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极有哲理的一首诗,每一句都写透了人生,读了让人豁然开朗
说起唐伯虎,可能谁都不陌生,因为这位明代才子,曾以诗书画三绝名震江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图片
《唐伯虎点秋香》上映了之后,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这个风流倜傥、机智幽默的影视形象,更是让唐伯虎这个名字家户喻晓。
但唐伯虎虽然在《唐伯虎点秋香》中以“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形象而闻名天下,但演戏终究只是演戏,不可能是真实的、一生藏着悲凉与坎坷的唐伯虎。
而本文我们将要与大家探讨的这首《警世》,便是出自这位一生藏着悲凉与坎坷的唐伯虎之手的一首诗。这首诗句句经典而深沉,蕴含人生哲理,读懂后令人身心豁然开朗。
警世
明·唐寅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
诗人与背景
写下这首《警世》的唐伯虎名字叫唐寅,伯虎是他的字。由于唐伯虎才华出众,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被人们誉为“吴中四杰”,名震一时。
唐伯虎所作诗词题材广泛,或游历山水,或题画抒怀,或感时伤世。其早年所作诗词,更是辞藻华丽,情思缠绵。
但是自从唐伯虎经历了公元1499年的“科场舞弊案”后,唐伯虎跌倒了人生的谷底,他的诗风自此骤然转变,如秋水长天,沉郁顿挫,尽显人生厚重。
本文与大家探讨的这一首《警世》,便是唐伯虎在这一时期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字里行间,尽显唐伯虎在历经沧桑之后的大彻大悟,读之令人回味无穷,颇具品鉴之妙。
深度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在首联的“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两句中表达了这样的含义:
人间万事,恰似那江边挂着短篷的小舟,时而驶向遥远的西边,时而又驶向渺渺的东方,一生悠悠荡荡,漂浮不定。
![]()
此联一开头,便把“世事”比作漂浮不定的小舟,一生漂荡天涯,无法安定。这种形象的比喻,引读者深入思考。
诗人之所以能有这种形象的比喻,和这样深刻的见解,与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是分不开的。
这一比喻的巧妙运用,轻轻松松便将“世事”的变幻与人生的不确定性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人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觉韵味悠长。
从这一联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了诗人经历过的诸多失意与变迁,仿佛看到了诗人在社会现实中的困顿与沉浮,仿佛看到了诗人漂泊与浪荡的一生。
而这些人事与变迁,这些困顿与沉浮,这些漂泊与浪荡,使他对“人生”有了更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正是有了这些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才使得诗人写出了这样深刻的诗句,字字都写透了他自己的人生。而这样的人生,我们大多数人读了之后都觉得是在写我们的人生。
因此,当我们读了这两句诗后,它们便触动了我们的心弦,引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与感触。
接下来的“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两句是说:天上的月亮,时而阴晴不定,时而圆缺无常;天地之间的风向,时而东西风,时而南北风。
![]()
世事与人生,亦是如风月一般,有圆亦有缺,有急亦有缓;有悲亦有喜,有起亦有落;有升亦有降,有沉亦有浮。总之,一切皆因时因势,变幻莫测。
同样是写“世事”,同样是写人生,但在这样的第二联中,诗人却突然转换了视角,把笔触从“”上转向了“”与“”的描写上。凸显出世事的匆匆,人生的易逝。
所以这第一联读了之后,你一定体会得到诗人经历过的无尽沧桑,感受得到诗人内心承受过的无限沉重,从而也会生出“光阴易逝”与“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
此外,这一联中“月”与“风”两个字的重复使用,不仅让诗句的表达形式独具特色,还有效地强化了诗句的情感色彩。
第三联的“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两句表达这样的含义:天长日久,谁能一直站在人生的顶峰?春深将尽,那娇艳欲滴的鲜花,又还能绽放几日?
![]()
这一联的“人无千日好”与“花无百日红”,都是在第一二联的基础上更深一步深描写生命短暂的这一残酷事实。
的确,在整个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人生仅仅百年,花期仅仅一季。人生再怎么美好,花儿再怎么艳丽,都显得是那么的短暂,那么的微不足道。
不得不说,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总结,而在这两句诗的文字之中,隐藏着的是中年唐伯虎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深深留恋,更是他对留不住时光而发出的无奈的深沉叹息。
诗的最后两句“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是说:世间万事,是非不断,不绝于耳,我们须忍字当先,释之于怀,装聋作哑,淡然处之,亦不失为一种生活哲学。
在无始无终的时间长河中,人生不过百年而已,却还有万事的纷纷扰扰,变幻无常,到头来不过是梦一场,所以世间的一切流言蜚语,我们何必事事都去较真呢?
而不较真的最好方式就是:“半作痴呆半作聋”,即该淡然处之的东西我们就淡然处之,该不斤斤计较的东西就不去斤斤计较,什么都安之若泰便是安然。
![]()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尘世间是是非非的困扰,才能在短暂的百年间觅得无尽的欢愉,领悟到生命的真谛,真正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这最后一联一出,立刻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使得整首诗顿时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而诗人这种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感染了我们。
总之,此诗不仅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感悟,更是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一种智慧体现。
正因如此,读完此诗,使人顿时感觉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随风而去,感觉内心如堵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