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每周只工作一天,甚至每周只工作 1 小时」。
在 11 月 7 日的2025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的上述发言,在引发会议现场掌声和笑声的同时,也成功地在互联网传开并登上热搜——这句略显大胆的发言,也是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少有的金句。
在这场中国互联网领域官方最高规格会议的开幕式上,刘强东是唯二的产业界发言代表之一,其演讲议程设置在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之前,排面拉满。
![]()
实际上,今年以来,刘强东已经多次现身公开场合,而且大多数都是官方和国际的商业论坛舞台,规格或级别都很高,也多次登上《新闻联播》。
但同时,即使是在 2025 年,身为一家年营收破万亿的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掌门人,刘强东依旧能够放下其企业老总、行业大佬的身份,化身一位骑电单车的外卖小哥,身穿红色外卖服,出现在一位外卖用户门口,并手拎外卖餐品与用户合影。
而事情的关键是,无论是行业大佬,还是外卖小哥,在这两种似乎是「物理意义上的绝缘体」的角色中,刘强东都能够游刃有余。
毫无疑问,在习惯于叱咤风云、指点江山却并不接地气的互联网行业中,这是一种极为稀缺的张力。
新质生产力的一个支点
时隔多年回归世界互联网大会,刘强东的核心话题点,又放在了物流上。
其中,刘强东开头就谈到社会物流成本,2006 年,中国的社会物流成本占整个国家 GPD的总值是 18.9%,到 2024 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的占比为 14.1%——整体物流成本有巨大的下降,但是还是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刘强东强调,社会物流成本太高,会导致国家社会资源浪费、环境受影响,还有企业的利润被大量低效的物流蚕食掉;如果社会物流成本占比能够降到只有 6%,则企业利润能够增加,员工收入提升,消费信心增强,从而提振社会经济。
那么,究竟该如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刘强东给出的答案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他强调,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五年之内,整个中国的社会化物流成本占 GDP 比值应该能够降到 10% 以内——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宏大的目标。
而刘强东之所以专门谈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于物流成本的价值,本质上也是从京东旗下核心业务板块京东物流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确实,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集团的发展与创新一直紧紧围绕「供应链」这一核心,而京东物流毫无疑问就是京东集团「供应链」体系的实际承载者,也是京东集团技术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
比如,在以大模型为标志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京东物流打造了一个「云端智能—终端执行」的技术闭环。
其中在云端智能环节,京东物流在 2023 年就发布了基于大模型的数智化供应链产品「京东物流超脑」,后续又不断进化,并且在 2025 年升级为「超脑大模型 2.0」。
根据官方说法,京东物流「超脑大模型 2.0」赋能智慧员工大模型,近 100 个应用场景累计调用 19 亿次,覆盖了全国近 10000 站点,助力站点实现揽派、收货、验货等 8 个场景的自动化,助力一线员工提效 10%。
而在终端执行环节,京东物流打造了一个号称为「狼族」的机器人军团,助力物流全链条环节的自动化覆盖率突破 95%,支撑 95% 自营订单、87% 乡镇街道 24 小时内送达。
![]()
其中,24 座「智狼」机器人仓规模化运营,创下全球同类型机器人落地数量与规模双第一的纪录。「异狼」机械臂集群在分拣中心 24 小时不停运转,累计抓取包裹数量突破历史峰值;京东物流「独狼」无人车实现规模化部署,较去年同比增长 1153%,无人车总接驳次数同比增长656%。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 2025 年 6 月,京东物流获得授权的专利和软件许可超 5000 项,其中涉及自动化技术和无人技术的专利数量超 3000 项。
有意思的是,就在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刘强东也宣布,京东会在 2026 年 4 月建成全球第一个全无人的配送站,可以直接由机器人进行货物的装载,装载全部由机器人完成——即使是到达小区,也可以由社区机器人完成无人配送。
本质上,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尤其强调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刘强东的发言,正是京东对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给出的直接回应。
「共享红利」的回响
在刘强东的视野中,不仅有新质生产力,也有一种发自于其骨子里的社会价值视角。比如,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发言中,刘强东表示:
几年前,我们内部在研发各种自动化设备的时候,我们也很纠结,甚至有点焦虑,不知道有一天会如何面对失业。
紧接着,刘强东讲出了本文开头所引用的金句。「每周只工作一小时」当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这个愿景何时能够实现也确实不好讨论——但无论如何,即使是放眼全世界,能够在考虑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为员工的失业问题操心的企业家,并不是很多。
这就是刘强东与其他企业家不一样的地方。
![]()
如果往前回溯,在 2017 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刘强东也是火力全开,金句频出——他在那届大会的「共享红利:互联网精准扶贫」论坛上表示:
三十年前说要让大家富起来,先富帮后富,富到现在有人赚一个亿成为了小目标,富到了一个月赚几十亿已经成为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富到中国人到全世界买买买,但这么富裕的情况下我们国家还是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极度贫困的地区。这是整个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已经富起来的我们这些富人的耻辱。
言语之中,确实是振聋发聩,引人反思。
而刘强东之所以有底气说出这么一番话,除了他本人在公益项目上的持续投入之外,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也给了京东体系内的每一个快递员都提供了全额「五险一金」的待遇。
当然,也曾经在 2015 年化身京东快递小哥,亲自开着快递车去送快递,这也成为中国互联网在当年的名场面。
因此,十年后,当刘强东又一次化身京东外卖小哥送外卖的时候,外界并不觉得突兀——无论是请一波外卖小哥吃海底捞火锅,还是与大家碰杯喝酒,刘强东的做法,又一次被合理化了。
而这种合理化的背后,依旧有着刘强东对于外卖业务场景下「外卖骑手保障」这一事项的高度关注和高强度参与。
比如说,3 月 21 日,刘强东在朋友圈发布转发了一条「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突破 10000 人,平台承担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全部成本」的消息,并表示:
我们所学的知识、商业模式、技术算法都不应该是用来压榨社会最底层的兄弟们的,我们的利润、市值和财富更不应该建立在底层百姓无保障的生活之上的!
