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中国取得的成就是中国人民集体努力的结果。国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让人民团结一致地去共同思考、努力。”在“”系列活动浙江温州站, 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2025温商发展论坛分享了他的观点。现将其发言实录发布如下: (全文约31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
当今世界正经历巨大变革。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已经重塑,新的冲突不断出现,变化无处不在。为了维护这一秩序,我们建立了许多国际组织,例如世贸组织、世界银行等。 尽管自由贸易在过去数十年间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果没有自由贸易的发展,就不会有欧洲或中国的今天,自由贸易推动了人类进步,但现在自由贸易也面临着不少阻碍。
开放依然是发展的基石。尽管中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但类似的问题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开放让世界各国都从中受益,不仅是中国,美国、欧洲也是如此。意大利也不例外,虽然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摩擦和紧张局势,但人类整体仍在不断进步,生产力的提升就是明证。例如在美国,其年均生产力增速大约在2.7%,高科技产业也在飞速发展。
而在中国,中国曾长期保持约7%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能如此长时间维持这一速度,是相当了不起的。疫情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仍达4%-5%——这样高速的增长在其他地方是难以见到的。这种快速发展带来了个人生活的改善和财富的增加,全球也进入了最为稳定的时期。
尽管局部地区仍有战乱冲突,但总体而言,世界并未再发生如一战、二战那样的大规模战争,这是非常珍贵的成就。所有的这些进步,都得益于自由贸易和一系列国际组织的建立。我们见证了众多机构的建立与发展,欧盟便是其一,其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最初是6个国家组成,后来不断发展壮大为如今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这无疑是自由贸易催生的一项重大成就。
然而,在当前高度多变的环境中,例如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几小时、几天内就宣布截然不同的政策,我们更应坚持开放的对话,并充分认识到其重要的影响力。如今的世界不仅面临开放的危机,更充斥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当特朗普的政策每日甚至每分钟都在变化时,这种不确定性令政界人士和相关利益决策者难以展开长期的规划,制定长远策略正变得愈发困难。
此外,我们也正进入一个由工业反哺经济的新阶段。当前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由投资基金所主导。在这一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这一新的形势要求世界各国转变观念,转换商业思维方式,甚至推动商学院在金融、财务等领域的教学作出调整。尤其当全球经济普遍面临“内卷化”压力时,大国之间——特别是中美之间——更难达成广泛协议。
这背后涉及的是对中美关系的重新审视:中国实际上仅是美国工业危机的部分成因。有数据显示,美国损失的约200万个工作岗位中,不到四分之一可归因于中国。因此,问题并非全在中国,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根本性改变,才是更主要的驱动因素。
当然,中国带来的竞争压力在政治上已成为一个“信手拈来”的借口。在欧洲,关于中国的竞争压力这一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甚至已成为我们内部经济与政治辩论的首要议题之一。与此同时,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加剧。
对此,我的总结建议是:中欧之间从来不曾是亲密无间的“好兄弟”,但也从来不是敌人。在如今这个冲突仍频的时代,我们即便做不成亲兄弟,也完全可以成为好的“表兄弟”。在我看来,我们甚至有责任去构建这种“表亲”关系。放眼世界经济格局:美国约占25%,中国约占17%,欧盟也约占17%。
这意味着,中欧之间的互动不仅体量巨大,而且与世界的接触面比美国更为宽广。例如在2004年,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约有150个;而如今,至少有150个与中国贸易往来比美国多的国家。这一数据背后,是世界经济格局所发生的深刻转变。
世界范围内的相互贸易能够增进各国财富。尽管全球局势起伏不定,但我们仍看到建立长期关系的可能性。特朗普第一届任期结束后,欧洲与中国之间的投资关系曾有所提升,双方还启动了一些长期合作项目。虽然后来中欧关系出现了一些紧张情况,但尽管如此,继续推进中欧关系的长期发展是完全可能的,中欧仍有机会携手前行。
与世界开放格局变化相关的另一个关键主题是创新。在这方面,中国正展现出领先态势。以中国制造2025为例,中国虽早已在全球市场占据很高份额,但过去多以非高科技产品为主;而现在,这正成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中国的目标是推动产业迈向高端,使工业占据高科技领先地位。该计划遴选了十大战略行业,清单很长我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其核心目标,是推动中国转型为世界领先强国,助力更多中国企业扬帆出海、融入全球市场。
这不仅是口号,更有切实的例证:中国的民营企业正在进入世界市场,并在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稀土等新兴领域取得绝对领先。这一成功的工业转型背后,是长期的战略布局与多元的政策工具支持,例如政府补助、减税降费、低成本信贷等。在无人机等新领域,中国已取得显著成就;而在如民用航空发动机等目前仍由美国领先的行业,中国也在持续进步,未来格局很有可能会被扭转。
再比如“新基建”。传统上,一提基础设施总会使人联想到铁路、公路,但如今实际上还包括电子港口、智能电网、数字网络和软件体系——这已成为中国成功的两大基础设施支柱之一。这些新的基础设施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展,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理念,也传递着中国的发展宗旨。
中国在电信等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因此,对技术领域人力资源的培育对中国至关重要。这不仅是网络本身,也涉及移动通信等行业的政策导向,需要公有制企业与私营部门协同合作。前者在“软实力”和国际资源方面具有优势,而新兴的私营企业则在技术与市场创新上表现突出。
如今,许多中国科技公司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相比之下,美国若无法持续提升其技术领先优势,自然会失去部分工作岗位,尤其是流失能够推动技术突破的工程师队伍。没有足够的工程师,他们就难以实现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总而言之,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取得的成就是中国人民集体努力的结果。国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让人民团结一致地去共同思考、努力。接下来中国将会出台新的规划,这对一个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将改变当前的投资与消费。目前,美国的消费占GDP比重达68%,欧洲处于52%的平均水平,而中国的消费占比则为38%,相对偏低。所以如何共同实现这样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改变消费者的行为,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欢迎
加入人大重阳社群
为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让大家有更好的交流体验,人大重阳建立了“企业”“学术”两大社群,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人大重阳工作人员的微信(rdcy2013sph)备注姓名、单位、职务及想加入的群聊,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会将您拉入群内。
// 人大重阳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
别忘了“点赞”+“转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