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12日讯(通讯员 张玉辉 江昌铭 黄语晴)近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内一名61岁外籍旅客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情况万分危急。厦门机场120急救团队与厦门市中医院急诊部迅速启动紧急联动机制,凭借“黄金4分钟”的快速响应、专业处置及全流程无缝衔接,成功将患者从“生命关口”拉回。
当日14时许,机场值班人员发现外籍旅客Ong Chiew Peng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拨打机场120急救电话。接到指令后,120医护人员携急救设备火速抵达现场,快速评估生命体征后,初步判定患者为“呼吸心跳骤停”。急救团队争分夺秒展开抢救,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护等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同时通过远程系统将患者病情、现场救治数据实时同步至厦门市中医院急诊科,为院内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厦门市中医院急诊部接到信息后,立即启动“院前-院内”绿色通道。急诊部迅速做好接诊准备,预留抢救床位、调试急救设备,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当机场120救护车抵达医院时,急诊团队无缝衔接,迅速将患者转入抢救室。此时患者神志仍处于昏迷状态,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全程监测,同步完善相关检查及药物抢救,全力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同时,医院紧急联系ICU、心内科、神经外科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最终明确诊断为“脑出血”。
在明确诊断后,医院迅速启动急诊手术室,医护人员携带抢救药品全程护送患者进行手术。经过急诊部、ICU、神经外科等多科室的通力协作与全力救治,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目前已顺利出院,转至当地医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可控。
此次救援正是厦门“医疗+空港”跨界融合的生动实践。厦门机场120依托与厦门市中医院的前置协同机制,以“秒级响应”完成患者初步评估与转运衔接;厦门市中医院则同步启动“空港急救绿色通道”,通过提前获取患者转运信息、预设多学科救治团队,将传统“到院救治”模式升级为“空中-地面”无缝衔接的场景化救治,让医疗资源精准匹配空港应急需求。
未来,厦门市中医院将联合厦门机场定制“空港场景化医疗培训”,为机场地勤、安检等人员赋能基础急救技能,实现医疗资源前置部署;厦门机场将协助厦门市中医院优化“急救转运航线”,建立与航班调度系统联动的医疗优先机制,实现应急处置的精准预判与资源高效调配,双方将共同打造“空地一体、医港协同”的生命保障新模式,为空港及区域公共卫生安全注入更强融合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