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真空下的美国退场
说起国际格局,总觉得这些年变化得飞快,美国的老大哥劲慢慢淡了下去。不是说它一下子就垮了,而是战略上开始收手,省着点力气管自家事。想想2021年从阿富汗撤军那阵子,本来是轰轰烈烈的承诺,结果最后飞机一走人影都没了,留下一堆烂摊子。
从那以后,美国在中东的投入就少了不少,2022年拜登政府直接砍了些对沙特的军援,转头让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自己聊去。乌克兰冲突一闹,美国扔了些武器支援,但人是不派了,北约会议上总听着空洞的表态。
国内呢,通胀高企,国会天天吵预算,议员们指着海外开销说这钱该修桥铺路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美国2025年GDP增长也就2.5%左右,稳是稳,可跟以前的霸气比,差远了。
![]()
这种退场不是孤立的,得看大环境。布雷默是欧亚集团的头儿,研究国际政治二十来年,早把这叫G-Zero世界。啥意思?就是没人牵头,大家各玩各的。联合国安理会开会,动不动就卡壳,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许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着分蛋糕,结果拖拖拉拉。
2024年迪拜那场COP会议,谈了半天资金援助,就那么点实质。欧洲忙着能源,俄罗斯守着自家地盘,日本韩国加强本土防务。全球贸易链子也乱了套,疫情后供应链一断,港口堆满货箱子。智库报告里说,这真空期新兴国家有机会插一脚,印度就挺会抓的。
![]()
2023年G20峰会办在新德里,印度总理莫迪在那推“一个地球一个家庭一个未来”,拉拢全球南方国家,非洲拉美那边听着挺带劲。经济上,印度2025年上半年GDP冲到4.2万亿美元,全球第四,季度增速7.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报告上调了预测,到2025/26财年6.6%。这数字听着唬人,孟买股市天天绿油油的,投资者蜂拥而至。
不过,美国退场不等于世界就乱套。中国一直稳扎稳打,强调和平发展,不爱当冤大头。2025年中国GDP稳在18.7万亿美元左右,制造业全球第一,基础设施建得飞起。高铁里程世界最长,出口占全球14%。军费2930亿美元,装备现代化拉满。人口红利转成科技红利,创新指数排11位,华为小米这些牌子到处卖。
![]()
跟印度比,中国总量是它的四倍多,人均收入也高出一大截。印度有14亿人,平均年龄28岁,年轻人多,劳动力足,但教育覆盖率还有差距,文盲率不低。出口贸易印度2023/24财年7782亿美元,占全球1.8%,中国是14%。
军力上,印度145万常备军,核弹头160到200枚,军费816亿美元,看起来威风,但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跟中国比,还得追一阵子。布雷默的预言听着新鲜,可搁这一比,就知道中国不是不想接棒,而是压根没那打算。中国外交讲多边主义,联合国里总推“一带一路”,帮沿线国家修路建桥,实打实的公共产品。
印度崛起与中国稳健
![]()
布雷默那番话,9月19日在印度电视台扔出来,立马炸锅。身为欧亚集团创始人,他二十年钻研国际政治,名头响当当。采访里直奔主题:未来填美国空缺的,不是中国,是印度。主持人玛丽亚·沙基尔问全球领导真空,布雷默就说美国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到中东减投,现在是G-Zero时代。
印度踩着点往上爬,有独特优势。这判断听着颠覆,可细抠,逻辑还算站得住。印度经济增速快,2025年预测6.6%,服务业强,IT外包全球闻名。
![]()
班加罗尔那些科技园,年轻人敲代码,出口软件服务占大头。人口年轻化,劳动力便宜,吸引外资。跟美国合作印太战略,军售谈判热乎乎的。外交上,印度不站队,跟俄罗斯买油,跟中国边境贸易也没断。全球南方领导者这帽子,戴得稳,在联合国投票,拉非洲票推气候基金。
![]()
但印度的优势,也得看全貌。中国稳健发展,才是真功夫。经济总量17.7万亿起步,2025年稳超18万亿。制造业链条完整,从手机到高铁,全覆盖。科技创新拉动,专利申请全球第一,5G基站建得密。教育投入大,大学毕业生海了去,工程师遍地。
军事实力硬,航母编队南海巡航,装备国产化高。出口贸易稳,占全球1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益多。布雷默对中国评价谨慎,说中国实力强,但没取代美国的劲头。这话对得上中国立场,和平发展,不搞霸权扩张。
![]()
联合国里,中国总讲共赢,气候大会上承诺援助发展中国家资金。跟印度比,中国不光总量大,质量也高。印度基础设施还不课,公路铁路虽建,但效率跟不上。教育体系进步了,可高等教育入学率中国高出一截。创新指数中国11,印度40,这差距不是小事。
布雷默选印度平台发声,多少有点策略味。印度媒体爱听好话,股市次日就涨。可全球舆论场,质疑声多。印度要当老大,光经济军事实力不够,还得有软实力和制度影响力。话语权得响,国际规则得主导,公共产品得提供。
![]()
印度在金砖里作用大,2025年会议上推数字贸易,中国附议。可取代美国?这跨度大。历史经验,大国兴衰需几十年。英国衰落,美国崛起,都不是一夜间。中国多极化理念,更贴合当下。各国依存深,零和游戏过时。
印度外交灵活,跟美合作印太,跟俄保能源,跟中国稳关系。8月31日,布雷默自己发帖,说中印关系稳定是双赢。这比“印度取代论”靠谱多了。中印合作空间大,边境贸易恢复,货物过关顺溜。制造业中国强,服务业印度专,两国互补。
![]()
多极世界中的合作共赢
展望未来,布雷默的判断虽有道理,但简化大国竞争成实力PK,太乐观。动态分析才靠谱。世界不按教科书走,中印各赛道发力,中国制造业基础设施领先,印度服务业人力资源有特色。十年后,谁笑到最后?马拉松赛,看耐力不看冲刺。
印度2025年全年增长6.6%,基础设施高铁地铁建得欢,可教育升级得跟上,乡村课堂得添老师。军费涨到820亿,边境演习多,可技术含金量得追。中国持续投入,航母下水,芯片自给率高。国际领导力,印度金砖里领风骚,联合国提案多获支持。可全球接受新兴力量需时间,不是数据堆就能成。
![]()
多中心格局是趋势,美国技术底子厚,硅谷AI领先。中国制造链全球枢纽,一带一路连通欧亚非。印度服务领域发力,数字经济潜力足。三方互动多,2025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峰会,领导人会晤,谈供应链合作。
布雷默观点提醒,预测风险大,开放心态好,随时调策略。零和思维out,合作才是王道。中印关系缓和,边境巡逻减,商队过高原。2025年9月贸易恢复,纺织电子互换。全球经济依赖深,疫情教训深刻,供应链的多元。中国推RCEP,印度加入CPTPP,两边都图大市场。
![]()
中国立场一贯,多极化平衡发展。不搞霸凌,讲规则。联合国改革,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声音。气候行动,碳中和承诺硬兑现。跟印度比,中国不光实力,责任也大。援助非洲疫苗,建医院学校。印度疫苗外交也行,可规模中国大。未来世界,并存合作多过独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