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麾下明明有5员大将,为何司马懿洛水发个誓,曹爽就乖乖投降了?
公元249年,曹魏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曹爽和司马懿开始争斗了,司马家准备要彻底反击曹家了,司马懿准备彻底把权力夺回来。趁着曹爽和皇帝曹芳一行人带着部分禁军部队外出洛阳城池外,南边高平陵附近祭祀魏明帝曹叡之际,司马懿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等人带领圈养的死士,裹挟住了郭太后,接着关闭洛阳城门。
![]()
司马懿的这一行动井然有序。任命司徒高柔假节代理大将军事,接管曹爽的职权;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接管曹羲的禁军。相当于司马懿让高柔、王观两大老臣接管了洛阳城中剩下的少量禁军部队,此时,很多人都开始站队到了司马懿这边,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包括曹爽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等等。
那么问题就来了,高平陵政变当时,双方各自对峙的兵马到底对比如何?当然不能包括洛阳城池附近以外的兵马了。其实根据正史来推测,双方的兵马军事力量真的相差不多。因为曹爽去高平陵其实带走了小几千禁军,洛阳城里所剩的禁军士兵应该不多,司马懿的死士哪怕真有三千,双方兵马也不是天差地别的。曹爽方面的兵马,根据记载是,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当时情况下,曹爽这边有谁站队呢,其实也有5员大将,若真的殊死一搏,结果或未可知。哪5员“大将”?
![]()
中领军曹羲
曹爽掌权后,其弟弟曹羲受封中领军,掌握禁兵,封安乡侯。曹羲显然是有实权的,就是掌管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卫队。
武卫将军曹训
曹训协助兄长曹爽与司马懿一派争权,进封为武卫将军。武卫将军是曹魏政权设置的禁军统领官职,显然曹训也是有实际兵权的。
大司农桓范
大司农桓范最终还是站队错误了,导致了被司马懿诛杀。《三国志》记载: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桓范还疯狂劝谏曹爽东去许昌,天子在手,靠桓范手里的大司农印绶,粮草可以调集起来,足够和司马懿对抗到底。
大将军司马鲁芝
鲁芝也劝了,和桓范一模一样。《晋书》记载: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
主簿杨综
曹爽被迫解印绶放弃兵权时,杨综以“公挟主握权,舍此以至东市乎”力谏阻止,曹爽还是不听。
![]()
当然还包括,上面提到的殿中校尉尹大目,《晋书》记载:帝又遣曹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谕曹爽,指洛水为誓,曹爽意信之。显然这个尹大目一开始是曹爽的亲信大将,估计是当时留在洛阳城中的少量禁军头目,但背叛了曹爽投靠了司马懿。而且,尹大目还参与了劝说曹爽一事。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桓范、鲁芝等人劝得并非没有道理,司马懿的兵马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司马懿之所以用洛水为誓,显然也是没十足的把握,把曹爽跟他刚到底,奈何曹爽太软蛋了。还是曹爽的性格太软,司马懿洛水发个誓,曹爽就乖乖投降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