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于11月11日成功举办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业务培训。此次培训组织执法业务处室及各管理局10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围绕“科学监管、精准执法、无事不扰”的工作理念,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课程设置,着力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操作水平,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
聚焦实战需求,夯实执法规范根基
本次培训邀请了生态环境领域案卷评查及大练兵评审专家进行授课,围绕涉企行政执法的关键环节精准设置课程内容:在案卷规范方面,围绕行政执法案卷的制作规范与评查合法性要点,系统讲解法律适用、证据链构建及文书标准化等核心内容,直击案卷质量薄弱环节;在涉企检查方面,深入解读行政检查的法定程序与执法边界,结合“计划统筹”“综合查一次”“扫码入企”等实际工作要求,强化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并借鉴河北唐山、厦门海沧等地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方面的先进经验,拓宽执法人员工作思路;在执法创新方面,聚焦非现场执法的政策法规与实践要点,系统梳理适合非现场执法方式的违法情形,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非现场监管的特征及电子数据取证规范,详细介绍非现场执法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实践,为执法人员依法开展非现场执法提供全面支撑。培训现场气氛活跃,在交流互动环节,参训执法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就非现场执法证据效力、程序规范等难点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
注重成果转化,服务执法能力提升
本次培训旨在推动学用融合,实现从“知”到“行”的有效转化:一是推动案卷质量提升,通过系统解析评查标准、标准化案例教学,助力规范案卷评查工作,促进执法文书规范化水平整体提升;二是推动监管模式优化,通过强化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促进“计划统筹”“综合查一次”等机制的有效落实,推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监管目标,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三是推动非现场执法深化应用,针对证据固定、程序规范等实务难点开展专业指导,切实提升执法人员运用科技手段发现问题、固定证据的能力,为扩大“非现场执法白名单”范围、提高非现场执法效能奠定基础;四是推动执法理念更新,强化包容审慎监管意识,推动“公开道歉承诺从轻”等柔性措施规范实施,提升执法服务的温度与精度。
![]()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持续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在检查计划统筹、非现场执法深化、正面清单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企业、优化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深圳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贡献生态执法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