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这件事发生在1951年。
原本按照计划,战争双方将会在中立区举行停战谈判,但谁知美国不讲信用,在谈判期间突然动武想要偷袭志愿军,为此他们还杀害了中立区一名巡逻的志愿军排长。
但很快他们就为自己的狂妄买单了,美军发起了一场得不偿失的“秋季攻势”,结果却在志愿军面前栽了跟头,美军6700名精锐阵亡。
事后美军感慨着说道,没想到我们杀死了志愿军一个排长,却要用6700名美军的生命来换。
![]()
01 开城停战谈判
1951年6月,“联合国军”已经被志愿军赶回三八线附近,因为伤亡惨重加之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美国被迫选择谈判以寻求结束战争,后来双方决定在开城、板门店设立中立区。根据毛主席、斯大林以及金日成商量的结果,此次谈判将由朝鲜南日大将作为中朝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中方派出了志愿军副司令邓华以及参谋长解方,朝鲜方面除了南日大将外还有张平山和李相朝两位少将。
![]()
对于谈判此次中朝两国都非常的重视,希望能重新恢复朝鲜半岛的和平,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美国不过是借着谈判的机会想要伺机寻找突破口罢了。
谈判从7月10日正式开始,地点在开城,但谈判过程却异常的艰难,中朝代表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需要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半岛,划定朝鲜与韩国军事分界线的问题。
![]()
但美国代表态度强硬,拒绝将军队撤出朝鲜半岛,而且还企图把分界线进一步北移,妄图以谈判的方式占领中朝军队控制下的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谈判一时陷入焦灼,不久之后美国又以“记者问题”向中朝代表施加压力,导致谈判被迫中断。
01 牺牲的志愿军排长名叫姚庆祥
显而易见,美国并不是真心想谈判,而且他们一边谈判的同时,一边又暗中在调兵遣将,企图趁着短暂停战的间隙发动突然袭击。
![]()
8月19日一个寻常的清晨,139师排长姚庆祥带着9名战士在板门店中立地区执行巡逻任务,但在这看似平静的环境当中,一场危机正悄然降临。
突然间,一声枪响划破空气,敌人在暗处的子弹直接击中了姚庆祥的腹部,这位志愿军排长当场倒地,鲜血流的满地都是。
但姚庆祥还在坚持着,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命令战士们不要开枪,这里是中立区。
![]()
姚庆祥的坚守原则并没有换来敌人的退让,一伙敌人从暗处冲了出来,韩军士兵拿着枪又朝着姚庆祥的头部补枪,导致姚庆祥最终不幸牺牲,当时他只有22岁。
美韩军队已经拉开偷袭的序幕,紧接着他们的大军也发起了进攻,美骑兵一师和美第三师朝着志愿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这两支部队是美国的精锐部队,骑一师更是被美国看作是“王牌中的王牌”。
![]()
这就是美韩军队精心策划的“秋季攻势”,美第三师是美韩军队的先锋部队,他们率先向夜月山、天德山挺进,带着60多辆坦克和上百门火炮,想要夺取这两处战略要地。
03 志愿军和美军在天德山展开激战
当时负责防御夜月山的是志愿军47军,敌人刚开始时来势汹汹,志愿军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守夜月山接近一整天的时间,给敌人造成八百余伤亡,但由于敌人火力实在过于凶猛,这处阵地最终还是没能守住。
![]()
但志愿军并没有因此而沮丧,秋季攻势本身就是“联合国军”的偷袭行动,是“联合国军”的不义之举,为了给无故牺牲的姚庆祥报仇,教训“联合国军”的言而无信,志愿军的斗志很快就被激发了起来。
在随后的战斗中,美骑一师也加入了战场,他们配备有大量的坦克和大炮,以及天上密密麻麻的战机,声势非常之浩大。
![]()
然而面对强敌,志愿军战士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在狭窄的战线上,志愿军顶着敌军的狂轰滥炸,击退了敌军超过三十次的大规模进攻。
美军王牌骑一师怎么也想不明白,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为何始终无法突破志愿军阵地,他们事后统计才发现,在进攻夜月山和天德山的战斗中,美军的阵亡人数竟然高达6700人。
![]()
更让骑一师震惊的是,防守天德山主阵地的志愿军竟然只有一个连,他们就是47军141师422团2营5连的280名战士,美军有三个连被打得只剩下了60人。
天德山战役刷新了骑一师对于志愿军的认识,这支自视甚高的美军王牌部队,没想到却在志愿军面前吃了这么大的苦头。
参考资料:1、党史博览:追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2、南阳政法:三个连被中国人一个连打得只剩60人,美军:难以置信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