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是靠我们自己做起来却需要极深的功夫。
因为你会发现,当自己真正处于那种局面的时候,内心是冲动的,慌乱的,甚至是愤怒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大,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在相关的情况下,还能稳住自己。
这种人,其实才是真正的狠人,而不是那种怒目圆睁、喊打喊杀的。
说白了,这种厉害的人,总是懂得把锋芒藏在心里,把功夫用在暗处。
如此,拿出这两个字:隐忍,给自己创造更多美好和幸福。
隐忍,是藏在袖中的刀
一个真正的狠人,其实都懂得把刀藏在袖子里。
不到关键时刻,他绝不会主动亮出来。
而在背后的各种隐忍谋略当下,靠自己也能积攒更多的资源和实力。
实际上,当年朱元璋打天下时,靠的就是自己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
当时,群雄并起,个个急着称王称帝。
但是他却甘心在小明王韩林儿手下当个吴王。
就连新年庆贺,都要在龙椅旁给小明王设个虚位,带领文武百官叩拜。
而这一忍,就是十二年。
直到扫平陈友谅、张士诚,才在应天登基。
其实吧,朱元璋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时局。
《道德经》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真正刚直的事物,表面看似弯曲,其实真正的灵巧看似笨拙。
就像隐忍一般,这不是懦弱的表现,恰恰是在为自己积蓄力量。
人生就像拉弓,往后拉得越满,箭射出去才越有力。
隐忍,是吞下委屈的功力
确实,那些能咽下多大委屈的人,最终才能成多大事。
隐忍力强大的人,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是知道如何拿捏自己的心态,稳住自己情绪的。
对于他们来说,人在成长的过程里,有委屈,有吃亏,有痛苦,才是正常的。
比如说当初司马懿装病的故事,把这点做到了极致。
曹爽专权时,特意派李胜去探他生病的虚实。
只见司马懿披头散发躺在床上,喝粥都顺着嘴角流。
甚至在侍女小心翼翼喂药时,他还故意打翻药碗,弄得满身都是。
李胜跟他说要去荆州任职时,他还故意把“荆州”听成“并州”。
装疯卖傻到了这种地步,就连家人都信以为真。
但是背后的这一忍,让司马懿成功且彻底麻痹了对手,最终等来了高平陵之变的机会。
苏轼在《贾谊论》里说:“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志向越远大的人,就越要懂得等待。
因为目标越宏大,就越要学会忍耐。
如此,才会在追求的过程里,把委屈咽下去,把痛苦忍住。
这不是怯懦或是认输,而是为了把路走宽。
隐忍,是十年磨一剑的耐心
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需要十年磨一剑的耐心以及决心。
毕竟,成就的背后,就是靠厚积薄发来的,而所有的厚积薄发,背后都是漫长的等待。
越王勾践的故事人人都知道,但有个细节常被忽略:他在吴国为奴时,连夫差生病都要去尝粪便。
其实,我们看到这也就发现了,他的这份隐忍,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极限。
更难得的是,回国后他继续隐忍——睡在柴草上,每天舔苦胆,十年不对外用兵。
直到国力日益强盛,才一举灭吴。
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隐忍的真谛,在于一个“恒”字,不是忍一时,而是忍一世。
更不是装一天,而是装一辈子。
这,才是真正的狠人。所以,隐忍从来不是软弱。
这是一种策略,在沉默中积蓄力量。
这也是一种智慧,在退让中寻找机会。
这更是一种境界,在忍耐中成就大事。
那些看起来温吞如水的人,可能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因为他们懂得——藏在袖中的刀,才最致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