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喜》最新的剧情中,许知冬和袁碧晨这对小情侣,终于到了见家长、好事近的阶段。
![]()
许袁两家人,一场订婚宴。在这样喜庆祥和的场合,无论是婆家还是娘家,往往都是心花怒放、神采飞扬;但是,许家人却表情凝重、心事重重。
心病难医,穷病难治。许大成、喻静香夫妇之所以一边提心吊胆、一边陪着笑脸,说来说去绕不开一个字——钱。
在这次会面之前,许大成夫妇就曾经装聋卖哑、一味逃避,试图用鸵鸟精神绕开见家长的环节。许大成无所事事,喻静香钱包空空,他们之所以对儿子结婚的事情不过脑、不走心,是因为夫妇两人拿不出钱、结不起婚。
果然,在这场订婚宴上,袁碧晨的父母提出了两个条件——二十万元的彩礼、四五十平的房子。对于未来亲家的要求,许大成当众拍着胸脯表态——条件不过分、要求没毛病。
![]()
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受到许大成胸中的那份豪气。
只是,吹牛不用上税,更不能当饭吃。许大成和喻静香回家之后,冷静下来的老两口,开始为亲家提出的两个小目标犯了愁。
彩礼钱东拼西凑都不够,买房子更是痴人说梦。
唐僧遇到危险只会找大徒弟,许家遇到困难只会找大丫头。在彩礼钱和买房子的重压之下,无奈的喻静香只能再次充当伸手党,希望大女儿许知夏能够坚持大局观念、发扬带头作用,先把弟弟知冬的彩礼钱凑齐。
喻静香找大女儿帮忙,谁料却在知夏那里吃了闭门羹。
作为三姐弟中的大姐,许家能够岁月静好,一直都是知夏负重前行。找寻失散三十多年的妹妹,是她的事情;为不求上进的弟弟凑齐彩礼,还是她的事情。
![]()
从小到大,许知夏的头上始终悬着两把刀——一把是情感剥削,一把是经济压榨。
正如剧中演绎的那样,在知夏与知冬的成长过程中,知冬始终享有父母的宠溺,拥有与生俱来的偏爱。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好玩的一切资源,都无限倾斜于知冬,甚至连知冬学校要大扫除,都是外婆妈妈齐上阵。
喻静香这样的母亲,十分具有欺骗性。乍一看,她在儿女之间似乎在努力地端水。今天给大姐腌大头菜,明天给闺女送一盒虾,简直是中国好母亲的不二人选。
只是,一旦我们揭下温情的外衣就会发现,喻静香所做的一切,终究是廉价的自我感动。她对知夏所有的小恩小惠,不过是裹着亲情外衣的情感投资。
![]()
今天一罐咸菜,明天打包外卖,喻静香的母爱,都只是为了母爱外包、亲情绑架所埋下的伏笔。因此,当许知夏不再为家庭输血,喻静香立刻就给她扣上了一顶“无情无义”的帽子。
正是看透母亲的虚伪和自私,知夏才会发出控诉和呐喊,“您重男轻女!”
对于女儿的指控,喻静香必然是反唇相讥、矢口否认。她的反应,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越是被戳中痛点,越要死鸭子嘴硬。
不过,我们还是有些疑惑,以许知夏的聪明,她应该早就能够发现父母重男轻女、道德绑架。但是,为什么却偏偏在这一次灵魂觉醒、奋起反抗呢?
![]()
从表面上看,许知夏表现出的抗拒心态,是因为这一次的扶弟任务实在太艰巨了。彩礼钱不是请客吃饭、花点小钱的破财免灾,而是20万元真金白银的投入。因此,许知夏一旦还不表态、任人吸血,最终只会让弟弟啃老啃得心安理得、让父母吸血吸得理直气壮。
毕竟,20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
然而,我还是想说,许知夏的觉醒,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以前的许知夏,虽然也见过父母一碗水端不平、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但是生在这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似乎有些认命。
如今,天上掉下个小妹妹。许知夏和沈明珠,一奶同胞、都是女孩,甚至两人都是身怀六甲的孕妇。在这样几乎完全相同的背景条件下,许大成、喻静香依然是把明珠当宝、把知夏当草。这样巨大的心理落差,自然会让许知夏无法接受。
![]()
何况,扶弟之路漫长,彩礼过后买房。你越是大公无私,别人越得寸进尺。
许知夏很清楚折中的艺术。如果她不表明态度、及时拒绝,那么不仅是彩礼,连买房的重任也要落到她这个大姐的肩上。
学会说不,是一个人成熟的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