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食品公司上班,每个月工资6000块钱。前段时间,我因为工作需要到深圳出差一趟。
下飞机到预订好的酒店放好行李后,我去附近的精品水果店买了两个哈密瓜,两个榴莲,还有一袋苹果和脆蜜金桔。
接着叫了一辆车,跟师傅说了地址,大概二十分钟左右,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我摁了一次门铃,没人应答。我再摁一次,终于从里面传出脚步声。
![]()
那声音离门口越来越近的时候,我赶紧说:“姑姑,是我,阿琴,我来看您了。”
很快,门打开了,里面出来一个老太太。她激动地看着我说:“哎呀,真是阿琴,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跟我说一声,快点进来。”
这个老太太是我的堂姑,十几年前,表哥在深圳买了房子后,堂姑和堂姑父跟着来到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定居。
上一次她回老家的时候,还是两年前。
即使很久没见,堂姑的大嗓门还是让我觉得那么熟悉,依旧那么亲切。
这声音让我不知不觉中想到多年前那个午后,当时我一个人跑去堂姑家借学费。那件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我娘家在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子里。那里盛产水稻,木薯,玉米,花生。
晒稻谷,刮木薯,剥玉米……贯穿了我整个童年,一年四季好像有干不完的农活。
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姐姐比我大9岁,弟弟跟我是龙凤胎。
我六七岁的时候,我们那里掀起了一股外出打工的浪潮。
到大城市打工的人,不管是去工厂还是工地 ,挣的钱比在老家种地的多。
没几年,村里一层层的新楼房像种子一样发芽,冉冉升起。
我家住的瓦房屋顶总是漏雨,每到下雨的时候,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派上了用场。
一整晚,雨水滴滴答答响个不停,让人无法入眠,烦不胜烦。
所以,母亲看到别人家盖的新楼房,她格外的羡慕。
她叫父亲也去外面打工,在老家赚不到多少钱。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何年何月才能也住上新房子。
可父亲却说:“我去打工了,那家里怎么办?你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和一个老人的同时,还能把家里几亩地都打理好?”
姐姐比我和弟弟大,大的带小的,农村的孩子都那样长大,放养型的。
父亲说那句话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奶奶卧病在床,照顾她,需要耗费很多精力。
要是他去外面打工,母亲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照顾无法自理的奶奶,不管是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会处于负荷的状态。
到那时候,母亲如何还有精力去打理田地上的事情?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管理就得不到好的收成,没有人愿意去冒着饿肚子的风险。
母亲听父亲那样一说,顿时泄了气。
一直到我和弟弟上初二那年,奶奶病逝后,父亲才开始跟着村里的人也到大城市的工地上打工。
那时候,村里很多家庭都盖了新楼房,电视买了,摩托车也买了。
而我们家住的还是漏水的房子,没有电视,要看的话得跑到别人家看。人家给你看,你才能看。
我和弟弟上学骑的自行车是二手的,父亲花了新车三分之一的价格从邻居那里买来的。
大人自己受点苦,也许没有什么。可看到自己的孩子跟着自己吃苦,自己家处处不如人,父亲心里也格外难受。
加上奶奶走了,他也完成了为人子的责任,心里负担没有那么重。
所以,那时候他不用母亲催,自己去买了两斤酒,两斤肉,一些糖果饼干去找建筑队的包工头,走一下人情,别人也让他加入了建筑队伍。
父亲去打了几年工,家里有了很明显的改变。
我和弟弟读书的钱不用跟别人借,我们三姐弟一年也能买两套新衣服,肉也时不时能吃上。
甚至,我们家还盖了一层水泥房,再也不怕刮风下雨。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和弟弟迎来了人生重要的时刻,高考。
我考上了二本,被市里的工学院录取。弟弟分数比较差,落榜了。他自己心里有数,倒没有失望。
我是我们家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人,我被大学录取。虽然只是二本,但父母觉得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在外人面前,他们备有面子。
高兴是高兴,可随之而来的学费生活费等费用问题也够让人头疼。
学费是6500元,生活费和路费加起来至少也要准备1000元。
当时父亲生病,在家养身体养了三个月。他不能干重活,不能生气,还要吃些有营养的供身体补给。
母亲把家里的存款全部拿出来算,算来算去,两千块钱都不到,离给我读书的钱还差一大截。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他说再困难也要借钱给我读书。
他首先想到的第一个是我的姐姐姐夫,姐夫家在镇上,他们有个铺面卖粮油,生意不错。
姐夫是独生子,姐姐姐夫看店,他父母帮忙照顾两个孩子。一家人不种地,连青菜都是花钱买的。
我们家有个菜园子,母亲勤于管理,没缺过青菜吃。
菜心,油麦菜,芥菜,红薯叶,空心菜,豆角,茄子,西红柿,这些都长得很多。
母亲每次去看外甥外甥女的时候,都摘一大框去。
还有红薯,萝卜干这些,也给姐姐家送了不少。
平时姐夫总说我们娘家人好,但那次母亲跟我去他家借钱读书,他却说:“这段时间生意不好,资金周转不过来。”
母亲尴尬,问三百五百也没有吗?
