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魏第一谋臣却被灭九族:能谋天下,却谋不了自己

0
分享至

公元450年,平城刑场血流成河。数十族人、上千口性命,仅因一个人写了一本太真实的书。

这个人叫崔浩——北魏第一谋臣,三朝元老,智冠群臣。太武帝拓跋焘曾称其:“手不能弯弓,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可就是这位“胸怀胜甲兵”的天才,最终因“国史之狱”被灭九族。

那到底是史书惹祸,还是聪明误身?



从草原政权到中原帝国——北魏汉化的时代背景

北魏的历史,是一段从草原走向中原、从部落走向王朝的过程。

鲜卑拓跋部起于大漠北方,早期的政治制度以氏族、部落为基础,权力依附血缘,尚武而轻文。

这种体制适用于征战,却难以支撑对中原地区的长期统治。

北魏建立后,面对疆域扩大、人口结构复杂、政务庞杂等新形势,鲜卑统治者逐渐意识到,只有吸收中原的封建制度和文化体系,才能稳定政权。

早在代国时期,拓跋氏便已开始接触中原文化。拓跋珪建国后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式开启汉化改革。



北魏政权的建立依托武力征服,但政权运行却离不开制度、礼仪和文治。

拓跋珪任用汉族士人参与建制。燕凤、许谦、崔玄伯、邓渊、董谧等人先后受命草创典章制度,制定礼乐。

皇始元年,诏令吏部郎邓渊典官制,立爵品,确立了以中央台省和地方州郡为主体的官僚体系。

这标志着北魏开始由部落体制向封建官僚体制转变。

在文化领域,拓跋珪建立太学,任用汉族学者为五经博士,教授儒学,培养官僚人才。

鲜卑贵族子弟在太学学习儒家经典,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养,也促进了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北魏初期的这些举措,使政权逐渐脱离游牧政体,进入封建化的轨道。

拓跋焘(太武帝)时期,北魏完成了对北方诸国的统一。

统一后,政治重心从军事转向行政,汉化的需求更为迫切。

太武帝继续任用汉族士人,在政治、军事、法律、文化诸方面推行改革。

他命崔浩、高允、公孙质等人修订律令,规范刑法与行政;又令卢玄、董谧等人整理礼仪、音乐,完善朝仪。

太武帝在位期间建立太学,任命儒学世家出身的汉人教授经史,提倡儒学,社会风尚逐渐由尚武转向崇文。



太武帝影视剧形象

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北魏的国家结构更加稳固,也让鲜卑政权的行政体系逐步接近中原王朝的模式。

然而,这一时期的汉化也引发了潜在的矛盾:随着汉族士人地位提高,鲜卑贵族感受到政治空间的缩小,对改革逐渐产生抵触。

崔浩正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崛起的。他既是汉化改革的主导者,又是矛盾爆发的焦点。

崔浩其人:功在社稷

崔浩出身清河崔氏,这可是北方士族的天花板。

祖上崔林在曹魏做过司空,父亲崔宏是北魏开国功臣,仕至吏部尚书,被赐爵白马公。

崔浩出身氏族,自身自然也不会差。

资料记载,崔浩从小就聪慧得很,读书过目不忘,博览经史百家,还对天文历法、阴阳五行颇有研究。

他少年入仕,在拓跋珪手下当著作郎(中国古代负责编修国史的官名)。

道武帝晚年脾气暴躁,宫里一不高兴就治罪。

大家都远远避着,崔浩偏敢天天跟着。

道武帝看他忠心,就特地赏他粥喝。别看是碗粥,那是皇恩浩荡的象征。

到明元帝拓跋嗣时,崔浩彻底崭露头角。他成了皇帝的国师级谋臣:既讲经义,又断时局,还能占天象。

415年,平城连年闹饥荒,有人劝皇帝迁都邺城,崔浩和特进周澹却坚决反对。

在他们看来,迁都是治标不治本!再加上东州各州根本分配不了那么多人,到时候只能居住在山野,进而导致东州人水土不服,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等到来年春天,牧草生发,蔬菜果蔬充足自然可以缓解饥荒。

明元帝虽然很不放心,但还是选择了相信。结果果然次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

刘裕北伐后秦向北魏借道那年,魏廷一片慌乱。

众臣皆表示刘裕此举必有攻魏意图,主张出兵阻止!

