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吴雯倩
11月9日中午,株洲铁西社区的社区食堂,年过八旬的肖大爷和老朋友们共进午餐:“在这里吃饭还能见到几十年的老伙计,比一个人在家吃饭香多了!”而在排队打饭队伍里,外卖小哥小李吃上了今天的第一顿正经午饭:“送完午高峰订单两点多了,只有这里能吃到热乎饭。”
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是湖南家政服务业聚焦银发经济跨界融合探索的生动缩影。面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以恒泽护工、万众和为代表的湘字号服务品牌正在打破行业壁垒,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打造出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家政服务服务新生态。
从单一服务到生态构建
“起初我们只是做医院病人的生活护理,后来发现老人出院回家后仍需照顾,就发展了居家上门服务。”株洲市家协会长、恒泽护工创始人易桂香回顾发展历程时说,“当我们深入社区后,发现老人的需求远不止于此。”
正是这一发现催生了株洲铁西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落地。在这个以铁路退休职工为主的社区,社区食堂迅速成为了老同事们的“联谊中心”。与此同时,易桂香还敏锐地捕捉到更多人群——为老人送餐的子女,总是错过饭点的快递员、外卖员、出租车司机等就业群体的用餐需求。
![]()
“饭点是送餐高峰期,外卖员忙不过来,自己吃饭要等到下午三点了,那时很多餐馆都熄火休灶了,只能粉面干粮勉强凑合下。”易桂香看到这个痛点后,2023年10月,开始试点在铁西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幸福餐厅”,除为社区老人助餐外,还开设“骑士窗口”,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冒热气的营养餐食。在餐食准备上,餐厅会针对老人、劳动者等不同人群的需求安排食材、选择烹饪方式,“毕竟老人牙口不好、基础疾病多,餐食要稍蒸煮、软烂一些;打工者口味重一点,要硬菜、扛饿一点的饭菜。”
![]()
这种跨界融合不仅创造了商业价值,更重塑了社区关系。铁西社区的王奶奶笑着说:“子女工作忙,以前过节就我们老两口。现在社区开了‘陪伴餐厅’,孩子们都愿意回来吃饭,热闹多了!”
从“银龄经济”到“全龄服务”
同样的融合智慧也体现在长沙市芙蓉区西湖社区的实践中。面对社区物业公司“帮忙难精细、免费难持续”的困境,万众和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公司打造西湖居家养老服务站,梳理出包含养老护理、上门保洁、水电维修等的33项服务清单,将其中的13项基础生活服务转介给熟悉小区情况的物业公司。
“这实现了多赢。”西湖社区养老服务站负责人罗志佳解释,“老人的需求得到规范响应,物业公司获得收入补充,而我们养老机构借力物业的信任基础,迅速打开了专业养老服务的市场。”
![]()
家住王府花园小区的王女士正是其中的受益者。2025年9月初,王女士了解到小区的开了养老服务中心,能够免费为老人上门理发,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帮自己年过七旬的母亲做了预约。当罗志佳和服务人员上门时,一边和老人话家常,一边介绍了养老服务中心定期会联动旺旺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上门面诊,王女士马上为全家预约了下一次服务机会。“又周到又方便,真是没想到!”王女士赞叹地说。
这种“没想到”的背后,是精心设计的商业闭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物业+养老+家政的方式进行业态融合,将大批量的深度保洁、家电清洗、收纳整理等非核心业务,转介给其他业态的家政企业,形成了专业分工。
今年8月,社区居民黎先生从媒体宣传中了解到2025湖南家政促消费活动派发电子优惠券,在养老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把手指导下领券后,马上下单清洗家里的两台空调挂机。养老中心随即联系靓丽洁上门服务。事后,黎先生竖着大拇指高兴地说:“一站解决了家里的琐碎事,还省了钱,划算!”
![]()
“我们服务好‘一老’,自然带动了‘全家’的需求。居民得到便利,合作企业获得客源,而我们则增强了用户黏性。”罗志佳如是说。截至10月底,养老中心已服务、转介服务20余次。
“医院陪护、社区养老、养老机构以及家政服务的融合,应该是大趋势。”2025湖南家政促消费融合培训导师、湖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黄跃佳说,“未来,小众群居式定制居家养老服务必将成为首选,在服务生态体系中植入更多高附加值服务产品,满足全龄人群的增值服务需求,让小众的体验式社区点链接大众的居家照护需求,才是养老服务业市场化的新赛道。”
编辑:伊人
二审:艾沐
三审:欧阳灵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