在这条消息中,刘强东还表示,呼吁所有快递员和骑手都可以获得五险一金待遇。
4 月 15 日,一则长达 7 分钟的刘强东内部讲话流出。讲话中,刘强东谈到了京东外卖的商业模式,其中明确强调「京东外卖赚的净利润永远不允许超过 5%」,其中,5% 的上限包含佣金,包含广告费,包含商家的所有投入。
除此之外,刘强东又花了大量的篇幅谈到了「给所有京东的全职外卖员上五险一金」,并且要给兼职外卖员单独设计一个商业医疗保险。
无论是十年前的快递员,还是十年后外卖员,刘强东的两次化身中,都一以贯之地共振出了一道「共享红利」的回响。
当刘强东回到公众视野
除了 2025 世界互联网大会,刘强东在 2025 年还出席了不少高规格的会议。
稍微盘点一下,他在 5 月份参加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6 月份以夏季达沃斯论坛联席主席的身份参加工商界代表座谈会,7 月份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中欧企业家座谈会,10 月底 11 月初还参加了在韩国举行的 APEC 峰会。
无论这背后有什么的信号,至少可以证明刘强东作为一名企业家所受到的公开认可。
确实,从企业发展的视角来看,在刘强东的一手操盘甚至公开展台下,京东在 2025 年开启了新一轮业务变革,其中以外卖业务核心的即时零售业务,成为京东的一个关键发力点;与此同时,京东也在生鲜、酒旅等业务领域多线布局,积极扩张。
这些业务背后的逻辑,刘强东也在 2025 年 6 月 17 日的公开讲话中说得很透彻:
我们并不是一个所谓多元化的公司。但大家可以看到,京东集团所有业务只围绕供应链展开,如果跟供应链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碰。现在京东做到所有业务 100% 都围绕供应链。
而围绕着这个业务核心,刘强东作为公司的一把手又冲在业务第一线,他甚至亲自跑外卖,与数十名外卖员喝酒——这一幕确实确实很难想象,尤其是在看似互联网电商格局已经稳固的 2025 年。
反观曾经在数年前与刘强东同样出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互联网大佬,要么退居幕后,要么保持低调,要么早就卸下了业务的担子,去做一些基础研究。
但为了带动京东这家企业继续发展,刘强东没有退路。
毕竟,在行业的大变局下,体量庞大、且已经拥有数十万名员工的京东,也只有在刘强东的强力带领之下,才能够及时激活自己的力量,跟着这位掌门人的步伐持续快速前进。
可以说,2025 年京东的诸多业务布局,完全是一场京东的自我革命,也可以看作是刘强东在京东的「二次创业」。
不过,即使是烧钱搞「二次创业」,即使是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刘强东也没有对五险一金动过心思。
数据显示,2024 年,京东平台交易总额 4 万多亿,净收入为 11588 亿(为此京东还成为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的第一名),发工资 1161 亿,交了 180 亿的五险一金,而净利润仅为 400 多亿。
这背后的逻辑,也可以归结到刘强东曾经说过的一番话:
企业必须要赚钱,企业不赚钱太可怕,企业不赚钱就谈不上责任,你如果失败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利润一定要有,但是我们真正做到了没有把利润当成我们第一大追求,这点任何时候我都敢说这话。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尽管京东一直在积极求变,但它并不算是资本视角下的「优秀企业」——至少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观察,京东的市值并不高,市盈率很低,甚至股价相比于 2025 年年初还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
但这并不妨碍,刘强东和他执掌下的京东正进一步获得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京东二季度财报,京东体系员工已经突破 90 万人(如今也许已经超过百万)。而关于这 90 万个员工,作为京东掌门人的刘强东曾经在 6 月 17 日公开发言中说过:
现在就是想把京东带好,因为走到今天,它早就已经不再属于哪个人了,京东 90 万人,背后就是 90 万个家庭,把京东经营好,让这 90 万个家庭心里有希望,活得有尊严就好了。
就这样,京东作为一家企业的技术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刘强东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家所展现出来的张力中,被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作者:赵明
编辑:周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