崔浩却说:“可以借道,等两虎相斗后我们再坐收渔利。”

明元帝没听,硬派军出征,结果惨败。后来刘裕篡晋自立,崔浩的推断全应验。



刘裕

他还劝明元帝早立拓跋焘为太子,以免奸邪之人钻空隙。

后来太武帝一上位,也对他百般信任:伐夏、攻北凉、破柔然,哪一仗没他的计策?

要说崔浩这人,当真是北魏的“张良+诸葛亮”合体。

朝廷大事他出主意,军国要务他写章程,连宫中礼仪、历法制度都由他定。

但他的问题也在这——太能干了。聪明人若不懂收敛,迟早会被聪明坑死。

风云之上:汉化改革的推手

北魏原本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游牧打仗,没多少人会写字。要治理北方那片被战火烤焦的土地,光靠马刀可不行。

于是,汉化成了必然之路。

崔浩出身汉族世家,深知“制度”比“刀枪”更能稳天下。

在汉化改革的措施上,崔浩试图推行“大整流品,明辨姓族”政策,原本是出于汉化改革的政治考量——希望用汉人礼法、家族制度整顿北魏的行政秩序。

鲜卑贵族一听这话,炸锅了。这不摆明着告诉人家:特权将被削弱。

崔浩这是动了人家的饭碗,也动了族群的面子。

朋友卢玄都劝他:“夫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也?宜其三思。”意思是——这事早了点。

崔浩不听,硬推改革。结果,汉士拍手叫好,鲜卑贵族磨刀霍霍。

再加上他平日恃宠自傲,说话冲,对鲜卑贵族颐指气使,哪怕太子也被他顶得下不来台。

比如太武帝征凉命太子拓跋晃监国时,他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十多名士人为郡守,太子说不妥,崔浩硬是坚持到底。

崔浩的命运,正是从自持才略,专权开始走下坡路的。

但直接给崔浩带来杀身之祸的事件是太平真君年间,太武帝命崔浩主持修国史。

崔浩兴奋极了,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大事。

他召集史官,编撰《国记》,详细记载北魏历代兴亡、鲜卑起源,甚至连皇室早年不愿人知的历史也写得明明白白。

结果,这一实录,成了他的催命符。

鲜卑贵族看到后无不愤怒,遂向太武帝指控崔浩故意为之,意图暴扬国恶。

太武帝雷霆震怒,诛杀崔浩。

同时他的亲族皆被连坐灭族。

这就是所谓的“国史之狱”。

当崔浩押赴刑场,士兵竟然公然羞辱他,在其头上撒尿。

这位能谋天下的谋臣,最终连尊严都被剥尽。

结语:

崔浩的死,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北魏政治发展的转折。

他代表了汉族士人的理性、制度化与文治理念;

太武帝代表了鲜卑贵族的权威、血统与武力传统。两者的矛盾,在“汉化”这一进程中无法调和。

北魏的汉化改革,是文明进步的象征,但在权力结构中,却是一次利益再分配。

崔浩以制度取代血统,实质上是动了鲜卑贵族的根本。

他用儒家伦理约束草原政治,却忽视了权力的生存法则——政治从不只讲道理。

在政治上,他“能谋天下”;在生存上,他“谋不了自己”。

他推行的制度、修订的律令、倡导的汉化,成为北魏封建化的根基,却也让自己陷入权力的孤立。

崔浩被诛后,北魏的汉化进程遭受挫折。

直到文明太后冯氏与孝文帝时期,汉化改革才重新展开,迁都洛阳、改姓拓跋为元,北魏才真正成为一个彻底的中原王朝。

但那已是另一代人的故事了。

参考信源:
《魏书》卷35《崔浩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日针对两细节:质疑天宫空间站造假,福建舰电磁弹射器弹力不足

