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段时间,AI行业核心人才变动频频。近日外媒报道,图灵奖得主、Meta 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 Yann LeCu(杨立昆)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离开 Meta,并且将筹备创立一家新的 AI 初创企业,专注世界模型。
同时,在软银宣布清空英伟达股票,套现超58亿美元之际,黄仁勋于近日接受媒体采访,回应了当前行业普遍关注的AI泡沫和算力需求问题,其表示,当前 AI 的算力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过去一天,国内外AI行业还有更多热点可以关注,乌鸦君带你一起看看。
大模型
1)杨立昆将从Meta离职独立创业
据《金融时报》消息,图灵奖得主、Meta 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 Yann LeCu(杨立昆)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离开 Meta,并且将筹备创立一家新的 AI 初创企业。
知情人士透露,杨立昆已经开始与潜在投资方展开早期谈判。据报道,杨立昆将创立一家专注于「世界模型」的公司(世界模型:AI 系统通过学习视频和空间数据来发展对环境的内部理解,而不是完全依赖文本)。
据悉,杨立昆于 2013 年加入 Facebook(Meta 前身),并出任基础人工智能研究(FAIR)的创始主任。
而在今年 6 月,Meta 却大手笔地投资了数据标注公司 Scale AI,并且 Meta CEO 扎克伯格将后者的 CEO Alexandr Wang 任命为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的新领导人,也因此导致杨立昆的工作汇报结构发生变化。
另外,扎克伯格与杨立昆还存在着 AI 战略的分歧。前者转向快速部署大型语言模型和 AI 产品,尤其是在 Meta 的 Llama 4 模型未能达到预期;而后者却公开对大语言模型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们永远无法达到人类水平的推理和规划能力。
另据《福布斯》消息,Meta 多名前员工曾表示,由于公司优先考虑以商业为导向的 AI 团队而非长期研究,FAIR 部门一直在「缓慢地走向消亡」。
消息传出后,昨日META股票一度下跌近2%,尾盘收跌0.74%,
2)豆包编程模型发布:刷新 SOTA,使用成本下降超6成
火山引擎正式发布豆包编程模型 Doubao-Seed-Code,并宣布面向开发者推出低至 9.9 元的订阅计划。
据介绍,该模型专为 Agentic 编程任务优化,在 SWE-Bench-Verified 榜单中取得 78.80% 的成绩,刷新 SOTA 纪录。
该模型支持 256K 长上下文,可处理复杂代码文件与多模块依赖,并成为国内首个具备视觉理解能力的编程模型。它能够根据 UI 设计稿、截图或草图生成代码,并自主完成样式修复与 Bug 修复,显著提升前端开发效率。
在兼容性方面,Doubao-Seed-Code 已适配 Anthropic API、TRAE 等主流开发生态,开发团队可快速切换至该模型以降低成本。火山引擎称其综合使用成本较业界平均水平下降 62.7%,并通过分层定价模式实现国内最低单价。
同时,TRAE 中国版已接入豆包编程模型,企业版同步开启公测。该版本支持最多 10 万文件、1.5 亿行代码的大型库,提供 GPU 集群保障,并具备数据加密传输与企业级管理功能。公测期间企业可享受首月免费试用(限 20 席位)。
3)百度宣布开源ERNIE-4.5-VL-28B-A3B-Thinking
昨日,百度宣布其多模态思考模型「ERNIE-4.5-VL-28B-A3B-Thinking」正式开源。据介绍,该模型具备仅 3B 激活参数,却在多模态理解与推理方面展现出更强性能。
该模型通过优化激活参数规模,实现了在图像、文本等多模态任务上的高效推理能力。官方称,该模型在图文结合、跨模态推理等任务中表现突出,能够为科研、产业应用提供更高效的支持。
4)前DeepSeek研究员罗福莉宣布加盟小米MiMo大模型团队