姐姐想开口说点什么,姐夫却叫她去看看前面有没有客人。
姐夫不愧是做生意的,能说会道,把自己说得要揭不开锅一样。
他们家的粮油店是镇上的第一个大铺面,生意做很大,这都是看得见的。
我们也不知道姐夫是真的资金周转不过来,还是其他的原因。反正,在他这里,没有借到一分钱。
我有个大姑,还有一个舅舅。
大姑家比我们家日子过得还不容易,到她那里借钱不现实。
舅舅家条件还可以,但当时他家盖房子,这个时候我们帮不上忙不说,哪里好意思去拖后腿。
我思来想去,有能力借钱给我们的是我的堂姑。
![]()
堂姑是我叔公的女儿,堂姑父是一名老师,在中学里教书。堂姑自己则在学校里面开了一家小卖部。
听父亲说以前爷爷还在的时候,对叔公一家多有照顾。
可能是这一点,堂姑每次回娘家都会来我家坐坐。她总会带点肉,水果,零食来,从不会空着手,人情世故做得非常周到。
虽然如此,可我也不知道堂姑愿不愿意借钱给我。毕竟,我们之间的关系还隔了一层。
我不想让母亲再为了我在别人面前低声下气,也不想让父亲跟着担心。
所以,那天,我瞒着他们,一个人骑着单车骑了三十几公里到县城堂姑家。
堂姑当时正在做午餐,家里只要她一个人。
看到我来了的时候,她很惊讶,问我怎么突然来了。
堂姑虽然平时看着很好说话,但我毕竟没有私底下和她接触过。这次自作主张瞒着父亲来找她,我本来心里面已经很紧张。
她那样一问,我更加不好意思,瞬时感到很窘迫,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堂姑看到我这个样子,噗嗤一笑。她说:“哟,还不好意思了,你这孩子脸皮薄得很。”
“先进来坐吧,我正好在煮午饭,你有口福了。有什么事情,吃了饭再说。”
清蒸鱼,西红柿炒鸡蛋,还有煎豆腐。
不知道是我饿极了,还是堂姑的手艺真的没得说,反正那顿饭我吃得津津有味。
等吃完饭,我也就不紧张了。
我跟堂姑说我考上了二本院校,学费要6500元,生活费还要一点。我家只有2000块钱,所以我想跟她借6000块钱。到时候,我勤工俭学,慢慢还给她。
本来我打算跟堂姑借1000块钱,2000块钱,其他的再慢慢想办法。毕竟三五千以上的,不是小数目。
可是,不知道那时候怎么想的,竟然脱口而出跟她借6000块钱。
我以为堂姑会认为我异想天开,竟然敢狮子大开口。
我做好心理准备,等着她把我数落一顿。她嗓门又大,到时候我耳朵少不得吃一点噪音的苦。
然而,堂姑却突然问我:“6000够了?”