美日针对两细节:质疑天宫空间站造假,福建舰电磁弹射器弹力不足

文雅笔墨
2025-11-14 00:18:25
老伯被儿子送养老院,一气捐掉340万存款,儿子跑来:爸,出事了

老伯被儿子送养老院,一气捐掉340万存款,儿子跑来:爸,出事了

兰姐说故事
2025-11-10 20:15:02
和平小屋被破坏后续:收费确实违法,社区书记被撤,官方通报已发

和平小屋被破坏后续:收费确实违法,社区书记被撤,官方通报已发

阿纂看事
2025-11-13 22:34:12
小孩试戴金镯子10秒被要求赔偿1000元,中国黄金回应 

小孩试戴金镯子10秒被要求赔偿1000元,中国黄金回应 

界面新闻
2025-11-13 15:50:20
洪剑涛干女儿去世三年他都不知情,知道崩溃大哭 网友:戏子无情

洪剑涛干女儿去世三年他都不知情,知道崩溃大哭 网友:戏子无情

一只番茄鱼
2025-11-13 16:19:32
老公把我的救命钱给了小姑子,我拔掉呼吸机,他签病危通知时手抖

老公把我的救命钱给了小姑子,我拔掉呼吸机,他签病危通知时手抖

媛来这样
2025-11-13 10:05:53
罕见!央媒对高市早苗火力全开,骂得相当难听,奉劝她别满嘴喷粪

罕见!央媒对高市早苗火力全开,骂得相当难听,奉劝她别满嘴喷粪

时时有聊
2025-11-12 20:45:52
浙江国企赢了!安徽一水利局被当地法院判决:支付1.55亿元款项

浙江国企赢了!安徽一水利局被当地法院判决:支付1.55亿元款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00:00:08
刘汉承包绵阳机场,地头蛇王永成从中作梗,第二天就被灭门

刘汉承包绵阳机场,地头蛇王永成从中作梗,第二天就被灭门

纸鸢奇谭
2024-05-15 12:21:33
3-4!冠中冠:中国名将失赛点遭绝杀

3-4!冠中冠:中国名将失赛点遭绝杀

荒野老五
2025-11-14 02:54:55
何超琼陪外甥女领奖,6岁荷包蛋圆脸大眼很可爱,真像四太梁安琪

何超琼陪外甥女领奖,6岁荷包蛋圆脸大眼很可爱,真像四太梁安琪

丰谭笔录
2025-11-14 00:18:45
奉劝大家:别再买这种“加绒裤”了,有毒!穿越久,危害越大

奉劝大家:别再买这种“加绒裤”了,有毒!穿越久,危害越大

诗意世界
2025-11-10 11:22:53
河北最新任免!张家口、秦皇岛、邢台……

河北最新任免!张家口、秦皇岛、邢台……

鲁中晨报
2025-11-13 22:15:01
癌症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宁可打打麻将,也要少做这6件事

癌症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宁可打打麻将,也要少做这6件事

游古史
2025-11-11 11:37:32
男嘉宾太奇怪,吴昕懵圈,维嘉表情崩了,面露尴尬超嫌弃

男嘉宾太奇怪,吴昕懵圈,维嘉表情崩了,面露尴尬超嫌弃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4 00:16:00
姑姑要求我承担她的晚年,每月五千,我笑着问她何时能还清感情债

姑姑要求我承担她的晚年,每月五千,我笑着问她何时能还清感情债

涛哥讲堂
2025-11-12 10:15:48
吃红薯10斤不如1斤它,天然的“补血专家”,随手一炖,真香啊

吃红薯10斤不如1斤它,天然的“补血专家”,随手一炖,真香啊

江江食研社
2025-10-03 21:30:03
苏州市民米其林丨值得反复去吃的12家苍蝇馆子,平价且好吃!

苏州市民米其林丨值得反复去吃的12家苍蝇馆子,平价且好吃!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5-11-14 00:03:44
8.32亿!金华新火车站设计方案惊艳亮相!2027年建成

8.32亿!金华新火车站设计方案惊艳亮相!2027年建成

GA环球建筑
2025-11-12 11:09:15
联合国决定让中国每年多交16亿会费,美国却不变、日本降低

联合国决定让中国每年多交16亿会费,美国却不变、日本降低

小丸说故事
2025-11-14 00:24:41
2025-11-14 05:56:49
荐史
荐史
读史使人明智,品史使人明理。
3375文章数 1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俄军一苏-30战机坠毁 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头条要闻

俄军一苏-30战机坠毁 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健康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一项关于希望与绝望的研究)

艺术要闻

十年数学研究员转身画画:她说,艺术才是人生的“最优解”!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