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应县下社镇杨堡村村民王某与李某因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争执。王某拨打当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电话后,不到半小时,下社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便赶到现场,通过依法调解促成双方和解。
这起纠纷的快速化解,得益于应县全力推进的“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近年来,应县致力打造“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实现了群众“抬头见服务、举步享援助”。
平台全域覆盖,服务“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应县已建成县、乡(镇)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县级设立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免费法律咨询等多项职能,实现“一站式”服务。全县12个乡镇司法所均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同时,该县司法局推动服务向特色场景延伸,在县综治中心设“睦邻平安站”、县武警中队设“强军法治站”、开发区设“助企服务站”、学校设“青春护航站”、“田培”调解室设“家事解忧站”、律师事务所及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专家会诊站”,形成“横向联动、精准服务”的新格局。
资源精准下沉,服务直达基层末梢。通过实施“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应县将专业法律服务延伸至各村。法律顾问加入各村网格群,实时推送法律知识、在线答疑,年均解答咨询超2000件。此外,“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员”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参与普法宣传与纠纷调解。
服务链条延伸,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应县构建“需求收集—精准派单—协同处置”的闭环服务机制。司法所收集群众法律需求,县司法局统筹资源,提供调解、援助、公证等服务,并将复杂问题移送相关部门协同处置。据统计,乡镇站点法律咨询量年增长35%,纠纷就地化解率达92%。
来源:山西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