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秦淮区五老村街道的朋友们,最近出门别光看天气!你家的“社区归属”可能已经悄悄变了——原来一个三条巷社区管着上万人,现在直接拆成俩,以后办社保、找社工帮忙,再也不用跟几百号人挤一块儿等了,这波调整真的太戳居民心窝子了!
![]()
先给大家划重点,这次可不是随便分地盘。调整后的老三条巷社区,还是在仁寿里16号办公,管的范围是东至三条巷、南到仁孝里和仁寿里、西抵长白街和四条巷、北接中山东路,3063户、6766人,住这一片的老住户,办事地点没变,不用重新找路;新冒出来的常府街社区更方便,就在仁寿里4号,走路到老社区服务点也就几分钟,管着东至三条巷和四条巷、南到常府街、西至长白街、北接仁孝里和仁寿里的区域,2774户、6074人,以后南边的居民不用再往北跑大老远了。
![]()
最让人放心的是啥?社工没减少!五老村街道的社工编制总数一点没变,只是把人分到两个社区,不会出现“拆分后没人办事”的情况。而且现在常府街社区的临时班子已经在搭了,等条件够了再选正式居委会,过渡期办事照样有人管,这点真的考虑得特别周到,没让居民空等。
![]()
可能有人会问,好好的社区为啥要拆?说实话,以前一条社区管1.2万多人,光高龄老人就不少,社工要管登记、调解矛盾、上门探访,忙得脚不沾地,有时候居民去办事还得排队。现在拆成两个,每个社区管6000多人,社工能把精力集中在自家社区的事上,比如谁家有独居老人要定期看、哪片的邻里有小矛盾要调解,都能响应得更快。而且北边靠中山东路,居民更需要生活服务;南边挨常府街,有不少商户,拆分后能分开管,不用再搞“一刀切”,这才是真的为居民着想。
![]()
往远了看,这事儿不只是三条巷居民的事,更像是南京老城区治理的一个信号。以前总说“大社区好管理”,但实际是“人多顾不过来”,现在拆小了,服务才能更细。以后像秦淮、鼓楼这些老城区,那些住着上万人的大社区,说不定都会跟着这么调,让社工能真正“走透”每一户。而且两个社区以后还能搞点不一样的服务,比如老三条巷社区可以接着做高龄老人探访的老本行,常府街社区可以试试跟周边商户合作,搞点便民活动,各有各的特色,居民能享受到的服务反而更多了。
![]()
赶紧看看自家在不在调整范围里,记好新社区的办公地址,别到时候跑错地方白折腾;另外,后续常府街社区要选居委会,大家多留意通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毕竟社区是咱们自己的,选靠谱的人办事才放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