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布宜诺斯艾利斯11月11日讯,阿根廷圣菲省(Santa Fe)政府宣布,自2025年12月3日起,将暂停一年时间内对来自巴拉那河(río Paraná)及其支流的江鱼进行收购并出口。这一措施旨在应对捕鱼压力过大以及河流水位长期下降的环境危机,但并不禁止本地捕捞、消费和养殖鱼类的销售。
![]()
圣菲省政府解释,此举是为了减少出口需求对资源的掠夺性压力,保护巴拉那河鱼类种群可持续发展,并确保依赖渔业为生的家庭能长期维持生计。他们指出,近日的科学调查显示,巴拉那河资源关键物种——主要出口鱼类萨瓦罗鱼(sábalo)中,仅有6%的个体具备繁殖能力,而该鱼是河流食物链的重要基础。
然而,这一决定引发了当地渔民的强烈反对。圣菲省渔民协会(Asociación de Pescadores de Santa Fe)主席赫苏斯·佩雷斯(Jesús Pérez)表示,约75%的渔民依赖向冷冻厂供货,而这些冷冻厂是出口的主要环节。出口禁令切断了这一销售链,而本地市场目前已饱和、销量下滑,令大量渔民失去收入。
渔民还批评称,企业可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Buenos Aires)或恩特雷里奥斯省收购鱼类以继续出口,禁令反而未能真正保护资源。他们建议恢复省内一项旧法,每年限定三个月的捕捞期,以达成保护与生产的平衡。
圣菲省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长恩里克·埃斯特韦斯(Enrique Estévez)则强调,科学证据表明必须降低捕捞量,尤其是在巴拉那河出现历史性低水位的情况下。他指出,低水位导致河流与产卵泻湖脱节,加之成年鱼被过度捕捞,繁殖能力显著下降,生态链甚至区域经济面临威胁。
目前,除出口禁令外,圣菲省还在今年11月至12月实施针对花斑苏鲁比鱼(surubí pintado y atigrado)的全面捕捞禁令,同时对多罗多鱼(dorado)、帕库鱼(pacú)等物种采取季节性或永久性管制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政策冲突凸显了阿根廷在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间的长期矛盾。未来一年,圣菲模式或将影响其他省份的渔业管控政策,也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全国产业链调整。
*来源:阿根廷《La Nació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