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的歌坛上,有一首歌几乎人人会唱——《赞歌》。
那浑厚而高远的声音,传遍了祖国的山河。
唱这首歌的人,叫胡松华。
他曾是那个意气风发的民族歌唱家,也是一位深爱妻子的丈夫。
五年前,携手走过60载的老伴离开了他。
那段时间,老人几乎一夜白头。
而如今,95岁的胡松华,晚年生活竟过成了另一番模样。
![]()
01
胡松华出生于1940年的北京,家里是中医世家。
小时候他最爱画画,七岁就开始学国画。
在学校画展上,他的作品几乎场场拿奖。
高中毕业后,他考进了华北大学美术系,梦想是当一名画家。
毕业后分配到文工团做美工,天天和颜料打交道。
那时的他,万万没想到,命运会给他准备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1950年,胡松华跟随中央访问团前往边疆。
第一次看见辽阔草原和少数民族的歌舞,那种来自生命深处的热烈,让他震撼。
他放下画笔,拿起麦克风,从此和音乐结缘。
回到北京后,他开始系统学习声乐。
白天练嗓子、晚上啃乐理书,嗓子唱哑了就喝盐水,脚冻伤也不请假。
那段日子,他唱的不是曲子,而是一股信念。
1952年,胡松华正式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几年后,一首《森吉德玛》让他在全国打响了名气。
1963年,他为电影《阿诗玛》演唱的插曲《马铃儿响来玉鸟唱》,让整个中国都听到了来自云南的歌声。
一年后,他又在《东方红》中演唱《赞歌》,那一嗓子高音,成了几代人心中的记忆。
从此,他被称为“共和国最美的声音之一”。
![]()
02
事业起飞的那几年,他遇见了这一生最重要的人。
1953年,胡松华随团去西南演出。
在舞台上,一个表演“苗拳”的女孩吸引了他的目光——
那是来自辽宁的舞蹈演员张曼茹。
她跳舞时眼神有光,动作干净利落。
胡松华看着她,心里暗暗记下这个姑娘,给她起了个小名——“小鬼”。
巡演时,路途遥远,生活艰苦。
张曼茹会把自己舍不得吃的水果留给他,胡松华则会在她胃口不好时跑去买馄饨。
没有甜言蜜语,只有一次次细微的照顾。
1954年,张曼茹被派去蒙古学习舞蹈。
临别前,胡松华送她一双马靴——成了他们的定情信物。
他自己去了新疆,思念太深,就写下散文诗折成纸船,放进河里,让水流带走思念。
六年后,他们在北京结婚,那场婚礼简单却温馨,从此相伴六十年。
这份爱情,从年少的热烈到白发的温情,从没变过。
![]()
03
婚后生活并不富裕,却处处是暖意。
1963年,女儿出生,他们租住在一间小屋里。
张曼茹用旧布做衣服,胡松华出差省吃俭用,只为多给家里带点水果。
1980年,两人一起举办《胡松华、张曼茹独唱独舞晚会》,观众称他们是“艺坛伉俪”,珠联璧合。
1990年退休后,他们决定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
卖掉北京的老宅,花三年时间,跑遍西南西北,拍摄纪录片《长歌万里情》。
为了节约经费,他们常常一天只吃一包方便面。
张曼茹身体不好,仍咬牙坚持。
影片播出后,反响极大,两人的名字再一次被观众记住。
这部纪录片也让胡松华获得了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2000年,他们又创办了音乐艺术研究室,免费教少数民族孩子学唱歌。
钱不够用时,就靠退休工资和女儿接济。
这一对老艺术家,把一生都唱成了奉献的歌。
![]()
04
幸福的日子总会有别离。
2015年起,张曼茹的身体开始恶化。
她心脏不好,仍坚持为新舞蹈编排动作。
胡松华天天守在身边,喂药、擦背,不离一步。
2020年5月,她还是走了。
那一天,他坐在窗前,一句话都没说。
从那以后,舞台上的光亮,再也照不到他心里。
失去伴侣的日子,他常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
家人怕他太孤单,两个女儿把他接到珠海住。
每天带他去海边散步,做电子相册放老照片。
他一边看,一边笑着流泪。
侄子胡军也常来看望,送粥、陪聊。
慢慢地,老人重新走回阳光下。
2021年,他登上央视元宵晚会,那天他穿着西装,歌声依旧明亮,眼神依旧坚定。
如今的胡松华,虽然已是95岁的高龄,但精神状态很好。
在网友偶遇的视频里,他胡子雪白、戴着眼镜,说话中气十足,走路稳健,依旧温和有礼。
平日里,他喜欢练书法、健身,有时下厨给女儿做饭。
偶尔还去社区参加活动,和年轻人聊艺术。
生活简单、平静,却处处有温度。
他把思念藏在心里,把日子过成了诗。
![]()
胡松华这一生,唱出了祖国的壮美,也唱出了自己的深情。
他从画家变成歌者,从青年走到白发,一辈子没离开艺术,也没放下爱情。
张曼茹走后,他仍坚持用最温柔的方式生活。
他的一生,就像那首《赞歌》。
前半段是高昂的旋律,后半段是温柔的回声。
爱情是余音,艺术是生命,胡松华用95年,唱出了人生最美的音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