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式教育内卷,中国式家长不通情理。
可谁能想到,韩国竟在教育内卷的疯魔程度上,远远高出咱们数倍。
每天睡4小时是“标配”,无论吃药还是打提神针,也要熬夜刷各种测试卷。
家长不惜贷款百万,食不果腹都要送孩子上补习班,高考当天就连航班都得绕着学校飞。
![]()
然而这种把人逼到极致的教育模式,却成了吞噬普通孩子青春的牢笼。
当改变命运的跳板,只能通过高考来实现,长大后他们真的能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吗?
今天咱们就来深扒一下韩国教育的“疯魔套路”,看完你绝对会庆幸自己生在当下的中国。
![]()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
当起跑线不一致的时候,是否想象过,你的终点在他人眼里只是起点。
而作为昔日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也将教育陷入了死循环。
在韩国高考,通常被很多家长和学生,称之为“古代科举再世”。
因为这是普通人唯一一次鱼跃龙门,实现财富自由的绝佳机会。
也正因如此,高考期间的制度与场面,比咱们过年前的春运都要夸张。
![]()
为了让考生顺利到达考试现场,韩国股市当天会推迟1小时开盘。
而且警察会全天24小时,骑着摩托车在街上巡逻,护送忘带准考证的学生。
甚至在考场外经常能够看到有些家长,下跪祈祷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绩,导致场面极其混乱。
![]()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财阀掌控国家命脉的韩国,竟也要给高考让路。
考试当天,全国的航空公司,必须调整航班时间和路线。
防止飞机行驶时,发出的噪音影响正在学校考听力的学生。
![]()
然而就算以举国之力为高考让路,韩国的教育公平性,也只是普通人的一种幻觉。
在财阀垄断的社会结构下,优质教育资源早已被少数特权阶层牢牢把控。
他们凭借雄厚的财力,为子女聘请顶尖私教、进入昂贵的国际学校。
甚至通过捐赠等方式为孩子换取名校的“特殊通道”。
![]()
韩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江南区重点学校的师资力量,远超其他城市的学校。
学生高考的平均分,更是比偏远地区的学生高出120分。
也正因如此,进入重点学校,成为了无数韩国孩子竞争的开始。
以至于,光是当地的“学区房”,就被炒到了每平米100万人民币,普通家庭三代人都买不起。
![]()
而贫困家庭的孩子,连基本的补习班都报不起。
父母想要将他往前面送,都必须做好牺牲三代人的准备。
毕竟想要在韩国上补习班,大概都要花费200多万韩币。
![]()
最为重要的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即便拼尽全力考上名牌大学。
毕业后仍然会面临财阀企业的欺压,例如“非名牌大学不录”“非亲信不重用”的隐性歧视。
最终底层人还是只能在底层岗位徘徊,难以得到真正改变命运。
导致这种看似公平的高考制度,实则成为固化阶层的工具。
让无数普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苦读中耗尽青春,却始终无法跨越那道无形的鸿沟。
那些昔日靠教育上岸的人,在无形中将敛财的魔爪,伸向后面的“高考机器”。
![]()
“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句话,有没有一种厌恶感。
可在韩国,却成了无数青少年,为自己加油努力的标语。
![]()
据权威媒体爆料,自2006年起,韩国就出现了“一考定终身”的观念。
每年1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四,想要鱼跃龙门的考生,就要拿着准考证准时到达考场。
并在8小时之内,完成6门超高难度的科目考试。
其中包括韩文、数学、英语、历史、外语以及必选的其他科目。
![]()
然而即便是顺利完成考试,韩国学生仍要面对更激烈的争夺战。
由于韩国大学较少,尤其是能为学生未来,提供保障的只有三所大学。
例如首尔国立大学、韩国大学和延世大学,这三所高校被韩国人称作“SKY学校”。
![]()
虽说这些学校的录取通过率仅有1%,可却为韩国输送了70%财阀企业的高管。
为了拿到这1%的录取通过率,韩国学生开启了“卷死别人”的生存法则。
不过最狠的还要当属,普通人都在坚守的底线“四当五落”。
言外之意就是,每天睡4小时能考上心仪的大学,睡5小时就等着落榜。
![]()
这并非在开玩笑,而是刻在每个韩国学生DNA里的铁律。
凌晨1点睡,5点必须准时起床背单词,因为六点半大部分学校就开始早自习。
中午随便扒两口饭,就要回到教室继续刷题。
条件较好的学生,晚上9点放学还不能回家,直奔补习班继续学习。
![]()
然而在各方面的内卷模式上,家长往往比孩子还要狠。
为了陪孩子上课,许多家长在补习班旁边租了个10平米的小单间。
上完班就马不停蹄来到首尔江南区的补习班一条街,直到晚上12点拖着疲惫身体回家。
更有甚者辞掉工作专职“陪读”,每天的任务就是给孩子做营养餐、整理错题本。
![]()
如果你以为,他们只是像衡水中学那般只内卷学习成绩,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文化课之外,他们还要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方位发展。
例如跳舞、弹钢琴、礼仪表演、模特走秀等。
倘若考不进名校,也要为日后的事业,打下夯实的基础。
![]()
而孩子们想要维持这种高强度的日夜劳累,只能不停服用“聪明药”“提神针”。
也就是在美剧中,经常能够见到的“学习兴奋剂”。
这极其危害身体的东西,在韩国却变成了学子们的秘密武器。
![]()
如果说“修仙式”学习是身体上的苦,那“结扎求稳”就是精神上的极端。
去年韩国《中央日报》曝光了一个惊人现象。
江南区部分重点高中的男生,会在家长的支持下去医院做结扎手术。
理由也非常离谱,“避免青春期谈恋爱影响学习,也防止以后意外怀孕拖垮人生”。
![]()
即使面对媒体的采访,他们也意志坚定的表示:
“现在学习竞争这么激烈,一分之差就能拉开几十名。
万一他受到荷尔蒙影响,和班里女生早恋,心思散了怎么办?
![]()
而且就算现在不谈恋爱,以后上了大学万一谈恋爱出意外。
导致女孩子怀孕,两个孩子的人生恐怕都要毁于一旦。
简单做个结扎小手术,可以防止所有意外的出现,生理需要等他事业稳定后再复通就行。
![]()
更讽刺的是,韩国的“教育平权运动”明明都喊了十几年,可结果却越喊越失衡。
贫困家庭的孩子,每天打三份工凑补习费,凌晨在路灯下疯狂刷题。
最终该考不上SKY大学的人比比皆是,留给他们的退路,也只有去工地搬砖。
![]()
反观当下韩国社会顶层的人,几乎都毕业于“天空联盟”。
为防止被无情淘汰,他们互相联姻,形成了严密的“精英圈层”,把普通人牢牢挡在门外。
这种“精英世袭”的模式,也让韩国的教育彻底陷入了死循环。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高考成了富人的“游戏”,穷人的“梦碎之地”。
![]()
可即便是心存幻想,这些底层民众也不愿放弃这一丝机会。
因为在韩国社会,“教育内卷”已经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家长们一边抱怨生活压力大,一边又逼着孩子在学业内卷,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
这种矛盾的心态,让韩国教育陷入了“越骂越卷,越卷越骂”的怪圈。
![]()
虽说咱们也有教育焦虑,但比起韩国的“疯魔”,已经理性太多。
毕竟咱们有“双减”政策,能够给孩子减轻一些负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各种政策也在不断缩小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
真正的教育,不应该把孩子们逼成学习机器,而是让他们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
学习分数不该变成“一考定终身”,而是衡量成长价值的客观因素。
大家对于这件事有什么不同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