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办公室的窗台,沙发上那位老者的样貌让我心头一震。待我仔细一看,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沟壑里,分明藏着三十多年前那个冬夜的酒气与笑声——是娄叔!瞬间让我想起那个寒夜,我和他的侄儿娄敬德(乳名“淘气”)一起挤在八义集镇政府家属院娄叔家的那张大床上听他讲江湖往事。
不久前我在一篇文章里怀念高中时光,提到过“淘气”,一位来自加拿大的陌生女士留言说“写的真好,我是淘气的姐姐,记得别人都在上晚自习,淘气在外面看人下象棋”,那句“淘气现在哪里”的询问石沉大海后,没想到竟在今天得到了答案。当娄叔报出"徐工集团"四个字时,我迅速添加微信好友,看着“淘气”的头像亮起,突然明白有些友谊就像深埋的酒坛,开封时才懂岁月赋予的醇厚。
"淘气"这个小名,简直是娄敬德的灵魂注脚。高二那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当我提议给语文名师周保文“下套”时,他和褚衍江(绰号“土匪”)随声附和,积极响应。娄敬德兴奋得直搓手,我们像三个密谋起义的地下工作者,在周保文老师的作文题中埋下“文学炸弹”。那时的我们笃信,只要把虚构的作家安在遥远的内蒙古,就能难倒这位以博学著称的语文名师。于是,我们查看中国地图,迅速决定用内蒙古的某个拗口地名当作西方作家的名字,在作文里郑重写下:“西方作家巴彦淖尔曾说:青春是一场盛大的恶作剧”。
发作文本那天的场景,如今想来仍清晰如昨,让人捧腹。周老师的红笔批语像一记温柔的耳光:“作家中好像没有这个名字”。顿时,我和褚衍江(土匪)面面相觑,“淘气”的表情僵硬,脸颊憋得通红,显然,这样的结果使我们猝不及防,毫无准备。后来才悟出,周老师早看穿了我们的把戏,却故意留下台阶,他的宽容远比我们的恶作剧更值得铭记,他用一句温和的质疑,既保全了少年人的自尊心,又不动声色地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治学严谨的人生课。原来成年人的智慧,是给少年人的好奇心留下一扇窗。
三十多年岁月流转,我们从在作文里虚构作家的毛头小子,长成了被生活打磨的中年人。当我在微信对话框里敲下“还记得西方作家巴彦淖尔吗”时,屏幕那头秒回的“哈哈哈”三个字,瞬间将两个中年男人拉回到那个敢于用想象力挑战权威的莽撞年纪。我瞬间懂得:所谓青春,就是即便皱纹爬上眼角,心底依然住着那个敢和老师开玩笑的少年;所谓友谊,就是无论相隔多久,重逢时仍能瞬间激活所有沉睡的时光。
——2025年11月10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