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11月12日下午,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全体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在全体大会现场发布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2025)》(以下简称《指数》)研究工作,持续优化评价体系、充实指标维度,更加科学、客观、系统地反映产业发展态势。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在全体大会现场发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2025)》(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这是第4年发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该指数已成为客观刻画动力电池产业全景、把脉发展趋势的重要风向标,持续获得国内外行业机构与企业的高度认可。
全球电动化进程提速 中国市场渗透率突破四成
指数显示,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正在全面加速。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创下1522.9万辆的新高,同比增长8.3%,全球渗透率提升至19.3%,较2023年增加3.2个百分点。
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耀眼。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连续十年稳居全球第一,同比增长均超34%,市场渗透率一举达到40.9%,较2023年实现近10个百分点的跨越式增长。
装机量同步攀升 产业集中度维持高位
销量的增长直接拉动了动力电池装机需求。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894.4GWh,同比增长27.2%。产业呈现出显著的高集中度特征:在全球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中国占据6席,韩国3席,日本1席,前十企业合计市场份额高达89.5%。其中,宁德时代继续位居全球第一,比亚迪、LG新能源、中创新航等企业紧随其后。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市场,2024年装机量达到548.4GWh,同比增长41.5%,占全球总装机量的61.3%,主导地位无可撼动。从技术路线看,磷酸铁锂电池继续保持绝对主力地位,装车量409.0GWh,占比74.6%,同比增长56.7%;三元电池装车量139.0GWh,占比25.3%,同比增长10.2%。国内产业集中度甚至高于全球,前十家企业装机量占比高达96.01%。
《指数》从全球、中数、企业三个维度构建了科学的评价体系,指标选取遵循强相关性、独立性、动态性、可得性原则,将复杂、多维的产业发展情况指数化,客观反映产业动态变化和年度进展。
在全球指数层面,亚洲国家优势较明显,中国、日本排名前二,美国电池产业发展快速。中国领先优势明显,产业规模全球领先;日本创新能力较强;美国在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方面表现出色。本年度,摩洛哥和泰国首次跻身全球指数前十,反映出非洲与东南亚地区正成为动力电池投资布局的新热土,其产能释放有效带动了上游产业链的配套建设。
![]()
《指数》发布现场。(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具体来看,在产业规模上,中国因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巨大、优势企业众多,指数大幅领先,装机量全球占比超60%。泰国、匈牙利等国成为下一个市场增长点。创新能力上,中国、日本和美国位列三甲,三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样全球领先。产业链完备性上,中国上下游发展最为均衡;澳大利亚在矿产资源端优势突出;日、韩强于制造与材料加工;泰国和欧洲则在需求端具备优势。可持续发展方面,欧洲凭借较高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在未来的低碳制造竞争中潜力巨大。
在中国指数层面,广东、江苏、四川、福建、湖北稳居全国前五,产业梯队格局稳定。各省市优势各异:江苏领跑电池材料与制造;福建在龙头宁德时代带动下,产能与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四川以产业链完备性见长;广东则在电池产能与绿色制造方面潜力巨大。
细分纬度中,产业规模前列的江苏、湖北、四川、浙江、广东在产能、产量和优势企业数量上领先全国。创新能力由福建、广东、浙江、江苏领衔,这些地区汇集了众多龙头企业总部,研发实力雄厚。产业链完备性上,四川、广东、江苏在材料加工端实力强劲;四川、内蒙古、江西在上游原材料端具备优势;广东、江苏在制造和需求端占优。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中,广东、浙江、江西凭借在可再生能源与电池回收领域的布局位居前三,四川、内蒙古则依托丰富的绿电资源,正着力打造零碳电池工厂标杆。
在企业指数层面,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在企业规模、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三大维度均展现出强大竞争力,综合排名位居全球前三。宁德时代规模优势显著,并已在绿色制造领域前瞻布局;比亚迪凭借全产业链协同效应和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强劲增长,带动装机量快速提升;LG新能源则在国际化布局与全球配套能力上表现卓越。
企业规模与行业集中度紧密相关。2024年,全球前十企业装机量占比近90%,其中六家中国企业的总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67.1%,同比增长近4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其海外市场份额的扩大及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的增长。
创新能力上,比亚迪、LG新能源、宁德时代在研发投入与专利授权方面优势明显,排名前三。目前,头部企业量产的三元单体最高能量密度已突破300Wh/kg,磷酸铁锂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80Wh/kg,技术竞争日趋白热化。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德时代、欣旺达、松下在该领域排名前三,其共同点是积极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建厂,并通过建设零碳工厂与园区等措施,大幅降低制造环节的碳排放。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2025)》的发布,不仅清晰地勾勒出当前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格局,更预示着在规模效应之上,以技术创新、产业链韧性、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下一轮竞赛已经开启。中国产业在巩固规模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在创新能力、全球资源配置与低碳转型上持续提升的机遇与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