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读懂储能
![]()
“储能系统标王”与宁德时代缔结十年长协,
未来三年或将为后者贡献至少百亿订单。
©图源|海博思创
文|王璟 编辑|杨倩
来源|太瓦储能
2025年11月12日,国内储能系统第一股海博思创(688411.SH)宣布与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正式签署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协议(2026–2035年),明确未来三年向后者采购不低于200GWh储能电芯。
![]()
这一数字几乎等同于宁德时代过去三年(2022–2024年)储能电池总出货量(209GWh),堪称近年来储能产业链最重磅的资源绑定动作。
此举不仅为海博思创构建了稳定、低成本的核心供应链护城河,更标志着中国储能产业竞争逻辑的重大升维重构:从“拼价格、抢订单”的初级阶段,迈向以供应链协同、生态共建和全球化布局为核心的综合能力比拼。
在当前储能系统毛利率持续承压、上游电芯成本占比超60%的背景下,能否锁定优质、稳定的电芯供应,已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变量。
此次协议中,宁德时代承诺给予海博思创优先供应权与市场竞争力价格双重支持,同时双方将建立滚动式三年规划机制,实现需求动态匹配。
按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均价0.516元/Wh估算,仅前三年采购额就将为宁德时代贡献超100亿元营收。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海博思创孤注一掷的押注。
早在今年2月,该公司已与亿纬动力签订2025–2027年50GWh电芯战略合作,形成“宁德+亿纬”双轨并行的供应体系。这种“多源保障+核心锁定”的策略,既分散了单一依赖风险,又强化了整体议价能力。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自身产能也在加速扩张。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总产能达690GWh,在建235GWh,规划总产能逼近925GWh。山东济宁、匈牙利、印尼等海内外基地稳步推进,2026年还将新增百GWh级储能专用产线。强大的制造底座,正是其敢于承接长期大单的信心来源。
![]()
图源:盐图库
本次合作远不止于采供关系。公告披露,双方将探索设立储能产业基金、共建“开发—投资—运营”一体化平台,交流侧系统产品零部件方面合作采购,并深化供应链协同创新,推动角色从“买卖双方”向“价值共创共同体”转变。
这一趋势已在业内初现端倪。2024年初,科力远联合中创新航、凯博资本等设立目标规模20亿元的凯博先进储能基金,采用“20%资本金+80%融资租赁”模式,聚焦独立储能电站投资。其生态闭环清晰:中创新航提供高稳定性电芯,果下科技负责系统集成,科力远则以材料供应与融资担保为支撑,构建起“电芯—系统—资本—运营”可持续盈利模型。
同年年底,科力远牵头组建的“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横空出世,联合中创新航、端瑞科技、果下科技、格林美、昆仑集团、当升科技、上能电气等产业链伙伴共同创始发起。
海博思创或许意在复制甚至超越这一路径。通过绑定宁德时代,未来有望共同撬动项目开发、金融工具与资产运营链条,真正实现从“卖设备”到“分收益”的商业模式跃迁。
在央国企主导的集采时代,中标能力成为衡量企业真实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数据,2025年上半年,在储能系统集采/框采中标企业中,海博思创中标标段数位列第一,同期储能系统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二、全球第三。
更重要的是,其客户高度集中于华能、华电、国家电投、中核、中广核等大型发电集团,中标项目多为年度框架采购,具备持续放量潜力。这些高门槛、大规模的集采入围资格,反映出其产品可靠性、交付能力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已获主流业主高度认可。
据标普全球(S&P Global)统计,截至2024年7月,海博思创在中国大陆的累计装机和签约项目规模排名中,双双位居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首位。
面对日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海博思创提出“储能+X”全场景解决方案,于2025年4月正式发布,涵盖构网型储能、光储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前沿技术,并深入充电站、油田、矿山、数据中心、工商业园区等细分场景。
该战略旨在跳出“低价换份额”的恶性循环,转向以系统价值挖掘和客户痛点解决为核心的增长路径。
如果说国内市场是基本盘,那么海外市场正成为海博思创的强劲增长引擎。
2025年上半年,其境外收入同比高速增长,预计全年海外出货3–5GWh,占总出货比重约15%,并计划用3–5年时间使海外业务规模与国内持平。
其海外策略不仅是销售设备,更是深度本地化合作,已与Fluence、NW、Tesseract等国际头部玩家建立合作关系,顺利交付了德国柯尼希塞独立储能电站、德国瓦尔特斯豪森储能电站项目、芬兰分布式储能电站、瑞典斯德哥尔摩储能调频系统项目等海外项目。
![]()
近期,海博思创在亚太、EMEA(欧洲、中东、非洲)市场连获突破:
与欧洲开发商Repono达成1.4GWh电网级储能项目战略合作,目标2027年前落地;
与新加坡Alpina合作,未来三年提供5000套充储一体机,切入亚太电动车充电市场;
在菲律宾签署185MWh大型储能系统项目;
在希腊签约45MWh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首次打入南欧电力市场;
爱沙尼亚、立陶宛落地7MWh、20MWh、5MWh电网侧项目,强化波罗的海区域调节能力;
在科特迪瓦,为三座工厂部署HyperBlock III 5MWh系统,构建“光伏+储能+柴发+市电”构网微网,破解非洲工业用电困局;
与津巴布韦签约一期部署15台HyperCube C&I工商业储能系统,探索光储构网新模式。
截至目前,海博思创已在全球参与超300个储能项目,累计部署规模逾40GWh,业务遍及欧美亚非,并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地建立本土化团队。
从业绩结构看,预计2025年出货预期达30GWh,其中国内25+GWh,海外3-5GWh。海外收入约65%来自欧洲,35%来自东南亚与澳洲。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的十年长单,表面是供需契约,实质是一场关于未来十年储能产业主导权的深度博弈。
在政策驱动退潮、市场化竞争加剧的今天,唯有掌控核心资源、构建协同生态、打通全球渠道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成为真正的行业领军者。
这场始于电池的战争,终将决定整个储能版图的归属。
入群 ·爆料 ·商务
请加小助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