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纳入高考选考科目,推动跨学科融合、激发孩子们科学兴趣和思维形成基本科技素养,试点机器人进校园、提升科创意识……11月12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就七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来自北京、浙江、湖南等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中小学校长、科技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当地的实践情况。
浙江:
聚焦“强基、试点、人工智能+”,助推科技教育发展
“浙江教育一直传承着创新的基因,宁波、温州也分别涌现出‘院士之乡’‘数学家之乡’,今年年初杭州的‘科技六小龙’火爆出圈,这些都是我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春雷介绍,浙江聚焦课程、机制、师资三个方面,着力构建省域科技教育发展生态。其中,2014年,率先实施新高考改革,将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纳入高考的选考科目。2016年起,实施中小学工程启蒙教育,累计培育科技教育改革样本校101所,开发科技教育的项目500多个。持续加强科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在全面建设科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如今,全省近八成的学校建有科技教育特色的教室。
此外,协同省科协、浙江大学等13家单位成立“浙江省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开展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聘请1000余名科研工作者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整合社会科普场馆等资源,建设3208个区域性科技教育基地,实现社会大讲堂和学校小课堂的有机融合。实施“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的活动,已先后邀请了施一公、潘建伟等院士为全省中小学生同上一堂“科技教育课”。
陈春雷表示,浙江省将全面贯彻落实《意见》,重点做好“强基”“试点”“人工智能+”这“三篇文章”。其中,将聚焦人工智能这一关键的变量,把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全方位融入科技教育,聚焦学教方式变革,探索智能学伴、虚拟实验、智能导师等创新应用,重塑教与学的流程,让学生在“学好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中发展提升创新素养。
“文件下发后,我们就结合浙江实际初步制定了《浙江省中小学科技教育实施方案》,重点聚焦“学科实践、工程启蒙、人工智能”这些重点领域,围绕课程资源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育人方式的转变、协同机制的优化这些方面,搭建起浙江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四梁八柱。”陈春雷说道。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加快前沿科技资源向课程转化
“科技教育从娃娃抓起,是奠基未来的必然选择。”发布会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表示,小学六年是孩子思维发展、兴趣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培育科学思维、形成基本科技素养的黄金阶段。在小学阶段开展科技教育,是对儿童青少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探索欲的尊重和呵护,也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更是对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战略的积极响应。学校要坚持尊重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兴趣,引导孩子们形成逻辑推理、实证意识、系统思维等科技素养的核心要素,为未来科技人才成长打下坚实的底座。
芦咏莉认为,《意见》为系统提升中小学生科技素养指明了实施路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正在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推动跨学科融合,强化探究实践,加快前沿科技资源向课程转化,建设一批高质量、贯通式的科技教育课程资源。“在研究2022版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共提出了13个核心概念和4个跨学科概念,还有78个小学生必做的探究实验,尤其是这78个实验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深度融合,这些都与《意见》所倡导的方向高度契合。”芦咏莉表示,该校因此成立了“劳动与科技教育中心”,围绕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正在展开新一轮的探索。
目前,小学科技教育仍然面临着专业师资不足、实践场所有限、课程资源碎片化等现实挑战。芦咏莉认为,《意见》的出台,为破解这些难题指明了方向。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下,该校也正在探索如何打破时空限制,推动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广泛覆盖、直达每一位学生。
下一阶段,该校计划从三方面加强和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一是强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推动跨学科实践的常态化和体系化。二是深化“教联体”建设,构建区域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三是加强教师科技素养的培训,提升科技教育的实施能力和专业水平。“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守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的规律;坚守立德树人,注重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相融合,齐头并进。”芦咏莉说道。
湖南省东安县耀祥中学:
挖掘本地资源,注重解决农村实际问题
湖南省东安县耀祥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该校科技教师胡国柱已投身科技教育工作24年。发布会上,他介绍了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有关情况和曾面对的困难。胡国柱介绍,在农村学校,科技教育曾长期处于“边缘化”。一方面,孩子们对科技充满懵懂的好奇;另一方面,教学又受限于资源短缺,一路走来颇为坎坷。
胡国柱表示,近年来,他所在的东安县十分重视科技教育,积极开展“三进三提升”活动。耀祥中学作为“机器人进校园,提升科创意识”的试点学校,得到了一定的资源支持。从最初的由50平米废旧乒乓球室改造的科技活动室,发展为如今与企业共建的300平米智能机器人教育实验室;科技装备也从寥寥无几,发展到如今机器人、航海模型、车辆模型、无人机都颇具规模。他表示,《意见》的发布,让广大科技教师尤其是乡村科技教师倍感振奋。
特别是《意见》强调的“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让他意识到农村科技教育无需照搬城市模式,完全可以依托乡土资源,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我们要积极变革教学方式,在硬件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立足乡土实际,挖掘本地资源,注重解决农村实际问题,注重多学科融合。”胡国柱认为,农村科技教师要利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项目探究、任务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探究,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当学生为了做一个酷炫的作品,主动去翻阅物理书籍、绘制函数图像、查找历史资料、思考色彩搭配时,学习的真正意义也就实现了——他们不再仅仅为了考试而学,而是为了创造而学,为了理解这个世界而学。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会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胡国柱说道。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