当时我有些反应不过来,啊了一声,愣在那里。
堂姑说:“我是问你6000块钱够不够?学费要6500了,生活费,路费,然后到了学校还得买棉被床单漱口杯牙膏等生活用品,零零总总加起来要8000多。
“你说你家有2000元,可你爸妈他们还得生活,总不能都给你吧。”
堂姑后面这番话让我觉得惭愧,是啊,总不能为了我读书,把家里的钱掏空。特别是在我的父亲身体还不好的情况下。
后来,堂姑告诉我,叫我不用担心学费的事情。但她手里没有那么多钱,叫我先回家,过两天她去领出来再送到我家。
从堂姑家回到家里,我没有对父母说出这件事情。因为我不知堂姑到底会不会借钱给我,借的话,又是借多少。
那两天,我心里有事,一直心不在焉。
在我着急的等待下,第三天,堂姑终于来了。
她从包里掏出一沓钱,她说:“这一共有1万块钱,其中8000块钱是我借给阿琴读书的学费,你们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再还我,不急。”
“另外2000块钱,是我这个做姑姑的,对阿琴考上大学的一个奖励。姑姑希望你,到了学校好好读书,争取以后出来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替你爸妈争光。”
父亲眼含泪光跟堂姑说她借给我们8000块钱,已经是帮了大忙,哪能再要2000块钱。
父亲硬要把2000块钱还给堂姑,堂姑说:“大哥,都不是外人,你别这样客气。”
“我想跟你说的是,困难只是暂时的。你目前最主要的是养好自己的身体。等再过几年,阿琴跟她弟弟有出息了,你跟我嫂子就能享福了。”
堂姑嗓门大,平时说一不二,看着让人很有距离感。但是,却没有想到她能够说出这样一番感性的话。
虽然这8000块钱,在我毕业后,我还给了堂姑。
但她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我和我的父母一直是记挂在心的。
堂姑有福气,表哥研究生毕业后在深圳一家500强企业工作。
表哥有本事,娶的老婆是城里的姑娘,在事业单位上班。
十几年前,表哥在深圳买了房子,把堂姑和堂姑父接去一起生活。
从那之后,他们一家很少回老家。
我上一次见到堂姑,还是在两年前。
虽然没有常见面,但我平时会给堂姑寄点东西,逢年过节给她打个电话。
堂姑家不缺我给的那点东西,但我觉得多少都是自己的心意。
这次去深圳出差,我特意没有提前打电话跟堂姑说,就是想给她一个惊喜。
“来都来了,你说你买那么多水果来干嘛,不要钱的吗?”
“你说你也真是的,都不提前说一声,我一点准备都没有。你表哥表嫂姑父也不在家,应酬的应酬,喝喜酒的喝喜酒。要是你提前说,你还能见见他们……”
堂姑说话依旧中气十足,依旧大嗓门,依旧那么亲切。
没见到堂姑父和表哥表嫂,我确实有些遗憾。但是,其实也不错,属于我和堂姑的独处时光,我们俩可以好好说说悄悄话。
那天,虽然时间仓促,但堂姑还是给我煲了鸡汤,做了红烧排骨,还有我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
临走时,堂姑非要留我在她家住。要不是我说我身上有工作,还有同事等着,她都不给我走。
等手上的工作忙完之后,堂姑在家做了一桌丰盛的菜招待我。堂姑父,表哥表嫂,以及堂姑的孙子,一家人都在家,整整齐齐。
堂姑给我家两个孩子买了礼物,衣服,玩具,零食都有。她还给我买了花胶,说我工作累,叫我回去要补补身体。
我开玩笑说:“我赚了,买了几个水果来,换回那么多东西。”
堂姑点点头说:“嗯,你赚了。所以,你要经常来看我,到时候赚更多。”
再依依不舍,终有一别,期待下次我和堂姑的再次相聚。
堂姑善良重感情,是我的贵人,祝愿她和表哥一家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