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黑猫投诉平台,有关添可的投诉量达上万条。这些投诉密集指向产品频发的故障、难以履行的售后承诺以及高昂的维修费用。在小红书等社媒,用户对产品“刚过保就坏”的抱怨也屡见不鲜。“全球第一”的销量和“远超同行”的投诉,这两个极端同时出现在添可身上。
文 |万 芙
“连续三年全球销量第一”,这是添可近期向市场高调展示的成绩单。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添可洗地机产品已稳坐全球销量的头把交椅。这家从中国市场“卷”出来的清洁电器品牌,正在全球复制其在国内的成功,试图引领一场全球家庭清洁革命。
然而,在“全球第一”的光环之下,添可背后母公司科沃斯的增长已显疲态,被寄予厚望的出海业务和新品类“第二曲线”拓展,均遭遇了强劲的阻力。
伴随销量高企的,还有投诉量。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添可的投诉量突破万条,远超同行。这些投诉密集指向产品频发的故障、难以履行的售后承诺以及高昂的维修费用。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用户对于产品“刚过保就坏”的抱怨也屡见不鲜。
“全球第一”的销量和“远超同行”的投诉量,这两个极端同时出现在添可身上。
“全球第一”的含金量
必须承认,添可的“全球第一”具备相当的含金量。
根据其引用的欧睿国际数据,这一结论综合了全球主要市场的线上及线下零售渠道销量。这表明添可的领先地位并非仅靠中国单一市场支撑。
公开信息显示,添可的海外业务营收占比已接近一半。2024财年,其在欧洲市场的营业收入实现了64.0%的增长。作为洗地机品类的开创者,添可成功地将一个“中国创新”的品类推向了全球,并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母公司科沃斯的版图中,添可也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
科沃斯财报数据显示,添可品牌(高端智能生活电器)的收入,从2019年的2.7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0.61亿元,占科沃斯总营收的比重从5.14%一路攀升至48.73%。
但当添可扛起近半营收时,科沃斯集团整体的增长却“失速”了。财报显示,科沃斯集团的收入增速在2023年和2024年仅有个位数,分别为1.16%和6.71%。其归母净利润也经历了剧烈波动,从2021年的20.10亿元高点,跌至2023年的6.12亿元,2024年虽回升至8.06亿元,但仍与巅峰期相去甚远。
作为营收支柱的添可,增长的“后劲”正面临考验。
尽管添可欧洲业务增速亮眼,但有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添可海外业务营收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4.0%、40.5%和31.7%,增长稳定性不足。相比之下,其主要竞争对手石头科技2024年海外营收同比增长51%,在海外市场的追赶势头更为强劲。
更关键的,是“第二曲线”的拓展受挫。在核心产品洗地机“芙万”大获成功后,添可迫切需要复制这一“爆款神话”,以摆脱对单一品类的依赖。为此,添可全面布局,推出了智能料理机品牌“食万”、净水机品牌“饮万”、吹风机品牌“摩万”等。科沃斯创始人钱东奇曾对厨房智能领域寄予厚望,认为这是添可的“最大机遇”。
但现实是骨感的。以被寄予厚望的“食万”为例,其运营主体“苏州食万美味科技有限公司”可查的2023年营业收入仅为355.93万元。据媒体报道,2023年添可品牌营收为72.71亿元。“食万”的营收贡献,几乎可以忽略。在净水机赛道,添可“畅饮 PRO”产品在天猫官方旗舰店的累计销量仅为4000多台,而同价位的竞品销量动辄数万台。
新的增长点迟迟未能跑出,核心洗地机“基本盘”正遭到疯狂“围猎”。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洗地机市场规模在2019年至2024年的五年间增长了超140倍,市场上的产品型号在2024年达到1042个。
“千机大战”之下,价格战在所难免。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洗地机市场均价已跌破1500元,300元至800元价位段的销量同比暴涨240%。当市场从“一家独大”演变为“三足鼎立”,添可、追觅、石头科技的博弈日趋激烈。有数据显示,在2024年中国线上3000元以上的高端价位段,追觅科技的零售量比重已达到44.7%,添可的先发优势正在被蚕食。
万条投诉背后
在增长面临压力的同时,添可的“短板”也日益凸显。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添可的投诉量常年高企。2025年7月、8月间,平台上关于“添可”的关键词投诉量已超过1.1万条。什么概念?
作为对比,同期竞品“追觅科技”的投诉量约为3200条至5400条,“石头科技”的投诉量则在2400条左右。添可的投诉量,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的3到5倍。
「数智研究社」发现,用户的抱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产品故障频发、售后推诿扯皮、维修费用高昂。在产品故障方面,投诉覆盖了几乎所有核心功能模块:“电池充不进电”、“拖地漏脏水”、“地面水渍严重”、“水箱发霉”、“机器散发恶臭”等问题反复出现。
售后环节,用户的不满集中在“拖字诀”。有消费者称,其产品在质保期内损坏,但官方客服一直拖延处理,直至质保期过后,才被告知需要付费维修。
高昂的维修费用,是压垮用户信任的最后一环。有消费者投诉称,一台3000多元的洗地机,仅更换一块电池的官方报价就高达919元,加上60元人工费和30元运费,单次维修费用超过1000元。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搜索“添可 维修”或“添可 刚过保就坏”,能看到大量类似的“吐槽”笔记。用户的叙事高度一致:产品使用一年出头,刚过保修期,电池或主板便出现故障,官方维修报价动辄上千元,而自行购买第三方配件更换,花费可能仅需一两百元。
这种糟糕的用户体验,最终都以真金白银的成本,反映在了母公司科沃斯的财报上。财报显示,科沃斯的“售后及修理费用”近年来呈现出激增态势。2021年至2024年,该项费用分别为1.53亿元、2.17亿元、5.19亿元和6.91亿元。三年时间,这项费用增长了近4倍。
2024年,科沃斯支付修理费6.91亿元,当年归母净利润为8.06亿元。两相对比下来发现,公司花费在修补产品质量问题上的成本,几乎快要吞噬掉全年的净利润。
这也与其“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不无关系。2024年,公司的销售费用高达50.17亿元,而同期的研发费用为8.85亿元。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近5.7倍。
至此,我们或许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添可是如何做到“连续三年全球第一”的?
答案是,作为品类开创者,添可享受了巨大的“先发优势”红利。随后,通过每年投入数十亿的巨额营销费用,迅速抢占了全球用户心智,换来了庞大的销售规模。
但这种增长模式的代价是高昂的。当激增的维修成本开始反噬利润,当“重营销”带来的高投诉量开始透支品牌口碑,添可“全球第一”的宝座,还能坐得稳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