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的元诏文明九歌书画册背面,是吴石将军在铁窗之内留下的绝笔遗墨。笔墨间没有临危的惧色,没有怨怼的愤懑,唯有对家国的赤诚、对亲友的眷恋、对理想的执念,字字泣血,句句深情,读来令人动容不已。
![]()
将军自叙生平,满是“读书为善”的家风传承与“勤苦向学”的自律坚守。从投身北伐、就读保定军校,到留学日本炮兵学校与陆军大学,他以“第一人毕业”的优异成绩,在军学领域崭露头角,更以“清廉不苟且、一息不偷安”的品行,赢得同仁“称道不绝”。即便少年失学、体弱多病,仍立志苦读,于何眉笙先生门下精进经义诗词,终成“通文学、能诗辞、善书画,兼通英日,精骑射”的全才,这份对学问的执着与对自我的磨砺,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
![]()
谈及家人,将军的笔触满是温柔与愧疚,读来令人潸然。他忆及与妻子戴碧逵的相处,虽壮年气盛时有争执,却终因彼此的温厚与体谅,成就了“晚年和睦”的夫妻情深,如今却因自己牵连妻子“无辜受祸”,满心自责。提及儿女,更是字字泣血:长女美成失踪、长子武成沦陷、两子夭折于抗战、三男韶城与长女兰城失联十七载,而最疼爱的幼子建成,尚在襁褓之中,未及入园便与父亲天人永隔,“思之不禁泪涔涔下”。这份对骨肉分离的痛楚、对亲情难续的遗憾,道尽了一位父亲的锥心之痛,也映照着战乱年代无数家庭的破碎与悲凉。
![]()
将军一生治学不辍,即便身陷囹圄,仍牵挂着未竟的著述。从《兵学词典》的三版风行,到《孙子兵法简编》《克罗泽维兹兵法研究》的印行,从《左传兵法》的初稿遗失与重编,到抗日新战法、历朝武学集结的资料搜集,他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军学研究与文武并重的精神倡导,十余种著作、百余阙诗稿,既是他学识的见证,更是他报国的赤诚。而那些珍贵的藏书与手稿,在战乱中两度遗失,如今身陷绝境,唯盼友人代为整理出版,这份对学术的坚守,即便在生命的尽头,也未曾动摇。
“平生单立为善,如此收场意太悲。五十七年一梦中,夜阑总成空。”将军的绝笔,道尽了壮志未酬的遗憾,却从未磨灭“平江一居丹心在”的赤诚。他一生清廉自守,践行“吴家清廉俭家风”,乐于助人、心系家国,即便身陷绝境,仍牵挂着国家的国防建设、亲友的安危冷暖。这份铁骨柔情与家国情怀,藏在笔墨之间,穿越岁月的风尘,依旧令人为之动容、为之敬仰。
![]()
这页写在书画册背面的遗书,不仅是一位将军的生命绝唱,更是一曲忠于家国、情系亲友的悲壮挽歌。吴石将军的丹心与风骨,早已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让每一位读到这份遗墨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赤诚与深情。
读者朋友们,对此,你有着怎样独特的观点与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你的真知灼见!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