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工新闻网)
转自:河工新闻网
衡水市冀州区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以“全周期服务+精准赋能体系”深耕技能培训
让职工技能从课堂提升转化为收入增长
河工新闻网讯(记者李昊男 通讯员张振霞)在衡水市冀州区,家政服务员韩娟霞的生活正在悄然改变。去年加入冀州区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后,她通过系统培训考取了高级育婴员,月收入从2800元增至12800元。“以前单打独斗接活不稳定,现在联合会不仅教技能,还帮忙对接优质客户,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韩娟霞的经历,正是冀州区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创新服务模式的生动缩影。 这个覆盖近200名会员的行业工会,面对从业人员中67%为初中以下学历、40-55岁中年女性占比突出的现状,创新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推动家政服务员实现从“单兵作战”到“集体赋能”的转变。其中,针对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痛点,工会联合会打造的技能培训体系尤为亮眼。
每周五晚七点,舒心家政培训学校的教室总是灯火通明。50岁的保洁员付春兰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就赶来参加工会组织的“家庭护理进阶培训”。像她这样白天忙碌的从业人员,正是工会推行“网上+晚上”培训模式的主要受益者。这种弹性学习机制有效化解了工学矛盾,让技能提升不再遥不可及。
培训内容的设置更见匠心。除了家政服务基础课程,联合会还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发了保健按摩、中西式烹调、茶艺、早教等12门特色课程。值得一提的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新增的乡村电子商务培训,让来自农村的家政员掌握了直播带货新技能,开辟了增收新路径。
“我们采取‘进村入社’的培训方式,把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工会联合会负责人刘嘉颖介绍,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工会联合会人员定期深入村镇社区,让留守妇女足不出村就能掌握一技之长。与此同时,与企业合作推行的新型学徒制,则为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
![]()
在培训方式创新上,工会联合会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体系。直播电商培训课上,学员们对着手机镜头练习产品推介;中式管家实训室内,专业教师正在演示宴会布置规范。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训模式,使学员结业后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
数字见证着培训成效。全年开展技能培训160余场,1400余人次参与;“人人有技能 同创新生活”公益课已举办185期,线上线下参训人员超3000人。更令人欣喜的是,通过系统培训,1800余人新增技能人才资格,其中1100人获评高技能人才,800余人实现再就业。目前,参训学员中35%考取了中级以上职业证书,家政员平均月收入从3200元提升至4300元,雇主满意度从81%增长至94%。
除了技能培训,工会联合会还构建了全方位保障体系。设立的法律援助服务站已举办5场法律宣讲,为从业人员化解劳务纠纷;定期开展的心理健康讲座建立起心理档案制度;春节慰问、子女夏令营等暖心活动,让飘零在城市的家政员感受到“娘家”温暖。满意度调查显示,92%的会员认为“工会让我觉得,自己的辛苦被看见、被珍惜”。
如今,由行业工会牵头制定的《家庭保洁服务标准》已被纳入冀州区地方标准,成为规范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会员参与工会活动的频次从年均1次提升至6次,“有困难找工会”成为群体共识。通过与北京、天津等地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工会还为从业人员开辟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编辑: 马娜 责任编辑: 王红润 审核: 王书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