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代表首次在联合国将冲绳人民称为‘原住民’。”就是这句看似平常的表述,让日本政界和媒体陷入长达一个月的集体“破防”。
10月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大使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环节,针对日本等国的无端指责作出反击。他敦促日本“正视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邻国发动侵略战争、实施殖民统治,犯下严重反人类罪行的历史”,并要求日本“停止对冲绳人等原住民的偏见与歧视”。
整整一个月后,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才突然“回过味来”,发表社论怒斥中方言论“无法接受”,甚至扬言要“中国政府撤回言论”。
![]()
日本媒体的反应堪称“后知后觉的典范”。当地时间11月9日,日本知名右翼媒体《产经新闻》突然发表社论,针对中国代表一个月前在联合国的发言猛烈开火。
该媒体声称中方的有关言论“无法接受”,还扬言要让“中国政府撤回言论”。这波操作反射弧之长,令人困惑。
更值得玩味的是,日本政府在现场的反应却是另一番景象。据《琉球新报》报道,同场的日本政府代表在听取孙磊大使的发言后,只进行了了一定程度的辩驳,回应中没有专门提及冲绳。
日本外务省事后回应时找了一个颇为蹩脚的理由:“由于时间有限,无法做出完整的说明”。这种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为什么一句“冲绳原住民”会让日本如此敏感?
冲绳曾是独立的琉球王国,长期与中国明清王朝保持宗藩关系,这种关系在东亚国际秩序中维持了数百年。
1879年,明治政府以“废藩置县”为名,废除琉球王国,改为“冲绳县”,史称“琉球处分”。琉球末代国王尚泰被强行迁往东京。
在设立“冲绳县”后,日本政府强制推行系统性同化政策,包括禁用琉球语、废除琉球传统信仰、改变姓氏、服饰、教育体系等抹杀琉球本土文化的行为。
二战后,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领土仅限于本土四岛及部分小岛屿,冲绳的地位在国际法上存在争议。
1971年,美日私自签订《冲绳返还协定》,次年5月冲绳施政权被美国移交给日本。但这一行为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
当下的冲绳,面临着严峻的结构性歧视问题。冲绳县面积只占日本的0.6%,但驻日美军基地约70%集中在冲绳县。
由于驻日美军在日本拥有治外法权,不受日本司法管辖,因此美军基地集中于冲绳,导致美军引发的安全事故、飞机噪音、犯罪事件等问题长期严重影响冲绳人的日常生活。
据冲绳警方统计,从1972年至2021年,驻冲绳美军及相关人员犯下的刑事案件数量达6100余起,其中凶杀、抢劫、纵火和强奸等恶性案件近600起。
此外,驻冲绳美军及相关人员制造的交通事故累计导致约4900人死伤。
面对冲绳驻日美军的种种劣迹,日本政府长期以来采取“爱莫能助”的姿态。遇到驻日美军侵害冲绳民众的重大事件时,日本政府往往只是口头表示遗憾。
经济发展上,冲绳县人均收入仅为日本全国的约七成,长期处于日本全国最低水平。
日本政府仅承认阿伊努民族为国内唯一的原住民族,拒绝承认冲绳人为原住民。这种选择性承认暴露了其在原住民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日本联合其他国家在联合国对中国的人权记录指手画脚时,却对自己国内存在的冲绳人权问题视而不见。
孙磊大使的发言正是对这种双重标准的直接回击。
![]()
冲绳当地的活动团体、人权活动人士已多次赴联合国常设原住民问题论坛发声,指控日本政府却拒绝承认冲绳居民的原住民身份,强烈抗议日本政府的“同化政策”和“结构性歧视”。
近年来,冲绳居民要求日本承认琉球原住民甚至要求自治的呼声已越发高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