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在印度洋的海面上,钢铁的节奏正在加快。根据《福布斯》报道,印度海军参谋长特里帕蒂上将宣布:印度如今平均每40天,就有一艘国产战舰或潜艇正式列装。换句话说,还没等上一季风过去,印度的海军名册上又会多出一条新船。这种速度,让世界都听到了船坞里钢铁切割的声音。
这不是偶然的提速,而是刻意的加速。印度正在用一场“造舰运动”,重新定义自己在印度洋的角色。要知道,印度洋并不平静:这是全球能源运输的大动脉,是中东石油、东亚制造和欧洲市场之间的海上纽带。印度拥有7500公里的海岸线,95%的贸易量通过海运完成。海上安全对印度而言,不只是国防问题,更是经济命脉。如果说过去的印度海军是一支守在港口口岸的“防卫部队”,如今它更像是梦想成为区域主宰的“远洋舰队”。
![]()
印度的造舰速度之所以能提到“每40天一艘”,离不开两个关键词——“国产化”和“自力更生”。过去几十年,印度海军的核心装备靠进口:英国的老航母、苏联的潜艇、法国的雷达,拼凑成了一个复杂又难以维护的体系。那艘“维拉特”号航母,曾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老兵,1959年服役,退役后又在印度服役,堪称“古董中的古董”。可现实是,印度想当“海上大国”,却始终开着别人设计、别人造的船。
直到“印度制造”政策的出现,事情开始变了。2014年起,莫迪政府把国防制造列为经济战略核心。再到2020年的“自力更生计划”,印度不仅要造船,还要用自己的钢、自己的软件、自己的导弹。如今,印度造船厂里,国产钢材、国产推进系统、国产作战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标配。那艘在2022年正式列装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就是印度造船工业的象征——这艘耗时十多年的航母,标志着印度第一次真正拥有了“造航母”的能力。
目前,印度的造船厂正同时建造52个平台,包括新一代驱逐舰、隐形护卫舰、轻型护卫舰和潜艇。以这样的速度推进,印度计划在2035年拥有200艘以上的战舰和潜艇。这个数字,在印度洋地区足以改写力量平衡。
![]()
但更引人注意的,是这种军力膨胀背后的信号。印度不再满足于“海岸防御”。新一代驱逐舰P-15B型“维萨卡帕特南”级,配备了国产“布拉莫斯”巡航导弹;潜艇部队计划新增6艘核动力攻击潜艇;还有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建造第二艘核动力航母,与“维克兰特”号组成双航母战斗群。这意味着,印度海军未来的活动范围,将远超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直至整个“印太”。
如果把时间轴往回拨二十年,这样的计划几乎不可想象。那时的印度海军还在为老舰维修发愁,零部件要从莫斯科到伦敦各处采购。如今的印度,正在造属于自己的舰艇群。它不再等待装备交付,而是自己造;不再依赖老友援助,而是试图成为新的“援助者”。在国际舞台上,这种姿态转变,远不止“军事现代化”四个字能概括。
当然,速度并不等于实力。每40天一艘新舰,听上去令人热血,但背后考验的是体系的整合能力。舰造得快,人员训练、后勤保障、战术配合能否同步提升?这才是现代海军的核心难题。毕竟,一支舰队不是造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印度过去在航母操作、潜艇维护等方面的经验还相对薄弱。如今海军规模迅速扩张,能否在复杂的远洋环境中形成真正的作战能力,还要时间检验。
但印度的意图是清晰的——要在印度洋地区拥有“不容忽视”的存在感。地缘政治上,印度洋是连接非洲、阿拉伯半岛、南亚与东南亚的“心脏地带”。美国的第七舰队在东太平洋,日本在强化岛链防御,中国的远洋编队日益活跃,而印度,不愿再当“区域看客”。从阿曼湾到马六甲,从非洲东岸到澳大利亚北缘,印度正在铺设一张以“自我为中心”的海上影响力网络。
![]()
这一切,也映照出印度国家战略的转向——它要从陆权大国转向海权大国。从“国土防御”转向“蓝水存在”。这样的转型,意味着思维方式的变化:不再只是守住国界线,而是要“走出去”,掌控海上通道。对印度来说,这既是防御的延伸,也是身份的宣告。
但海权,从来不是单靠造船就能获得的。它需要工业体系、财政支撑、战略眼光和持久耐心。历史上,每一个真正的海洋强国,从英国到美国,都经历过漫长的积累和代价。印度正在走上这条路,而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印度海军的节奏,已经让世界必须重新调整听觉。每40天一艘舰艇入列,这不仅是数据的游戏,更是一种象征——印度正在试图“定时地”提醒世界:我在崛起,我在造,我在海上。
在加尔各答的造船厂,工人们为一艘新舰下水时抛洒花瓣、击鼓庆祝,那是印度版的“下水礼”,也像是一种宣言。那些舰船的螺旋桨一旦转动,涌起的浪花,不只拍打着印度洋的港口,也拍打着地缘格局的神经。
当印度洋上新舰的舷号一个个亮起,世界或许会意识到,这片海的主角,正在发生变化。海风依旧,但谁在掌舵,已经不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