11月12日,前DeepSeek核心研究员罗福莉通过朋友圈宣布已正式加入小米,将参与公司首个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的研发,全力奔赴通用人工智能(AGI)目标。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罗福莉在DeepSeek期间主导多项语言模型优化工作,此次转投小米被视为其从学术向产业落地的关键一步。小米内部将MiMo定位为“推理大模型”,计划整合手机、汽车及IoT终端,推动智能能力从语言交互延伸至物理世界控制。
此前即有传闻称,小米创始人雷军以千万年薪招揽DeepSeek开源大模型DeepSeek-V2的关键开发者之一罗福莉,领导小米AI大模型团队,但当时双方均未直接回应。
AI应用
1)OpenAI 正测试 ChatGPT 群聊功能,支持文件上传与图像生成
昨天,博主 Tibor Blaho 在 X 发帖称,OpenAI 在 ChatGPT 网页端首次预览「群聊」功能。
该功能在顶部导航栏新增「发起群聊」按钮,用户可生成链接并邀请他人加入群聊。加入者不仅能查看群聊历史消息,还可在侧边栏的「群聊」区域进行互动。
该博主指出,群聊的自定义指令与个人 ChatGPT 的指令相独立,且不会调用个人记忆。用户可选择让 ChatGPT 自动回应,或仅在被提及时参与。
此外,该博主曝光的图片还显示,该功能支持消息回复、表情反应、举报、输入状态提示,以及文件上传、图像生成和网页搜索等扩展能力。
投融资情报
1)Kaltura 公司以 2700 万美元收购 eSelf
近日,纳斯达克上市企业Kaltura 公司宣布以2700万美元收购以色列AI数字人公司eSelf.ai,将后者领先的实时对话型虚拟人技术深度整合至其企业视频生态。
eSelf.ai成立于2023年,由前Snap收购公司Voca创始人Alan Bekker与CTO Eylon Shoshan联合创立,团队仅15人,深耕语音-视频生成、低延迟语音识别与屏幕理解三大技术领域,其虚拟人不仅能实现逼真唇形同步,更能“看到”用户屏幕内容并据此实时回应。
Kaltura CEO Ron Yekutiel强调,此次收购的核心价值在于eSelf具备真正的实时同步对话能力,而非市面上常见的“预录语音+口型对齐”式伪交互。“我们需要的是能与用户进行双向、动态、上下文感知对话的AI,而非一个会说话的视频片段。”
其表示,Kaltura的愿景是让视频从“被动观看”变为“主动服务”——“我们始于视频,进阶至个性化视频,如今通过eSelf,赋予AI以面孔、眼睛、耳朵和嘴巴,使其真正具备人类级表达与理解力。”
Kaltura是一家视频平台,为Amazon、Oracle、SAP、IBM等客户提供涵盖企业视频门户、虚拟课堂、网络研讨会系统及TV流媒体解决方案等产品。2021年7月在纳斯达克上市,2024年营收约1.79亿美元,最新市值约2.27亿美元。
/ 04 /
AI基础设施
1)黄仁勋回应AI 泡沫和算力需求
在外媒报道软银集团10月已清空其对英伟达(NVDA.O)的全部持股,套现约58亿美元之时,英伟达 CEO 黄仁勋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回应了外界关于「AI 热潮是否类似互联网泡沫」的质疑。
他强调,当前 AI 的算力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与上世纪末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暗光纤」现象截然不同。
黄仁勋指出,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大量光纤被铺设但长期闲置,造成了虚假的需求。而如今,几乎所有 GPU 都在被实际使用,企业的计算需求和 AI 查询数量正在指数级增长。
他表示:「今天的情况与当年的互联网泡沫不同,AI 的发展建立在真实的算力需求之上。」
报道提到,尽管大众对 AI 的认知仍停留在 ChatGPT 或图像生成等应用层面,但技术已发展到能够进行研究和「自我思考」的阶段,尚未全面普及。黄仁勋认为,这意味着产业仍有巨大成长空间。
PS:如果你对AI大模型领域有独特的看法,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大模型交流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