室等平台,常态化开展“青工夜校”、技术交流分享等活动,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既培养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产业工人队伍,更将创新成果扎实转化为提升实际生产力的关键支撑。青年技术骨干“蓝火焰”创新小组便是典型代表。
这个平均年龄28岁、由10人组成的“蓝火焰”创新小组,以解决一线生产难题为导向,聚焦现场作业中的痛点、堵点开展技术攻关。小组研发的“10千伏电缆终端专用提升装置”,有效解决了传统作业中电缆终端安装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下一步,国网郏县供电公司将继续以产改为引擎、以创新为驱动、以人才为根本,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优化平台机制,打造更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为企业和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